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7-3-20 15:05:06
|
只看该作者
[b]3.3 盐度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b] 从图3~6可以看出盐度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总体上随着盐度的上升,有机物的去除率下降。但既使在盐度达到35g/L的情况下,中、高有机物浓度处理系统只要驯化时间足够长,盐度保持稳定,去除率仍可达到70%以上。可见处理高盐污水时,驯化活性污泥是系统处理取得成功的一个必要的因素,活性污泥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驯化才能使处理效果稳定。这一结果与杨健和王士芬使用SBR处理高含盐石油发酵废水得出的结论相似,但和张雨山等研究的结果不同。张雨山等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含盐污水,活性污泥虽然经过驯化,但是当海水占生活水100%时,处理失败。这一结果的不同可能和不同反应器有关。由于采用不同的处理单元,微生物对盐度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SBR本身具有耐冲击和存在浓度梯度的优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高盐驯化过程中,一方面活性污泥微生物生态进行选择,能够适应高盐环境的微生物生存下来,使自身的酶系统适应恶劣环境,并将这种变异遗传给子代,使种族得以繁殖;另一方面,高盐驯化刺激了海盐菌的生长。由于海洋盐菌能够忍耐高的盐度,且多数为异氧型菌自身不具备合成能力,其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通过外界获得。且随着盐度的升高,其营养需求也增高。但是在高盐条件下,一方面,一些不适应高盐环境的细菌迅速死亡溶解,使废水中营养物质充足;另一方面,生活污水本身就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所以能满足海洋菌对营养的需求。在营养充足的条件下,海洋菌生长和繁殖很快,成为高盐条件下的优势菌属。驯化过程给海洋菌的充足的选择时间。由此可见,活性污泥的驯化过程就是使代谢方式逐渐适应高盐环境,并使耐盐菌大量繁殖的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盐度对有机物降解速率的影响。总体上,随着盐度的升高,有机物降解速率下降。这一现象可由两个原因解释,其一可能是盐度抑制了污水处理微生物的活性。由于盐度的增加,盐析作用增强,脱氢酶的活性下降,微生物本身活性受阻,新陈代谢作用减缓;其二可能是由于盐度的增加,细胞的溶胞作用加强,细胞组分大量释放。而细胞组分的释放有一个延续过程,其连续释放使降解速率相对变低,这可由图6看出。由于图6是基于低进水浓度有机物的降解曲线,由于进水CODcr较低,所以溶胞作用对去除的影响很容易被看到。可以看出无盐系统CODcr在反应3h会有一个相对较小的跳跃,而含盐系统在处理进行至2h,污水CODcr的值就有一个较大的跳跃。这是因为随着盐度的升高,细胞的溶胞作用也在加强的缘故。具体表现在溶胞量加大,速度变快。
由于盐度降低了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因此高盐条件下有机物去除率还可能和曝气时间有关。可以看出,曝气时间的确影响着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有机物的去除率也在增加,但就这3个进水有机物浓度而言,超过5h,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有机物的去除率升高很缓慢。就经济考虑,通过延长曝气时间来提高高盐有机物的去除率是不可取的。
[b]3.4 盐度对ESS的影响[/b]
试验发现无机盐使ESS增加,如图7。造成ESS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1)高盐污水的理化性质。由于高盐污水是一个密度较高的分散溶液体系含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复杂溶液体系,因此不容易沉降。(2)盐度促进细胞的分解。在高盐条件下,细胞很容易水解,其组分的释放也将使出水悬浮固体浓度增高。(3)与活性污泥微生态有关。在研究中发现,随着盐度的升高,微生物的生态组成发生改变。一个表现为原生动物的消失。因此对ESS有很大的影响。
[b]3.5 盐度对污泥指数(SVI)的影响[/b]
盐度影响污泥的沉降性,使SVI变小(图8)。在运行中未发生污泥膨胀现象。这可能和污泥结构的改变有关。无盐条件下,丝状菌交织分布构成骨架,菌胶团附着其上形成絮凝体,重复上述过程形成更大的絮凝体。而随着盐度的增加,镜检发现丝状菌的数量逐渐减少几乎消失。这必将造成污泥构型的改变,从而改变污泥的沉降性能。
[b]4 结论[/b]
(1)随着盐度的升高,活性污泥的生长受到影响。其生长曲线的变化表现在:适应期变长;对数增长期的生长速度变慢;减速生长期的历时变长。
(2)盐度加强了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细胞的溶胞作用。
(3)盐度降低了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和可降解程度。使有机物的去除率和降解速率下降。虽然延长曝气时间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但是超一定时间,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有机物去除率的升高缓慢。就经济考虑,通过延长曝气时间来提高高盐有机物去除率的方法不可取。
(4)无机盐使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加强。随着盐度的增加,污泥指数下降。
(5)处理高盐污水驯化活性污泥是处理系统取得成功的一个必要手段。活性污泥的驯化过程就是使微生物代谢方式逐渐适应高盐环境,并使耐盐菌大量繁殖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