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瀑布的气势和水量 同一条瀑布,如其瀑身水量不同,就会演绎出从宁静到宏伟的不同气势。尽管循环设备与过滤装置的容量决定整个瀑布循环规模。但就景观设计而言,瀑布落水口的水流量(自落水口跌落的瀑身厚度)才是设计的关键。 若以普通瀑高3M的瀑布为例,依以往经验,可按如下标准设计: A. 沿墙面滑落的瀑布水厚3~5MM左右 B. 普通瀑布水厚10MM左右 C. 气势宏大的瀑布水厚20MM以上 一般瀑布的落差越大,所需水量越多。反之,则需水量减少。承瀑潭内的水量,循环速度则由水泵调节,因此,为便于调节水量,应选用容量较大的水泵。 3. 瀑布的基本构造 (1) 水槽 不论是引用自然水源或自来水,均应于出水口上端设立水槽储水。水槽设于假山上有隐蔽的地方,水经过水槽,再由水槽中落下。到底采用何种瀑布形式,除依自然情景外,当由水源决定。水的供给量在每秒种能有1立方米左右者,可用重落、离落、布落等,如仅有0。1立方米的水量,可用传落、丝落。 (2) 出水口 自然式落水的出水口应模仿自然,不必设于假山的最高处。在出水口处,应用树木及岩石加以隐蔽。出水口的左右两端,应稍高于出水口的水面。当前居住区中的瀑布出水口则形式多样,更富有工艺性和时尚性(4-71~4-73)
瀑布落水水口的细部处理与瀑身形态有很大关系。一般水流沿垂直墙面滑落时,会因力学关系作抛物线运动。因此对高差大、水量多的瀑布,若设计其沿垂直墙面滑落,应考虑抛物线因素,适当加大承瀑潭的进深。对高差小、落水口较宽的瀑布,如果减少水量,瀑流常会呈幕帘状滑落,并在瀑身和墙体间形成低压区,致使部分瀑流向中心集中,“哗哗”作响,还可能割裂瀑身,需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大水量或设置落水口听山石作拉道处理,凿出细沟,使瀑布呈丝带状滑落(4-74~4-7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71居住区中的瀑布出水口富有简约的人工美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72出水口的形式决定着落水的形态,日本大分县别府市市民广场的落水通过精妙的组合,构成了极有吸引力的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73市民广场落水口细部近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74庭园中自然石瀑布落水口设置模仿自然山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75在私人住宅中的小型落水,更多的融入了趣味性和艺术性,在这个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水景设计中,落水口已成为设计的焦点所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76落水口的设计,使落水的形态产生有序地排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77池中独特的水墙跌水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