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排放标准应用范围: 1、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 4、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常见的24种行业排放标准。记不住,先收藏! 全文24种行业排放标准一览表
| 序号 | 行业 | 标准编号 | 序号 | 行业 | 标准编号 | 1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 8978-1996 | 13 | 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5461-2010 | 2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8918-2002 | 14 |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1909-2008 | 3 |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3457-1992 | 15 |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0486-2013 | 4 |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8596-2001 | 16 |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5463-2010 | 5 |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9431-2004 | 17 |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7632-2011 | 6 | 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9821-2005 | 18 |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5464-2010 | 7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8466-2005 | 19 | 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6877-2011 | 8 |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1900-2008 | 20
|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0426-2006 | 9 |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1907-2008 | 21
|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3458-2013 | 10 | 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1906-2008 | 22
|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3456-2012 | 11 |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21905-2008 | 23 |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4287-2012 | 12 |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544-2008 | 24 |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0484-2013 |
▼ 0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表1: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mg/l 表2:新建企业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该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单位:mg/L) | | | | | | | | | | | | | | | | | | 3 | | 采矿、选矿、选煤工业 | 70 | 300 | - | 脉金选矿 | 70 | 4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ize=12.6316px]5 | [size=12.6316px]化学需氧量(COD) | [size=12.6316px]甜菜制糖、焦化、合成脂肪酸、湿法纤维板、染料、洗毛、有机磷农药工业 | 100 | 200 | 1000 | [size=12.6316px]味精、酒精、医药原料药、生物制药、苎麻脱胶、皮革、化纤浆粕工业 | 100 | 300 | 1000 | 石油化工工业(包括石油炼制) | 60 | 120 | - |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 | 60 | 120 | 500 | 其他排污单位 | 100 | 150 | 500 | [size=12.6316px]6 | [size=12.6316px]石油类 | 一切排污单位 | 5 | 10 | 20 | 7 | 动植物油 | 一切排污单位 | 10 | 15 | 100 | 8 | 挥发酚 | 一切排污单位 | 0.5 | 0.5 | 2.0 | 9 | 总氰化合物 | 一切排污单位 | 0.5 | 0.5 | 1.0 | 10 | 硫化物 | 一切排污单位 | 1.0 | 1.0 | 1.0 | 11 | [size=12.6316px]氨氮
| 医药原料药、染料、石油化工工业 | 15 | 50 | - | 其他排污单位 | 15 | 25 | - | 12 | 氟化物 | 黄磷工业 | 10 | 15 | 20 | 低氟地区(水体含氟量<0.5mg/L) | 10 | 20 | 30 | 其他排污单位 | 10 | 10 | 20 | [size=12.6316px]13 | 磷酸盐(以P计) | [size=12.6316px]一切排污单位 | | | | [size=12.6316px]14 | 甲醛 | [size=12.6316px]一切排污单位 | | | | [size=12.6316px]15 | 苯胺类 | [size=12.6316px]一切排污单位 | | | | 16 | 硝基苯类 | | | | | [size=12.6316px]17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 | | [size=12.6316px]5.0 | | | | | 一切排污单位 | 0.5 | 1.0 | 2.0 | 19 | 总锌 | 一切排污单位 | 2.0 | 5.0 | 5.0 | 20 | 总锰 | 合成脂肪酸工业 | | | | 其他排污单位 | | | | 21 | 彩色显影剂 | 电影洗片 | | | | 22 | 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 | | | | | 23 | | | | | | | | | | | | 25 | 乐果 | 一切排污单位 | 不得检出 | 1.0 | 2.0 | 26 | 对硫磷 | 一切排污单位 | 不得检出 | 1.0 | 2.0 | 27 | 甲基对硫磷 | 一切排污单位 | 不得检出 | 1.0 | 2.0 | 28 | 马拉硫磷 | 一切排污单位 | 不得检出 | 5.0 | 10 | 29 | 五氯酚及五氯酚钠(以五氯酚计) | 一切排污单位 | 5.0 | 8.0 | 10 | 30 |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以Cl计) | 一切排污单位 | 1.0 | 5.0 | 8.0 | 31 | 三氯甲烷 | 一切排污单位 | 0.3 | 0.6 | 1.0 | 32 | 四氯甲烷 | 一切排污单位 | 0.03 | 0.06 | 0.5 | 33 | 三氯乙烯 | 一切排污单位 | 0.3 | 0.6 | 1.0 | 34 | 四氯乙烯 | 一切排污单位 | 0.1 | 0.2 | 0.5 | 35 | 苯 | 一切排污单位 | 0.1 | 0.2 | 0.5 | 36 | 甲苯 | 一切排污单位 | 0.1 | 0.2 | 0.5 | 37 | 乙苯 | 一切排污单位 | 0.4 | 0.6 | 1.0 | 38 | 邻-二甲苯 | 一切排污单位 | 0.4 | 0.6 | 1.0 | 39 | 对-二甲苯 | 一切排污单位 | 0.4 | 0.6 | 1.0 | 40 | 间-二甲苯 | 一切排污单位 | 0.4 | 0.6 | 1.0 | 41 | 氯苯 | 一切排污单位 | 0.2 | 0.4 | 1.0 | 42 | 邻-二氯苯 | 一切排污单位 | 0.4 | 0.6 | 1.0 | 43 | 对-二氯苯 | 一切排污单位 | 0.4 | 0.6 | 1.0 | 44 | 对-硝基氯苯 | 一切排污单位 | 0.5 | 1.0 | 5.0 | 45 | 2,4-二硝基氯苯 | 一切排污单位 | 0.5 | 1.0 | 5.0 | 46 | 苯酚 | 一切排污单位 | 0.3 | 0.4 | 1.0 | 47 | 间-甲酚 | 一切排污单位 | 0.1 | 0.2 | 0.5 | 48 | 2,4-二氯酚 | 一切排污单位 | 0.6 | 0.8 | 1.0 | 49 | 2,4,6-三酚氯 | 一切排污单位 | 0.6 | 0.8 | 1.0 | 50 | 邻苯二甲酸二丁脂 | 一切排污单位 | 0.2 | 0.4 | 2.0 | 51 |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 一切排污单位 | 0.3 | 0.6 | 2.0 | 52 | 丙烯氰 | 一切排污单位 | 2.0 | 5.0 | 5.0 | 53 | 总硒 | 一切排污单位 | 0.1 | 0.2 | 0.5 | | | | | | | | | | | 55 | 总余氯(采用氯化消毒的医院污水) | 医院*、兽医院及医疗机构含病原体污水 | | | | 传染病、结核病医院污水 | | | | 56 | 总有机碳
| 合成脂肪酸工业 | 20 | 40 | - | 苎麻脱胶工业
| 20 | 60 | - | 其他排污单位
| 20 | 30 | - |
注:其他排污单位:指除在该控制项目中所列行业以外的一切排污单位。 * 指50个床位以上的医院; ** 加氯消毒后须进行脱氯处理,达到本标准。
▼ 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 表1: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 表2:部分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 表3:选择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
▼ 03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7-1992 表1:现有企业自1992年7月1日起,执行该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单位:mg/L)
▼ 04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2001 表1:集约化蓄禽养殖业污染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单位:mg/L)
▼ 05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431-2004 表1:现有企业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该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单位:mg/L) 注:产品为味精
▼ 06 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821-2005 表1:啤酒生产企业水污染排放最高允许限制(单位:mg/L)
▼ 07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66-2005 表1: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单位:mg/L) | | | | | | | | | 3 | | | | | | | | | | | | 7 | | | | | | | | | 10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 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5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 6.5-10 mg/L。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作要求。 |
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单位:mg/L) | | | 预处理标准 | | | | 6-9 | | | | | | | | 500 | | | | | 5 | | | | | | | 250 | | | | 250 | | | | | | | | 100 | | | | 100 | | | | | | | | 60 | | | | 60 | | | | - | | | | 20
| | | | 20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0.5
| | | | 1 | | | | 10 | | | | - | 注:1)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 一级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 3-10 mg/L。 二级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 2-8 mg/L。 2)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作要求。 |
▼ 0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0-2008 表1:新建企业自2008年8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表3 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 09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7-2008 表1:新建企业自2008年8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号 | 污染物项目 | 排放限值 | 监控位置 | 1 | pH 值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色度 (稀释倍数) | 50 | 3 | 悬浮物 | 50 | 4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20 | 5 | 化学需氧量(CODcr) | 80 | 6 | 动植物油 | 5 | 7 | 挥发酚 | 0.5 | 8 | 氨氮(以N计) | 10 | 9 | 总 氮 | 30 | 10 | 总 磷 | [size=12.6316px]0.5 | 11 | 甲 醛 | 2.0 | 12 | 乙 腈 | 3.0 | 13 | 总余氯(以 Cl 计) | 0.5 | 14 | 粪大肠菌群数 1) (MPN/L) | 500 | 15 | 总有机碳 | 30 | 16 | 急性毒性(HgCl 2 毒性当量) | 0.07 | 注1):消毒指示微生物指标。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号 | 污染物项目 | 排放限值 | 监控位置 | 1 | pH 值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色度 (稀释倍数) | 30 | 3 | 悬浮物 | 10 | 4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10 | 5 | 化学需氧量(CODcr) | 50 | 6 | 动植物油 | 1.0 | 7 | 挥发酚 | 0.5 | 8 | 氨氮(以N计) | 5 | 9 | 总 氮 | 15 | 10 | 总 磷 | [size=12.6316px]0.5 | 11 | 甲 醛 | 1.0 | 12 | 乙 腈 | 2.0 | 13 | 总余氯(以 Cl 计) | 0.5 | 14 | 粪大肠菌群数 1) (MPN/L) | 100 | 15 | 总有机碳 | 15 | 16 | 急性毒性(HgCl 2 毒性当量) | 0.07 | 注1):消毒指示微生物指标。 |
▼ 10 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6-2008 表1:新建企业自2008年8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项 目 | 排放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1 | pH 值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色度(稀释倍数) | | 3 | 悬浮物 | 50 | 4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20 | 5 | 化学需氧量(CODcr) | 100 | 6 | 动植物油 | 5 | 7 | 氨氮(以 N 计) | 8 | 8 | 总氮(以 N 计) | 20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9 | 总磷(以 P 计) | 0.5 | 10 | 总有机碳 | 25 | 11 | 总氰化物 | 0.5 | 12 | 总 汞 | 0.05 | 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 | 13 | 总 砷 | 0.5 | 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 | 14 | 急性毒性(HgCl 2 毒性当量) | 0.07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300m 3 /t 产品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项 目 | 排放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1 | pH 值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色度(稀释倍数) | | 3 | 悬浮物 | 15 | 4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15 | 5 | 化学需氧量(CODcr) | 50 | 6 | 动植物油 | 5 | 7 | 氨氮(以 N 计) | 5 | 8 | 总氮(以 N 计) | 15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9 | 总磷(以 P 计) | 0.5 | 10 | 总有机碳 | 20 | 11 | 总氰化物 | 0.3 | 12 | 总 汞 | 0.01 | 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 | 13 | 总 砷 | 0.1 | 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 | 14 | 急性毒性(HgCl 2 毒性当量) | 0.07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300m 3 /t 产品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 11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5-2008 表1:新建企业自2008年8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1 | pH 值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色度(稀释倍数) | | 3 | 悬浮物 | 50 | 4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20 | 5 | 化学需氧量(CODcr) | 100 | 6 | 动植物油 | 5 | 7 | 氨氮(以 N 计) | 15 | 8 | 总氮(以 N 计) | 30 | 9 | 总磷(以 P 计) | 0.5 | 10 | 总有机碳 | 30 | 11 | 急性毒性(HgCl 2 毒性当量) | 0.07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 (m 3 /t ) | 500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1 | pH 值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色度(稀释倍数) | | 3 | 悬浮物 | 10 | 4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10 | 5 | 化学需氧量(CODcr) | 50 | 6 | 动植物油 | 5 | 7 | 氨氮(以 N 计) | 5 | 8 | 总氮(以 N 计) | 15 | 9 | 总磷(以 P 计) | 0.5 | 10 | 总有机碳 | 15 | 11 | 急性毒性(HgCl 2 毒性当量) | 0.07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 (m 3 /t ) | 500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 12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44-2008
表1:新建制浆造纸企业自2008年8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 1、可吸附有机卤素(AOX)和二噁英指标适用于采用含氯漂白工艺的情况。 2、纸浆量以绝干浆计。 3、核定制浆和造纸联合生产企业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以企业纸浆产量与外购商品浆数量的总和为依据。 4、企业自产废纸浆量占企业纸浆总用量的比重大于80%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为20吨/吨(浆)。 5、企业漂白非木浆产量占企业纸浆总用量的比重大于60%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为60 吨/吨(浆)。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企业生产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 1、可吸附有机卤素(AOX)和二噁英指标适用于采用含氯漂白工艺的情况。 2、纸浆量以绝干浆计。 3、核定制浆和造纸联合生产企业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以企业纸浆产量与外购商品浆数量的总和为依据。 4、企业自产废纸浆量占企业纸浆总用量的比重大于80%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为15吨/吨(浆)。 |
▼ 13 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1-2010 表1:新建企业自2010年10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项 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直接排放 | 间接排放 | 1 | pH 值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30 | 70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20 | 70 | 4 | 化学需氧量(CODcr) | 100 | 300 | 5 | 氨氮(以 N 计) | 15 | 35 | 6 | 总氮(以 N 计) | 30 | 55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7 | 总磷(以 P 计) | 1 | 5 | 8 | 总氰化物(以木薯为原料) | 0.5 | 0.5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m 3 /t 淀粉) | 以玉米小麦为原料
| 3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以薯类为原料
| 8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项 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直接排放 | 间接排放 | 1 | pH 值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10 | 30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10 | 20 | 4 | 化学需氧量(CODcr) | 50 | 100 | 5 | 氨氮(以 N 计) | 5 | 15 | 6 | 总氮(以 N 计) | 10 | 30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7 | 总磷(以 P 计) | 0.5 | 1.0 | 8 | 总氰化物(以木薯为原料) | 0.1 | 0.1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m 3 /t 淀粉) | 以玉米小麦为原料
| 1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以薯类为原料
| 4 |
▼ 14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9-2008 表1:新建企业自2008年8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甘蔗制糖 | 甜菜制糖 | 1 | pH 值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70 | 70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20 | 20 | 4 | 化学需氧量(CODcr) | 100 | 100 | 5 | 氨氮(以 N 计) | 10 | 10 | 6 | 总氮(以 N 计) | 15 | 15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7 | 总磷(以 P 计) | 0.5 | 0.5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m 3 /t ) | 51 | 32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甘蔗制糖 | 甜菜制糖 | 1 | pH 值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10 | 10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10 | 10 | 4 | 化学需氧量(CODcr) | 50 | 50 | 5 | 氨氮(以 N 计) | 5 | 5 | 6 | 总氮(以 N 计) | 8 | 8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7 | 总磷(以 P 计) | 0.5 | 0.5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m 3 /t ) | 34 | 20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 15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0486-2013表1:新建企业自2014年3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直接排放限值 | 间接排放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制革企业 | 毛皮加工企业 | 1 | pH 值 | 6~9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色度 | 30 | 30 | 100 | 3 | 悬浮物 | 50 | 50 | 120 | 4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30 | 30 | 80 | 5 | 化学需氧量(CODcr) | 100 | 100 | 300 | 6 | 动植物油 | 10 | 10 | 30 | 7 | 硫化物 | 0.5 | 0.5 | 1.0 | 8 | 氨氮(以 N 计) | 25 | 15 | 70 | 9 | 总氮(以 N 计) | 50 | 30 | 140 | 10 | 总磷(以 P 计) | 1 | 1 | 4 | 11 | 氯离子 | 3000 | 4000 | 4000 | 12 | 总铬 | 1.5
| 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 | 13 | 六价铬 | 0.1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m3/t原料皮 ) | 55 | 70 | 与各自的直接排放限值相同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 污染物项 目 | 排放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直接排放 | 间接排放 | 1 | pH 值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色度 | 20 | 30 | 3 | 悬浮物 | 10 | 50 | 4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20 | 30 | 5 | 化学需氧量(CODcr) | 60 | 100 | 6 | 动植物油 | 5 | 10 | 7 | 硫化物 | 0.2 | 0.5 | 8 | 氨氮(以 N 计) | 15 | 25 | 9 | 总氮(以 N 计) | 20 | 40 | 10 | 总磷(以 P 计) | 0.5 | 1 | 11 | 氯离子 | 1000 | 1000 | 12 | 总铬 | 0.5
| 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 | 13 | 六价铬 | 0.05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m3/t原料皮 ) | 40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 16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3-2010表1:新建企业自2010年10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直接排放限值 | 间接排放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综合油墨生产企业 | 其他油墨生产企业 | 1 | pH 值 | 6~9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色度 | 70 | 50 | 80 | 3 | 悬浮物 | 40 | 40 | 100 | 4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25 | 20 | 50 | 5 | 化学需氧量(CODcr) | 120 | 80 | 300 | 6 | 石油类 | 8 | 8 | 8 | 7 | 动植物油 | 10 | 10 | 10 | 8 | 挥发酚 | 0.5 | 0.5 | 0.5 | 9 | 氨氮(以 N 计) | 15 | 10 | 25 | 10 | 总氮(以 N 计) | 30 | 20 | 50 | 11 | 总磷(以 P 计) | 0.5 | 0.5 | 2.0 | 12 | 苯胺类 | 1.0 | - | 1.0 1 | 13 | 总铜 | 0.5 | - | 0.51 | 14 | 苯 | 0.05 | 0.05 | 0.05 | 15 | 甲苯 | 0.2 | 0.2 | 0.2 | 16 | 乙苯 | 0.4 | 0.4 | 0.4 | 17 | 二甲苯 | 0.4 | 0.4 | 0.4 | 18 | 总有机碳(TOC) | 30 | 20 | 60 | 19 | 总汞 | 0.002
| 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 | 20 | 烷基汞 | 不得检出
| 21 | 总镉 | 0.1 | 22 | 总铬 | 0.5 | 23 | 六价铬 | 0.2 | 24 | 总铅 | 0.1
| 注:1仅适用于综合油墨生产企业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直接排放限值 | 间接排放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综合油墨生产企业 | 其他油墨生产企业 | 1 | pH 值 | 6~9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色度 | 30 | 30 | 70 | 3 | 悬浮物 | 20 | 20 | 40 | 4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10 | 10 | 25 | 5 | 化学需氧量(CODcr) | 50 | 50 | 120 | 6 | 石油类 | 1.0 | 1.0 | 1.0 | 7 | 动植物油 | 1.0 | 1.0 | 1.0 | 8 | 挥发酚 | 0.2 | 0.2 | 0.2 | 9 | 氨氮(以 N 计) | 5 | 5 | 15 | 10 | 总氮(以 N 计) | 15 | 15 | 30 | 11 | 总磷(以 P 计) | 0.5 | 0.5 | 0.5 | 12 | 苯胺类 | 0.5 | - | 0.5 1 | 13 | 总铜 | 0.2 | - | 0.21 | 14 | 苯 | 0.05 | 0.05 | 0.05 | 15 | 甲苯 | 0.1 | 0.1 | 0.1 | 16 | 乙苯 | 0.4 | 0.4 | 0.4 | 17 | 二甲苯 | 0.4 | 0.4 | 0.4 | 18 | 总有机碳(TOC) | 15 | 15 | 30 | 19 | 总汞 | 0.001
| 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 | 20 | 烷基汞 | 不得检出
| 21 | 总镉 | 0.01 | 22 | 总铬 | 0.1 | 23 | 六价铬 | 0.05 | 24 | 总铅 | 0.1
| 注:1仅适用于综合油墨生产企业 |
▼ 17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7632-2011表1:新建企业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直接排放限值 | 间接排放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轮胎企业和其他制品企业 | 乳胶制品企业 | 1 | pH 值 | 6~9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10 | 40 | 150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10 | 10 | 80 | 4 | 化学需氧量(CODcr) | 70 | 70 | 300 | 5 | 氨氮(以 N 计) | 5 | 10 | 30 | 6 | 总氮(以 N 计) | 10 | 15 | 40 | 7 | 总磷(以 P 计) | 0.5 | 0.5 | 1.0 | 8 | 石油类 | 1 | 1 | 10 | 9 | 总锌 | - | 1.0 | 3.5见注1 | 10 | 基准排水量(m3/t 胶) | 7
| 80 | 见注2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注:1.乳胶制品企业排放限值 2.表中直接排放的基准排水量适用于相应类型企业的间接排放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直接排放限值 | 间接排放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轮胎企业和其他制品企业 | 乳胶制品企业 | 1 | pH 值 | 6~9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10 | 10 | 40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10 | 10 | 20 | 4 | 化学需氧量(CODcr) | 50 | 50 | 70 | 5 | 氨氮(以 N 计) | 5 | 5 | 10 | 6 | 总氮(以 N 计) | 10 | 10 | 15 | 7 | 总磷(以 P 计) | 0.5 | 0.5 | 0.5 | 8 | 石油类 | 1 | 1 | 1 | 9 | 总锌 | - | 0.5 | 1.0见注1 | 10 | 基准排水量(m3/t 胶) | 4
| 80 | 见注2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注:1.乳胶制品企业排放限值 2.表中直接排放的基准排水量适用于相应类型企业的间接排放 |
▼ 18 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4-2010 表1:新建企业自2010年10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直接排放 | 间接排放 | 1 | pH 值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50 | 120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50 | 40 | 4 | 化学需氧量(CODcr) | 50 | 110 | 5 | 氨氮(以 N 计) | 3 | 10 | 6 | 总氮(以 N 计) | 15 | 40 | 7 | 总磷 | 1.0 | 3.0 | 8 | 石油类 | 3.0 | 10 | 9 | 硫化物 | 1.0 | 2.0 | 10 | 氟化物 | 8.0 | 20 | 11 | 总铜 | 0.1 | 1.0 | 12 | 总锌 | 1.0 | 4.0 | 13 | 总银 | 0.7 | 0.7 | 14 | 总镉 | 0.07
| 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 | 15 | 总铬 | 0.1 | 16 | 总铅 | 0.3 | 17 | 总镍 | 0.1 | 18 | 总钴 | 0.1 | 19 | 总铍 | 0.005 | 20 |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 | 0.1 | 单位产品(瓷)基准排水量(m3/t) | 日用及陈设艺术瓷 | 普通瓷 | 2.0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骨质瓷 | 18 | 建筑陶瓷 | 抛光 | 0.3 | 非抛光 | 0.1 | 卫生陶瓷 | 4.0 | 特种陶瓷 | 1.0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直接排放 | 间接排放 | 1 | pH 值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30 | 50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10 | 10 | 4 | 化学需氧量(CODcr) | 40 | 50 | 5 | 氨氮(以 N 计) | 1.0 | 3.0 | 6 | 总氮(以 N 计) | 5.0 | 15 | 7 | 总磷 | 0.5 | 1.0 | 8 | 石油类 | 1.0 | 3.0 | 9 | 硫化物 | 0.5 | 1.0 | 10 | 氟化物 | 5.0 | 8.0 | 11 | 总铜 | 0.05 | 0.1 | 12 | 总锌 | 0.5 | 1.0 | 13 | 总银 | 0.7 | 0.7 | 14 | 总镉 | 0.05
| 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 | 15 | 总铬 | 0.05 | 16 | 总铅 | 0.1 | 17 | 总镍 | 0.05 | 18 | 总钴 | 0.05 | 19 | 总铍 | 0.005 | 20 |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 | 0.05 | 单位产品(瓷)基准排水量(m3/t) | 日用及陈设艺术瓷 | 普通瓷 | 0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骨质瓷 | 6.0 | 建筑陶瓷 | 抛光 | 0 | 非抛光 | 0 | 卫生陶瓷 | 1.5 | 特种陶瓷 | 0 |
▼ 19 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6877-2011 表1:新建企业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直接排放 | 间接排放 | 1 | pH 值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20 | 100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20 | 150 | 4 | 化学需氧量(CODcr) | 60 | 300 | 5 | 氨氮(以 N 计) | 10 | 25 | 6 | 总氮(以 N 计) | 20 | 30 | 7 | 总磷 | 0.5 | 3 | 8 | 石油类 | 3.0 | 10 | 9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 | 3 | 10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直接排放 | 间接排放 | 1 | pH 值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10 | 20 | 3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10 | 20 | 4 | 化学需氧量(CODcr) | 50 | 60 | 5 | 氨氮(以 N 计) | 5 | 10 | 6 | 总氮(以 N 计) | 15 | 20 | 7 | 总磷 | 0.5 | 0.5 | 8 | 石油类 | 1 | 3 | 9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 | 1 | 3 |
▼ 20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0426-2006表1:煤炭工业废水有毒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号 | 污染物 | 日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 | 序号 | 污染物 | 日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 | 1 | 总汞 | 0.05 | 6 | 总砷 | 0.5 | 2 | 总镉 | 0.1 | 7 | 总锌 | 2.0 | 3 | 总铬 | 1.5 | 8 | 氟化物 | 10 | 4 | 六价铬 | 0.5 | 9 | | 1 | 5 | 总铅 | 0.5 | 10 | | 10 |
表2:新建采煤生产线自2006年10月1日起,执行以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号 | 污染物 | 日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 | 现有生产线 | 新建生产线(改、扩) | 1 | pH值 | 6~9 | 6~9 | 2 | 悬浮物 | 70 | 50 | 3 | 化学需氧量(CODcr) | 70 | 50 | 4 | 石油类 | 10 | 5 | 5 | 总铁 | 7 | 6 | 6
| 总锰 | 4 | 4 | 注:总锰限制仅适用于酸性采煤废水 |
表3:新建选煤生产线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以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号 | 污染物 | 日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 | 现有生产线 | 新建生产线(改、扩) | 1 | pH值 | 6~9 | 6~9 | 2 | 悬浮物 | 100 | 70 | 3 | 化学需氧量(CODcr) | 100 | 70 | 4 | 石油类 | 10 | 5 | 5 | 总铁 | 7 | 6 | 6
| 总锰 | 4 | 4 |
▼ 21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8-2013表1:新建企业自2013年7月1日起,执行该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直接排放 | 间接排放 | 1 | pH 值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50 | 100 | 3 | 化学需氧量(CODcr) | 80 | 200 | 4 | 氨氮(以 N 计) | 25 | 50 | 5 | 总氮(以 N 计) | 35 | 60 | 6 | 总磷 | 0.5 | 1.5 | 7 | 氰化物 | 0.2 | 0.2 | 8 | 挥发酚 | 0.1 | 0.1 | 9 | 硫化物 | 0.5 | 0.5 | 10 | 石油类 | 3 | 3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m3/t氨) | 10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表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L) 序 号 | 污染物项 目 | 限值 |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 | 直接排放 | 间接排放 | 1 | pH 值 | 6~9 | 6~9 | 企业废水总排放口 | 2 | 悬浮物 | 30 | 50 | 3 | 化学需氧量(CODcr) | 50 | 80 | 4 | 氨氮(以 N 计) | 15 | 25 | 5 | 总氮(以 N 计) | 25 | 35 | 6 | 总磷 | 0.5 | 0.5 | 7 | 氰化物 | 0.2 | 0.2 | 8 | 挥发酚 | 0.1 | 0.1 | 9 | 硫化物 | 0.5 | 0.5 | 10 | 石油类 | 3 | 3 |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m3/t氨) | 10 | 排水量计量位置与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