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湖泊治理通常是指对人为因素所导致富营养化的湖泊进行治理。但是,许多地区的湖泊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都遭受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这给湖泊治理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一方面,湖泊底泥中长期积累的营养物质释放导致即使在控制外源输入的情况下仍然可能使湖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营养水平;其次对大多数湖泊来说不存在长期的与湖泊相关的自然环境记录,这使治理者对湖泊发展趋势难以预测。
逐渐地,湖泊治理者认识到,针对日趋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在制定湖泊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目标时,必须考虑对以下问题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诸如,湖泊治理最终要达到的参照目标,湖泊富营养化的开始时间、发展过程和趋势;湖泊生态如何响应水质变化;自然状态下的湖泊环境的原始特征;湖泊富营养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机制等。但是记录这种湖泊演化历史的资料往往非常缺乏。幸运的是,湖泊沉积物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和理化方面的信息,是过去环境变化的窗口,可以用来重建湖泊及其流域过去变化的历史,尤其是在缺乏长期湖泊监测记录的情况下,利用湖泊沉积记录可以对以上问题进行解释。
• 营养本底的确立
其中,硅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标,世界上许多地区已相继建立了区域性的硅藻-营养指标(主要是水体总磷浓度)转换函数,并成功地被用于一些湖泊的历史营养要素水平的定量重建。 通过不同类型湖泊( 太湖、龙感湖、太白湖、洪湖 )钻孔硅藻分析,建立了这些湖泊过去几百年来的硅藻演化序列。利用转换函数,定量重建了这 4 个湖泊的湖水总磷的变化过程(如图)。得出长江中下游湖泊的营养本底值普遍偏高,均在 50 μ g/l 左右波动,该研究为富营养湖泊的治理提供了参考目标(如表)。
表 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历史时期湖水总磷浓度变化范围
太湖
龙感湖
太白湖
洪湖
地点
江苏
安徽与湖北交界
湖北黄梅县
湖北
湖泊类型
藻型湖
草型湖
藻型湖
草型湖
总磷( TP )
50-160 μg/l
40-68 μg/l
46-160 μg/l
45-70 μg/l
研究时段
过去 200 年
过去 2000 年
过去 500 年
过去 500 年
• 参考状态的确立
对遭受破坏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目标的制定,既可以通过水化学指标的标准也能通过生态群落的角度来予以确立。对受扰动的湖泊而言,沉积物中微体生物记录可用作可能的生态治理目标。利用“时空对比 ” 的相似性对比手段可以确立某些待修复湖泊的生态修复欲达到的目标。
[ 本帖最后由 hong6601 于 2009-2-4 19:4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