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24 15:5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的帖子
MBBR生物移动床工艺也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简称MBBR),由挪威AnoxKaldes公司发明,是目前国际上开始兴起的新型废(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属于生物膜法的范畴。自1989年第一套生物移动床工艺装置建成以来,已在45个国家建成了数千套市政和工业废(污)水处理设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MBBR工艺(移动床工艺、流化床工艺)可减少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的体积,易于在现有 污水处理厂基础上升级改造,如张家口主城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吨/日,该污水处理厂原出水水质为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运用MBBR工艺对其原有的工艺进行升级改造,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规模为20万吨/日,采用A2O活性污泥工艺,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需要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内容将生物池改造为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出水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在这些改造案例基础上,内蒙古磴口县磴口滨辉污水处理厂规模为3万吨/日,为新建工程采用MBBR工艺。总体而言,它适应了新建污水厂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的趋势,对老旧污水厂升级改造可以方便的实现,具有其它工艺不可比拟的优势。相信再经过未来几年的发展,生物移动床工艺将成为国内的主流工艺,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MBBR特点:
简单:只是在曝气池投加一定量填料,即可将活性污泥池或厌氧池改装为MBBR
改造费用低:填料投加量10-70%(按有效容积);
高效:容积负荷可提高2-4倍,占地面积小
能耗低:水头损失小,能耗只比活性污泥略有增加
稳定性高:温度变化和毒性物质对MBBR工艺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对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当温度变化、污水成分发生变化、或污水毒性增加时,MBBR 耐受力很强。
应用范围: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解决氨氮超标问题
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厌氧处理效率提高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好氧预处理
目前,全球已投入运营的MBBR项目约200多个项目,大多采用三种类型的MBBR工艺,一种为Linpor MBBR工艺,主要采用聚氨酯海绵为载体,主要用于市政污水系统改造;一种为Kaldnes MBBR工艺,生物载体多为聚乙烯材料制成,为鲍尔环结构;第三种为Levapor MBBR工艺,Levapor技术有德国拜耳开发,通过对Linpor载体表面处理,吸附30%活性炭粉,使Levapor比表面积高达20000m2/m3,是前二者的10-20倍,Levapor MBBR适合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和高氨氮、硝酸盐的主要应用于化工、制药、农药等高浓度、难降解、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目前已有40多个成功案例。
三种MBBR载体性能比较:
物化指标 LEVAPOR 聚氨酯载体 聚乙烯载体
比表面积(m2/m3) ≥20000 ≤2500 500-800
孔隙度(%) 97 90-95 50-75
投配率(%) 12-15 30-70 30-70
润湿性 2天 3个月 3个月
吸水性 达到自身250% 非常少 非常少
带点负荷 可调节 不可调节 不可调节
吸附能力 非常强 好 弱
微生物繁殖 1-2小时开始 4周后开始 5周后开始
Levapor MBBR技术应用于市政污水,可提高其污水处理能力2-4倍;应用于化工、制药等废水处理厌氧处理系统,可提高其对冲击负荷和毒性物质的耐受性,解毒效率为原处理系统2倍以上;应用于化工、制药等废水处理好氧处理系统,可提高容积负荷2-3倍,硝化功能2-4倍,大大强化系统硝化功能和COD去除能力。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和广州市宇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德国LEVAPOR MBBR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城市污水厂、石化、造纸、印染废水处理系统提标扩容改造,研发团队历时5年,对LEVAPOR MBBR填料挂膜特征、MBBR动力学反应模型、配套的搅拌、增氧曝气、填料拦截设备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已形成了一整套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提标扩容改造技术体系,一般污水系统改造只需在好氧生化池投加15-20% LEVAPOR填料,并对其搅拌、增氧曝气、填料拦截设备等方面进行适当改造,即可将其污染物排放指标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提升至一级A,同时污水处理量也可提高至原有设计量的2-4倍。该技术已应用于黑龙江某污水厂扩容改造,使其污水进水量提高了2.8倍,出水指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同时解决了冬季出水氨氮超标的问题。
技术路线
通过向好氧生化池投加15-20%levapor填料,并对其搅拌、增氧曝气、填料拦截设备等方面进行适当改造,可大幅度提高曝气池内生物量,降低污泥负荷,使系统具备硝化能力,但不会对去除总氮和总磷所需的碳源造成负面影响,能够充分利用原水中的碳源。同时由于附着态微生物不参与污泥分离和回流过程,现有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可以不做任何改动,技术改造的费用较小。这种改造方式一般不涉及现有污水管线的改动,对现有工艺的运行影响较小。
核心技术
u 引进德国LEVAPOR高效填料,综合了活性碳和发泡质的优点,比表面积高达20000m2/m3,含有30%粉末活性炭,多个国家申请了专利保护,已在世界各地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及工业污水领域近40个成功的应用案例。
u 成熟的污水厂提标改造技术路线,对LEVAPOR MBBR填料挂膜特征、MBBR动力学反应模型、配套的搅拌、增氧曝气、填料拦截设备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已形成了一整套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提标扩容改造技术体系,在国内已有正在运营的成功案例。
主要优点:
u 占地面积小:在填料填充率为15%和相同的污染负荷的条件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约占常规生物反应器(缺氧、厌氧及好氧)20-40%的池容。
u 针对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扩容:改造后能使污水处理量增加2-3倍。
u 针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使出水指标有二级标准提高到一级A,特别是解决北方污水厂冬季氨氮不达标的问题;
u 改造简单,兼容性强,节省基建费用:移动床生物膜工艺设计及运行灵活简单,可在反应池运行时投放,适应不同类型的池型,而且与其它工艺的兼容性很强,可以与已建污水处理厂的大部分工艺如A2O、AO、SBR、CASS及氧化沟法等相组合;
u 填料比表面积是其它MBBR填料的10倍以上,用量仅为其它填料的1/3-1/4,t填料的吸附功能使其污水处理效率更高;
u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既具有传统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泥龄长、剩余污泥少、无污泥膨胀现象发生的特点,又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性和运转灵活性。另一方面,温度变化对移动床生物膜工艺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对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当温度、污水成分发生变化或污水毒性增加时,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耐受力很强。
u 污泥龄长,污泥量明显减少;启动时间短,运行能耗低,对有毒物质的去除更彻底。
还有什么问题欢迎提问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