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00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污水厂] A/O工艺不用内回流降低回流比的研究与实践

[复制链接]

3677

积分

879

金钱

2254

帖子

黄金水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8:3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1 概述   A/O工艺的传统概念是: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在曝气池O段内被氧化为硝酸盐,通过回流把含大量硝酸盐的O段出水和二沉池底泥回流到A段,利用进水中的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其工艺简图为:
  总氮去除率与回流比的简略计算(1)(假定含氮化合物在O段100%氧化为硝酸盐;假定硝酸盐在A段100%被反硝化去除;并忽略细菌同化合成去除的氮),其算式为:   η=[(Rm+Rs)·Q]/[Q+(Rm+Rs)·Q]=(Rm+Rs)/[1+(Rm+Rs)]     (1-1)   式中:η 系统的总氮去除率(%)      Rm 混合液回流比(%)      Rs 二沉池污泥回流比(%)      Q 进水流量(m3/d)   由式1-1可见:要使系统的总氮去除率达到75~80%,总回流比(Rm+Rs)需达到300~400%。   为避免大量的底部回流对二沉池工作稳定性产生影响,传统A/O工艺均设置两套回流系统,即在设二沉池底部污泥回流(外回流)系统之外,在曝气池出口再加设混合液回流(内回流)系统。外回流回流比一般为50~100%,内回流比一般为200~300%。设备多,运行电耗大。本次研究着眼于简化A/O工艺,减少回流系统,降低回流比。 2 二沉池底泥回流率对二沉池工作影响的研究。   加大二沉池底泥回流率,虽出水量不变,但必然加大二沉池的进水量和排泥造成的扰动,可能对二沉池的工作稳定性产生影响。   在与同济大学等单位合作的《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研究》中,曾在中试规模的二沉池中,对不同底部回流比时,二沉池SS浓度场进行了测定。(2)中试二沉池为平流式,池长6.0米,宽1.35米,有效水深1.9米,纵向两个泥斗,斗深1.0米,斗底设潜污泵排泥回流。测定时二沉池表面负荷1.23m3/m2·hr。在回流比R=1.5、2.5、3.5时,二沉池内SS的等浓度曲线见图2(a)(b)(c)。   由图2可见,二沉池内的等浓度曲线,虽回流比不同,但都呈水平状态,说明二沉池属成层(拥挤)沉降状态。二沉池的泥面(SS=1.0克/升)在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均在水面下0.6~0.7米处,每种回流比均运行二次,每次15天,实测出水SS均小于20mg/L,说明工作都很稳定。等浓度曲线在回流点上方有下垂现象,回流比越大,下垂越明显,说明增大回流比,仅此使回流污泥下降,无污泥紊动上翻现象。   以上测定结果证明,加大二沉池底部回流,即使回流比达350%,对二沉池的工作稳定性和出水SS均无影响。故A/O工艺中,只用一套回流系统,通过增加外回流来代替内回流是可行的。 3 曝气池好氧区同步反硝化作用的研究   上海松江污水厂的A/O曝气池,采用高浓度活性污泥法,MLSS控制在4~6克/升,MLVSS 控制在2.5~4.2克/升。好氧区在运行中经多次测定,均发现存在明显的同步反硝化现象。   表1和图3为某次较具代表性的曝气池好氧区分段测定结果。测点1、2、3、4分别为好氧区进口、1/3处、2/3处和出口。
表1 曝气池好氧段各点溶解性氮浓度(mg/L)测点1234有机氮4.553.501.030.66NH3-N14.58.703.421.14NO2-N0.30.160.130.06NO3-N0.253.627.158.36TKN19.0512.204.451.80TN19.6015.9811.7310.22
注:表中有机氮浓度由(TKN)-(NH3-N)计得 TN由(TKN)+(NO2-N)+ (NO3-N)计得 其他数据为混合液过滤后实测
  测定时,总进水口TKN为54.2mg/L,总进水量39300m3/d,回流比为116%,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10.9小时,曝气池MLSS 5.2克/升,泥龄20天左右。   由表2和图3可见,经缺氧段的反硝化作用,进入好氧段时,硝酸盐浓度仅0.25mg/L。污水中的氮主要是以氨氮和有机氮形式进入好氧段,在好氧段中被氧化和硝化,故浓度逐渐下降,同时硝酸盐明显上升,出口处达8.36mg/L。   按传统观念,在好氧段中,除微生物细胞合成之外,总氮不会明显变化。实测结果是:总氮TN浓度在好氧段内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由进口19.6mg/L下降到出口10.22mg/L。按泥龄和排泥量计算,由细胞合成随剩余污泥排出的氮量,使好氧段的总氮降低4.41mg/L。其差额19.6-10.22-4.41=4.97mg/L的氮只能是通过同步反硝化作用从污水中逸出,进入大气。同步反硝化去除的氮占进入好氧段总氮的25.3%。好氧段氮平衡见图4。 表2 上海松江污水处理厂脱氮运转水质汇总表 年/月日处理水量(m3/d) 平均回流比(%) BOD5CODcrTKNNH3-NNO2--NNO3--NTN曝气池 MLSS (mg/L)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00/338600118372±22415.0±6.61045±59057.4±12.076.54.420.7±4.43.1±3.80.03±0.020.06±0.061.3±0.48.2±2.277.812.73972±81400/437100123344±16016.1±6.31035±58973.9±11.558.99.225.6±3.58.7±4.90.04±0.020.08±0.031.2±1.14.5±3.260.113.84629±57800/533300137223±1054.5±10.4556±32062.0±26.551.711.127.4±6.0110.6±13.60.04±0.030.34±0.312.0±2.68.0±4.153.719.463891±61300/634900131199±708.0±5.3617±35251.4±23.660.82.221.5±3.51.5±1.00.05±0.030.13±0.071.6±2.78.9±1.262.511.25785±90500/734300133211±578.5±5.2756±28356.6±17.464.52.222.4±3.41.5±1.10.02±0.030.08±0.070.9±0.19.1±1.365.511.41967±48500/838950117212±838.4±5.2803±33751.1±19.561.22.020.4±4.91.1±0.90.03±0.010.02±0.010.5±0.510.3±1.561.712.34396±57500/937000123189±619.7±3.8609±37649.1±13.755.81.419.9±3.40.9±0.60.01±0.030.04±0.031.0±0.79.4±1.856.810.84049±51000/1038300119163±498.1±4.4373±10754.0±15.746.31.519.7±2.80.9±0.60.03±0.030.09±0.081.6±1.18.3±2.147.89.94434±41100/1137600121177±818.7±6.8465±16953.8±16.345.11.420.9±4.30.8±0.50.02±0.020.02±0.021.2±0.59.1±1.146.310.54825±40300/1239850115202±899.5±6.2575±33450.6±13.944.71.719.6±5.11.2±1.10.04±0.030.05±0.041.4±1.29.3±2.946.111.04487±68201/0137500122236±5410.5±4.9767±28357.5±14.165.22.019.8±4.41.4±0.90.09±0.070.06±0.020.9±0.510.0±1.966.212.14401±43001/0238650118291±13111.7±5.71014±56551.5±15.054.87.121.0±4.76.0±3.90.06±0.030.06±0.021.7±2.65.5±2.256.512.75092±636
注:表内TN值为(TKN)+(NO2-N)+(NO3-N)值之和。TKN因数据较少,只计均值。 其余数据均由每日监测数据统计而得。
  好氧段的同步反硝化作用在中德合作《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研究》中曾多次发现和利用,并应用该原理进行了《低氧曝气污水脱氮》的课题研究。(3)原理解释是:微观活性污泥颗粒,外层是好氧微生物,而内层因氧传递的浓度梯度的作用出现低氧或缺氧层。硝酸盐在污泥颗粒的内层部分被反硝化。产生同步反硝化的条件是:活性污泥浓度较高,溶解氧在2mg/L以下。 同步反硝化在A/O工艺中具有重要意义。由图4的氮平衡图可见,进入好氧段的TN,经排泥带出和同步反硝化逸出,去除了将近一半。好氧段出水的硝酸盐浓度比传统理论降低了近一半,故回流比可大大减小。以本次测定的结果为例,回流比仅116%,氮的总去除率(不计二沉池中的反硝化)(54.2-10.2)/54.2=81.2%,出水TN 10.22mg/L,优于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TN不大于15 mg/L)的指标。同样,充分发挥好氧区的同步反硝化作用,可大大减少A/A/O工艺中硝酸盐对厌氧释磷的影响,回流比也可相应减小。 4 实际运转结果   上海松江污水厂二期工程,A/O曝气池容积25000m3,其中缺氧段占25%。二沉池为四座直径35米的幅流式沉淀池。只设二沉池底泥回流,无混合液回流系统。   进水水质较浓,特别是接纳了部分禽畜场污水,TKN和有机氮较高。2000年全年的运转结果汇总于表2。   长期生产运转实践证明,A/O系统只用二沉池底泥回流,回流比115~140%,虽进水浓度较高,出水水质仍较好(2000年5月份因设备调整运行不正常),BOD5去除率95%左右,出水CODcr小于60,出水总氮小于15,优于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80%左右。运行也较稳定。 5 结论   通过试验和长期生产运转证明:   (1)A/O工艺不用混合液回流(内回流),只用外回流,通过二沉池底泥回流来完成全部回流,对二沉池工作的稳定性无影响。故A/O工艺设施可简化。   (2)控制曝气池DO和MLSS,充分发挥好氧区同步反硝化作用,A/O工艺的回流比可降低到120~150%,从而降低污水厂的运行费用。   (3)同步反硝化的机理和条件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钱易 米祥友.“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中国科技出版社   2 毕学军 刘至嘉等。《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A/A/O工艺中试研究》 同济大学-达姆斯达特大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97年   3 朱晓军 高廷耀等.《低氧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生产性研究》 同济大学-达姆斯达特大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97年 [ 本帖最后由 20121221 于 2010-8-23 12:40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清啦

711

积分

61

金钱

21

帖子

企业用户

沙发
发表于 2007-7-13 18:10:26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帖子没人顶,岂不沉了?太可惜了! 另:我也一直关注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运行控制机理,希望楼主有更详细的跟踪控制运行数据。文中所指中德合作《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研究》能给我一份吗?先谢了! 鄙人邮箱:baotou.1987@yahoo.com.cn

12万

积分

2万

金钱

3万

帖子

论坛顾问

2016十年风雨同舟2012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财富勋章教书育人勋章无所不知勋章十大风云人物201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季度优秀版主勋章

QQ
板凳
发表于 2007-7-13 21:34:55 | 只看该作者
还真是独特的想法,不回流混合液?看了后感觉是基于好氧区的同步反硝化机理,那位高手跟介绍介绍这个机理。
干啥别灌水!磕碜啊。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在线求助与答疑
论坛已有资料,请自己下载,不接受pm索取。

3万

积分

1528

金钱

4174

帖子

王者水师

狐大爷

2012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2012年度优秀主题帖勋章季度优秀版主勋章2013年“十大风云人物”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08-4-3 16:40:01 | 只看该作者
脱N 那是藕搅得最昏的理论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5
发表于 2008-4-4 19:29:29 | 只看该作者



相当于,缺氧段前置的一次复合过程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241

金钱

1386

帖子

铂金水师

6
发表于 2008-4-10 17:28:3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设计时用得着,运行也可参考。

12

积分

2

金钱

23

帖子

小小水师

7
发表于 2008-4-28 20:23:12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习一下~~~~

353

积分

46

金钱

85

帖子

初级水师

8
发表于 2009-5-1 17:51:4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氨氮的去除率很高,但是总氮的去除率却只有30%这样,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1102

积分

117

金钱

144

帖子

白银水师

QQ
9
发表于 2008-12-10 11:59:03 | 只看该作者
脱氮除磷工艺是偶最不清楚的工艺,现在恶补! 提到的《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研究》能不能给传一封。谢谢咯! 我的邮箱:weifang1027@163.com

1471

积分

29

金钱

81

帖子

白银水师

10
发表于 2009-2-5 15:47:0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支持一下,顶

2762

积分

2

金钱

124

帖子

白银水师

小白

11
发表于 2009-4-24 16:05:19 | 只看该作者
看不到图啊看不到图,这么好的工艺应该很难控制吧。
DXY0102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发表于 2010-8-22 22:11:45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下一个 好郁闷啊

1179

积分

2

金钱

110

帖子

白银水师

13
发表于 2010-8-5 14:36:21 | 只看该作者
看不到图啊看不到图,这么好的工艺应该很难控制吧。

3363

积分

59

金钱

266

帖子

黄金水师

14
发表于 2010-8-23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说是可以,不知道做的时候能否实现!

45万

积分

4万

金钱

4万

帖子

超级版主

学无止境

优秀主题第二名2016优秀版主2016知识特工2016原创达人2012年度优秀水友勋章2012年度优秀主题帖勋章一响百应勋章雷锋勋章无所不知勋章201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季度优秀版主勋章2013年“十大风云人物”勋章2015守护天使2015版主管理勋章

QQ
15
发表于 2010-8-23 12:52:36 | 只看该作者
此文章现在看到不错 此法用过,效果不错
欢迎加入球球的污水大讲堂 ~~  微信:18615122100~~http://bbs.chinacitywater.org/thread-3182186.html

1880

积分

212

金钱

159

帖子

白银水师

16
发表于 2013-4-20 10:54: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atcat18 于 2009-5-1 17:51 发表 我们氨氮的去除率很高,但是总氮的去除率却只有30%这样,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我们厂也一样啊,不知道怎么调节工艺好。

23

积分

8

金钱

5

帖子

初级水师

17
发表于 2010-9-6 23:24:0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早就见过了,其实说白了就是算好 好氧段 的水力停留时间,在控制好曝气量。

12万

积分

4944

金钱

5808

帖子

超凡水师

18
发表于 2010-9-6 23:33: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的图挂了,看不到……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答疑解惑专题贴
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viewthread.php?tid=235389

290

积分

-1

金钱

39

帖子

初级水师

19
发表于 2013-1-18 16:3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的帖子

如果是省掉内回流过程,前提是在曝气池内,同步消化反消化过程效果很好。

1409

积分

5

金钱

78

帖子

白银水师

QQ
20
发表于 2012-11-1 01:48:17 | 只看该作者
好的见解,好好理解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5 14:45 , Processed in 0.172436 second(s), 6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