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C.wat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水景观 [图文] -- 推荐

[复制链接]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41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0:40 | 只看该作者



4.瀑布设计及筑造时的注意事项 (1)瀑布的结构可根据设计需求分为自然式瀑布与人工规则式瀑布两类,具体应用应随居住区环境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造景形式。要筑造自然山水景观,应经常亲访山泽及原野瀑布,作为造景砌石的参考,以符自然情趣,而规则式水景则需符合美学原理,在用材及造型上应突出新意(4-87~4-94)。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87中国台湾木栅发现之旅住宅社区,地形有着较大的变化,所以在不同标高的楼间以GRC塑石结合自然式落水进行过渡与连接,形成引人注目的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88居住区建筑目前所流行的架空层结构,不仅可以作为居民休闲活动的场所,也是水景应用的又一适宜去处.图为中国台湾高雄市和枫住宅区中的架空层落水设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89石砌瀑布剖面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90居住区楼前落水,水流顺拼砌齐整的墙面流下,降低了声响,并体现出现代气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91居住区不同标高的水池之间,通过一道瀑布进行连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92自然式瀑布剖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93装有再循环系统的规则式瀑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94砌石瀑布剖面图
清啦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1:09 | 只看该作者
(2) 设计前需先行勘查现场地形,以决定大小、比例及形式,并依此绘制平面图。 (3)瀑布设计自古以来即形成了几种种基本的形式,筑造时要考虑水源的大小、业主意愿,并依照岩石组合形成的不同的瀑布水流景观。(4-95~4-9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95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某住宅区水景全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96水景中御影石造景所形成的落水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97天然花岗岩的简约造型,因瀑布的加入而灵动,柔媚起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70斜坡瀑布近景,落叶浮雕的疏密分布,俯仰背侧维妙维肖地展现了自然的流水落叶的情趣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4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1:40 | 只看该作者
(4)庭园属于平坦的地形时,瀑布不要设计得过高,以免看起来不自然。(5)为节省瀑布流水的损失,可装置循环水流系统的水泵,平时只需补充一些因蒸散损失的水量。为常用的马达装置方法,其中普通形式的抽水马达需用岩石隐蔽,而沉水马达则可减少噪音,但价格稍贵些。(6)应以岩石及植栽隐蔽出水口,切忌露出塑胶水管,否则将使自然景观破坏殆尽。(7)岩石间的固定除用石与石互相咬住外,目前常以水泥强化其安全性,但应尽量以植栽掩饰,以免破坏自然山水的意境。(8)应注意,如采用平整饰面的白色花岗石作墙体,因墙体平滑没有凹凸,会使游人不易察觉瀑身的流动,影响观赏效果。(9)利用料石或花砖铺砌墙体时,应采用密封勾缝,以免墙体“起霜”。(10)如在水中设置照明设备,应考虑设备本身的体积,将基本水深定在30cm左右。(11)在高差小的瀑布落水口处设置连通管、多孔管等配管时较为醒目,设计时可考虑添加装饰顶盖。 5.居住区其他落水应用形式 (1)叠水。严格来说,叠水是属于规则式瀑布的一种,外观像一道楼梯,所用材料多为规则的砖材、石材、混凝土等,以此取得设计所要求的几何结构。落水面的形式因台阶的高低、层数、坡度、曲折度的不同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也由此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体现出设计者的精思妙想,是居住区中美化地形的一种理想造景方式。(4-99~4-10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99建筑旁的叠水景观很有气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00香榭里花园中雕塑与叠水结合,极具现代风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01香港阳明山庄叠水,涌喷与泻流的组合造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02日本东京都品川区居住区公园内大型水景.图为模仿地形等高线所形成的弯曲,流畅的叠水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44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2:10 | 只看该作者
(2)管流。顾名思义,是指出水呈管状,源自乡野中以中空的竹子引水入缸的设计。管的大小、粗细、质感、组合方式都会影响到水流的造景效果,在居住环境中,这种形式适合于较小的空间,并多以组合或与雕塑等附属物结合的形式出现,在一些水景设计中,通过垂直下落的水帘,还可形成水帘景观。(4-104~4-11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04管流的组合,形成类似瀑布的景观效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05幽静的庭园中,管流悦耳,单纯的音响更突出清新的氛围,要比采用大型落水理想得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06老式手摇泵充当管流出水口,别具一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07雕塑兽口中的细流,诠释着一种精致与优雅的品味,适用于较为私密的较小的空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08管流出水口造型为一把长柄烟斗,水从烟嘴里满溢而出,突破了一般管流的造型局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09水帘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10广州颐和山庄由细管所组成垂直落下的水帘景观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45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2:52 | 只看该作者



(3)溢流。水满而外溢称为溢流,其形态决定于水池的面积层次及形状,而且可结合建筑小品等营造出溢流杯、水盘等溢流景观。(4-111~4-116)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11平滑的偃口设计,使这个溢流池产生均匀的落水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12溢流池组合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13日本某住宅公园中的涌泉溢水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14台阶式设置的水边缘的平滑设计使溢流似丝绸般光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15上海宏润花园由瀑布及溢水池所形成的水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16香港清水湾半岛住宅区小型溢水池组合景观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4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3:34 | 只看该作者
6.跌水的水力计算 水盘、瀑布、叠流等的堰口水量设计,一般是将溢水断面近似地划分成若干不溢流堰口,分别计算其流量后再叠加。各种溢流堰口的近似水力计算公式如下(4-11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47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4:00 | 只看该作者
① 宽顶堰 当堰口宽度大于二倍的堰前水头时(即b2H时)为宽顶堰。 q=mbH3/2 ② 三角堰 q=AH05/2 ③ 半圆堰 对于圆形水盘的流量,可按照下式计算: q=4.67DH3/2(m3/s) 式中:H——堰顶水深(m); D——水盘直径(m)。 q=BD5/2 ④ 矩形堰 q=CH03/2 ⑤ 梯形堰 q=A1H03/2+A2H5/2 上述各式中: m——宽顶堰的流量系数,取决于堰流进口形式,见表4-2b——堰口水面宽度(m); H=堰前动水头(mH2O); V0——堰前水流速度(m/s); A——三角堰流量系数,与堰底夹角θ有关,见表4-3B——半圆堰流量系数,与堰前静水头H0和半圆堰直径D的比值有关,其值见表4-4C——矩形堰流量系数,与堰口宽度b有关,见表4-5A1——梯形堰流量系数,与堰底宽度e有关,见表4-6A2——梯形堰流量系数,与堰侧边夹角θ有关,见表4-7。 如果水池的边缘的非规则或各种形状的花边,则可按近似的几何形状来计算,如按三角堰、半圆堰、梯形堰来计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48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4:30 |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六、居住区流水景观 流水常经较平缓的斜坡。流水虽局限于槽沟中,仍能表现动态美。潺潺的流水声与波光潋滟的水面,虽然不如喷泉、瀑布般引人注目,却能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流水依其流过、坡度、槽沟的大小,以及槽沟底部与边缘的性质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性(4-118,4-119)。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18居住区中的流水由人工水泥铺筑,堤岸为追求自然,用大大小小的天然石块修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19流水槽的坡度和宽度随地势的变化而不同,用人工石材模仿自然河道的景致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49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5:08 | 只看该作者
1. 的形式与其特色 (1)槽沟的宽度及深度固定,质地较为平滑,流水也较平缓稳定。这样的流水适合于宁静悠闲、与世无争的环境中(4-12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20平静的水面,体现着一种平和,安祥的情趣,也同样能形成倒影,增加层次感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50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5:33 | 只看该作者



(2)如果槽沟的宽度、深度富有变化,而底部坡度也有起伏,或是槽沟表面的质地较为粗糙的话,流水就容易形成涡流(漩涡)(4-12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槽沟的宽容变化较大处,也容易形成漩涡。(4)流水的翻滚具有声色效果。因此流水的设计多模仿自然的河川,盘绕曲折,但曲折的角度不宜过小,曲口处必须较为宽大,引导水向下缓流。一般形状均采用S形或Z字形,使其合乎自然的曲折,但曲折不可过多,否则有失自然。在日本式庭园中还多应用枯水流,其设计与构造,完全是以人工仿袭天然的做法,给游人以暂时干枯的印象,干河底放置石子石块,构成一条河流。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51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6:05 | 只看该作者
2 流水的位置 水流常设于假山之下、树林之中或水池瀑布的一端;应避免贯穿庭园中央,因为水流为线的运用,宜使水流穿过庭园的一侧或一隅。但在现代居住区中,也有以流水做为庭园的不主景,形成景观中轴线,具有一种新颖独特的美感(4-122~4-12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22居住区中心庭园以流水道为主景,通过对槽底的加工,形成水波涟漪的景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23中国园林中传统的流水造景平台——曲水流觞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24广州丽江花园高档住宅区内,流水设置在前后住宅间,使住户屋前屋后都能享受水的灵秀与自然的气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25人工水道也可结合其他水景形式,构成整体的景观效果。图为日本千叶县浦安市居住区公园中的水景景观,由水池,水道及铺地诠释出浦安市的开垦建设过程。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52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6:29 | 只看该作者
3 流水的坡度与深度、宽度 上游坡度宜大、下游坡度宜小。 在坡度大的地方放圆石块,坡度小的地方放砾砂。决定坡度的大小,在于给水的多寡,给水多则坡度大,给水小则坡度小。坡度的大小没有限制,可大至垂直90°,小至0。5%。在平地上,其坡度宜小;在坡地上,其坡度宜大。水流的深度可在20~35CM之间,宽度则依水流的总长和园中其他景物的比例而定(4-126,,4-12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26水道的宽度根据环境景观的设计而变化,并与之和谐统一,又互为映衬。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27广州锦绣香江住宅区中瀑布流水道,坡度呈梯形变化。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5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7:07 | 只看该作者
4流水的构造与设计(4-128~4-13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54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8:10 | 只看该作者
(1)水源的位置 ①发生在园内的水源,可与瀑布、喷水,或假山石隙中的泉洼相连,只是其出水口须隐蔽,方显自然(4-133,4-134)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33中国台湾某住宅区公共庭园戏水水道,其水源来自喷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34居住区流水水源通常来自于庭园一角的假山瀑布。 ②将水引至山上,使其聚集一处成瀑布流下。 ③将水引至山下,使水从石缝中流出。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55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8:47 | 只看该作者
2)河岸的构造 两边堤岸的角度,除人工式可用90°外,普通以35°~45°为宜,依土质及堤岸的坚固程度而异。其堤岸的构造,可分为以下三种(4-135~4-139)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35居民楼前流水道由浆砌卵石构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36石板岸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37由卵石组成的溪岸。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38仿石岸习题模仿出自然山石的形态,但色泽上有点失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39由水泥制成的曲水流觞的水道。 ①土岸。水流两岸坡度宜较小,需较粘重不会崩溃的土质,在岸边宜培植细草护岸。 ②石岸。在土质松软或堤岸要求坚固的地方,在两边堤岸用石料堆砌。 ③水泥岸。为求堤岸的安全及永久牢固,可用水泥岸。人工式庭园的水泥岸,可磨平或作假斩石;自然式庭园的水泥岸,则宜在其表面作石砾,以增加美观。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5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9:24 | 只看该作者
(3)植物的栽植 水流两岸,可栽植各种观赏植物,以灌木为主,草本为次,乔木类宜少。在水流弯曲部分,为求隐蔽曲折,弯曲大的地方可栽植树木;浅水弯曲之处,则可放入石子,栽植水中花草等,以增加美观,但是需顾及透视线(4-140,4-14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40石岸边所搭配的植物以灌木为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41水道两侧装饰的石材,植栽配置使流水道更接近自然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57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19:54 | 只看该作者
4)附属物的设置 在适当的地方可设置栏杆,桥梁,园亭,饰钵,雕像等,以增加浪漫主义色彩,使园景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 东方园林的溪流中,为尽量展示溪流,小河流的自然风格,常设置各种主景石,如隔水石(铺设在水下,以提高水位线),切水石或破浪石(设置在溪流中,使水产生分流的石头),河床石(设在水面下,用于观赏的石头),垫脚石(支撑大石头的石头),横卧石(压缩溪流宽度,因此形成隘口海峡的石头)等。 在天然形成的溪流中设置主景石,可更加突出其自然魅力。 (5)溪流设计要点①明确溪流的功能,如观赏,嬉水,养殖昆虫植物等。依照功能进行溪流水底,防护堤细部,水量,水质,流速的设计调整。②对行人或游者可能涉入的溪流,其水深应设计在30CM以下,以防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作防滑处理。另外,对既可用于儿童嬉水又可游泳的溪流,应安装过滤装置(一般可将瀑布,溪流,水池的循环,过滤装置集中设置)。③为使庭园更显开阔,可适当加大自然式溪流的宽度,增加曲折,甚至可以采取夸张设计。④对溪底,可选用大卵石,砾石,水洗砾石,瓷砖,石料等铺砌处理,以美化景观。大卵石,砾石溪底尽管不便清扫,但如适当加入砂石,种植苔藻,会更展现其自然风格,同时可减少清扫次数(4-143,4-144)。 ⑤栽种石菖蒲,玉蝉花等水生植物处的水势会有所减弱,应设置尖桩压实植土。⑥水底与防护堤都应设防水层,防止溪流渗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42无栏曲桥适合于较窄的水道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43马赛克与洗石子形成的水底图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44浆砌卵石的水底,色彩与形式接近于自然,为居住区广泛采用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58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20:41 | 只看该作者
七、居住区喷泉景观 喷泉起源于希腊时代的饮用水源,到罗马时代产生了雕刻和装饰造型喷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现代居住庭园中的应用愈来愈广。喷泉能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改善小环境温湿度,倍受青睐。近年来又出现了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制作的新型喷泉,丰富多彩。 1.喷泉的分类 (1)仿自然型 模仿花束、水盘、蜡烛、莲蓬、气瀑、牵牛花等(4-145~4-15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45球形蒲公英喷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46柱形,钟形喷泉的组合造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47水墙壁喷造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48独特的喷涌造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49广州香格里拉湖面的大型扇形喷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50花形组合喷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51涌喷造型是居住区中常见的一种喷泉类型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59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21:09 | 只看该作者
(2)人工水能造景型 瀑布、水幕、连续跌落水跃式等(4-15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52将几何形排列的喷头设于水下,形成白浪翻滚的图案式效果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60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21:38 | 只看该作者
3)雕塑装饰型 与雕塑、纪念小品结合的喷泉造景是居住区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往往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寓意和祝福(4-153~4-15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53与雕塑及泻流相结合的旱水池造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54德国居住区街头的喷泉造型,突破了传统喷水池的约束,与环境融为一体,大胆解构,重组,体现了当代环境艺术的特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55巨鲸雕塑恰到好处地与喷水结合,生动地再现巨鲸跃出水面刹那间的动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56日本枥木县佐野市居住区公园儿童戏水池的喷泉雕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157几分幽默,几分天真,水在这里成为雕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诠释着生活中精致的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6 22:35 , Processed in 0.170045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