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yad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ABR反应器设计计算

[复制链接]

3386

积分

66

金钱

32

帖子

黄金水师

21
发表于 2009-11-16 22:53:46 | 只看该作者



明天上课要用,谢谢楼主!
清啦

617

积分

77

金钱

34

帖子

青铜水师

22
发表于 2009-12-16 10:31:03 | 只看该作者
很想下下来看看啊谢谢谢谢

91

积分

95

金钱

21

帖子

初级水师

23
发表于 2009-12-25 16:38:23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好东西,谢谢楼主收藏了,呵呵

7495

积分

30

金钱

449

帖子

黄金水师

24
发表于 2010-1-6 12:55:39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

1万

积分

6916

金钱

575

帖子

铂金水师

25
发表于 2010-1-6 16:51: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下载了,非常感谢。

1616

积分

10

金钱

72

帖子

白银水师

26
发表于 2010-1-9 20:01:08 | 只看该作者
ABR应用到实际中了 么 ??好像很少吧

1714

积分

29

金钱

146

帖子

白银水师

27
发表于 2010-1-15 15:25:53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能学会吧,感谢提供资料

330

积分

49

金钱

99

帖子

初级水师

28
发表于 2010-1-18 15:58: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这个好东西

2510

积分

0

金钱

218

帖子

白银水师

29
发表于 2010-1-31 11:10:1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根据哪个规范来的呀?

3049

积分

27

金钱

538

帖子

黄金水师

30
发表于 2010-4-20 14:33:46 | 只看该作者



有5页,给个首页的解图。abr的计算资料还真是不多的。谢谢楼主 正在找这方面的资料

153

积分

64

金钱

46

帖子

初级水师

31
发表于 2010-4-29 16:38:13 | 只看该作者
太感谢楼主了,我现在就在写相关的论文

2113

积分

10

金钱

266

帖子

白银水师

学生

32
发表于 2010-5-11 15:48:50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啊。。。谢谢啦

127

积分

36

金钱

13

帖子

初级水师

33
发表于 2010-5-12 21:47: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毕业设计正好赶着用!

4

积分

1

金钱

7

帖子

小小水师

34
发表于 2010-5-13 01:28:53 | 只看该作者
正需要,O(∩_∩)O谢谢了

2万

积分

3863

金钱

1173

帖子

王者水师

35
发表于 2010-5-13 11:49:37 | 只看该作者
謝謝樓主,下載參考參考

131

积分

-1

金钱

2

帖子

初级水师

36
发表于 2010-5-25 10:05:59 | 只看该作者
这方面的资料确实很少,感谢楼主的分享~!

3218

积分

134

金钱

56

帖子

黄金水师

37
发表于 2010-5-28 14:35: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资料,先收下了!

5476

积分

37

金钱

291

帖子

黄金水师

水人

QQ
38
发表于 2010-5-31 08:53:17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Le,感谢楼主

463

积分

14

金钱

27

帖子

青铜水师

39
发表于 2010-5-31 10:34:20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毕业设计就是这个,当时很迷茫,来回味一下

3896

积分

229

金钱

492

帖子

黄金水师

40
发表于 2010-6-7 11:55:10 | 只看该作者
ABR反应器设计计算 设计条件:废水量1 200 m3/d,PH=4.5,水温15℃,CODcr=8000 mg/L,水力停留时间48h。 1、反应器体积计算 按有机负荷计算 按停留时间计算 式中: ——反应器有效容积,m3; ——废水流量,m3/d; ——进水有机物浓度,g COD/L 或g BOD5/L; ——容积负荷,kg COD/m3.d; ——水力停留时间,d。 已知进水浓度COD8000mg/L,COD去除率取80%,参考国内淀粉设计容积负荷[1]P206: kgCOD/m3.d,取 kg COD/m3.d。则 按有机负荷计算反应器有效容积 按水力停留时间计算反应器有效容积 取反应器有效容积2400m3校核容积负荷 kgCOD/m3.d 符合要求[1]P206 取反应器实际容积2400 m3。 2、反应器高度 采用矩形池体。一般经济的反应器高度(深度)为4~6m,本设计选择7.0m。超高0.5m。 3、反应器上下流室设计 进水系统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功能,应满足设计原则: ①确保各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防止短路现象发生; ②尽可能满足水力搅拌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 ③很容易观察到进水管的堵塞; ④当堵塞被发现后,很容易被清除。 反应器上向反应隔室设计 虑施工维修方便,取下向流室水平宽度为940mm,选择上流和下流室的水平宽度比为4:1。 校核上向流速 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5] 要求上向流速度0.55mm/s。(1.98m/h) [6]P94要求进水COD大于3000mg/L时,上向流速度宜控制在0.1~0.5m/h;进水COD小于3000mg/L时,上向流速度宜控制在0.6~3.0m/h。 [1]P202UASB要求上向流速度宜控制在0.1~0.9m/h。 下向流速 4、配水系统设计 [5]选择折流口冲击流速1.10mm/s,以上求知反应器纵向宽度为 ,则折流口宽度 选择 ,校核折流口冲击流速 > 1.10mm/s [5] 折流口设一450斜板,使得平稳下流的水流速在斜板断面骤然流速加大,对低部的污泥床形成冲击,使其浮动达到使水流均匀通过污泥层的目的[5]。 5、反应器各隔室落差设计 [1]P208重力流布水,如果进水水位差仅比反应器的水位稍高(水位差小于100mm)将经常发生堵塞,因为进水的水头不足以消除阻塞,若水位差大于300mm则很少发生这种堵塞。设计选择反应器各隔室水力落差250mm。 6、反应器有效容积核算 选择 则设计的反应器结构容积大于按容积负荷计算反应器实际所需容积2400 m3,满足处理负荷要求。 7、气体收集装置 [2]P203沼气的产气量一般按0.4~0.5 Nm3/kg(COD)估算。 沼气产量 [7]P157选用气流速度5m/s,则沼气单池总管管径 选择管子规格DN80。 两池总管汇集 选择DN125,即进入阻火器管径。 8、水封高度 沼气输送管应注意冷凝水积累及其排除,水封中设置一个排除冷凝水的出口,以保持水封罐中水位一定。 9、排泥设备 一般污泥床的底层将形成浓污泥,而在上层是稀的絮状污泥。剩余污泥应该从污泥床的上部排出。在反应器底部的“浓”污泥可能由于积累颗粒和小沙砾活性变低的情况下,建议偶尔从反应器底部排泥,避免或减少在反应内积累的沙砾。设计原则: ①建议清水区高度0.5~1.5m; ②可根据污泥面高度确定排泥时间,一般周排泥1~2次; ③剩余污泥排泥点以设在污泥区中上部为宜; ④矩形池应沿池纵向多点排泥; ⑤应考虑下部排泥的可能性,避免或减少在反应内积累的沙砾; ⑥对一管多孔排泥管可兼作放空管或出水回流水力搅拌污泥床的布水管。 ⑦排泥管一般不小于150mm。 排泥量计算: 产泥系数:r=0.15kg干泥/(kgCOD.d),见[1]P156 设计流量:Q=1200m3/d ,进水浓度S0=8000mg/L=8kg/m3,厌氧处理效率E=80% Δx= r×Q×S0×E=1200×8×0.8×0.15=1152kg 设污泥含水率为98%,因含水率P>95%,取污泥密度ρ=1000kg/m3,则污泥产量为: 每天排泥: 每周排泥:57.6×7=403.2 m3 每组反应器每天排泥: 一组每周排泥:28.8×7=201.6 m3 每个隔室每天排泥: 一隔每周排泥:4.8×7=33.6 m3 13、进水装置设计 水泵选择:水量 Q=1200 m3/d=50 m3/h 扬程 H=15h (净扬程10m,管阻2m,自由水头1m) 查进水泵规格: 型号 流量(m3/h) 扬程(m) 轴功率(kw) 效率(%) 转速(rpm) 2 1/2PW 70 16.5 5.5 63 1850 回流泵选择:回流100%(目的是提高进水的pH),水量为1200 m3/d 查回流泵规格: 型号 流量(m3/h) 扬程(m) 轴功率(kw) 效率(%) 转速(rpm) 2 1/2PW 72 8.5 2.72 61.5 1440 查泵管规格:公称直径2 1/2管,外径75.5mm,普通壁厚3.75mm。 高位槽容积设计按5min泵的最大流量计算: 设计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3 09:50 , Processed in 0.191582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