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090|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厌氧资料

[复制链接]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01:2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收集了一些厌氧方面的资料,共同分享阿! 主要包括:毒性/颗粒污泥/碱度/厌氧特性等等! 希望对大家有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清啦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29:21 | 只看该作者
UASB的结构与设计问题

UASB的结构与设计问题.pdf

235.99 KB, 下载次数: 70, 下载积分: 金钱 -1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UP值 +1 收起 理由
水世界蓝天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32:58 | 只看该作者
UASB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part1

UASB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part1.rar

2.86 MB, 下载次数: 28, 下载积分: 金钱 -1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UP值 +1 收起 理由
水世界蓝天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35:48 | 只看该作者
UASB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part2

UASB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part2.rar

2.86 MB, 下载次数: 24, 下载积分: 金钱 -1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UP值 +1 收起 理由
水世界蓝天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5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40:13 | 只看该作者



UASB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part3

UASB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part3.rar

2.86 MB, 下载次数: 23, 下载积分: 金钱 -1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UP值 +1 收起 理由
水世界蓝天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42:37 | 只看该作者
UASB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part4

UASB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part4.rar

1.14 MB, 下载次数: 29, 下载积分: 金钱 -1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UP值 +1 收起 理由
水世界蓝天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7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43:50 | 只看该作者
UASB启动过程中污泥颗粒化的形成机制

UASB启动过程中污泥颗粒化的形成机制.PDF

341.93 KB, 下载次数: 31, 下载积分: 金钱 -1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UP值 +1 收起 理由
水世界蓝天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8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45:26 | 只看该作者
UASB反应器的初次启动 某酒精企业污水处理场处理经由酒精蒸发工艺排出的二次蒸汽冷凝水及事故排放的部分离心清液两股废水。平均水量为405 m3/d,平均温度为50℃左右,pH值为3.6,原液COD约为8000mg/l ,SS为1600mg/l 。 废水经由酸化调节池进行水解酸化并加碱调整pH值>6.0,再由耐酸液下泵送至UASB反应器。 UASB反应器为钢制矩形罐体,外形尺寸9m×13.6m×6m,有效容积750 m3。设计容积负荷(VLR)为4.3KgCOD/(m3•d)。 进液布水采用一管多孔配水方式。原液经反应器底部经4根布水管分配到各自的支管,并由支管下方等距布水孔射流到反应器底部的反射锥,此时与污泥床上的污泥充分接触并发生扰动。 由于采用多孔配水,考虑到布水管道末端容易出现死角及堵塞现象,故在反应器底部设有兼作放空用的排泥管两根。经两台排泥管道泵(Q=25 m3/h、H=30m、W=4kw、一开一备)送入污泥压滤机。 UASB反应器内安装有玻璃钢材质预制的可供水、泥、气分离用的三相分离器,共分16组、三层,由碳钢为加固连接为一整体结构。属多级厌氧分离装置。 厌氧水由三相分离器出水堰溢流到集水槽后汇集到出水总管后重力流入好氧处理系统。 考虑到北方气候因素,在反应器罐体内距底部1.2m处设有一根蒸汽加热管线,在启动初期及冬季对反应器内部进行直接加热。 由集气室所产生的沼气首先由位于反应器顶部的4根支管收集后通过主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在进行气液分离后通过水封罐进入沼气柜。 沼气柜为浮罩式,设有限位器、排空阀、泄压阀、水封、溢流、蒸汽伴热及柜顶配重。沼气通过输送风机直接运送到锅炉回收利用。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9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46:33 | 只看该作者
初次启动 进料流量调整: 2001年3月初各装置安装完成后开始初次启动的准备工作,首先将酸化调节池注入清水,打开UASB底部人孔,进入反应器内后启动酸化调节池液下泵向UASB进水,逐一查看穿孔支管射流量是否均匀有无阻塞、死角,并通过阀门调整各支管流出水量基本一致。 进水流量调整非常关键,在很多同样布水条件的实例中,布水不均现象多有发生,这样会造成污泥床的形成不均衡,减小反应器的处理能力。 种泥的选择: 由于没有现成的颗粒污泥,就近选择采购了某生活污水厂的消化污泥(含水率80~85%);另一部分采购自某酒精厂的厌氧絮状污泥(含水率85~90%)(二次启动)。 污泥接种: 将污泥投入搅拌罐注入工艺冷却水(30℃)稀释、搅拌,并经过充分筛滤处理后,经临时管线将污泥输送至反应器沉淀区流入罐底。当反应器填充量达到25%时,通入蒸汽升温,开始对污泥进行72h活化,使反应器罐体内温度恒定在37℃~41℃之间,活化过程中每24h进料一次,进料量为25m3/d(COD≤500 mg/l),为防止污泥在活化过程中因沉淀分层,增设一回流管线利用两台排泥管道泵对污泥进行强制回流扰拌。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46:55 | 只看该作者



污泥驯化: 污泥驯化分为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分反应器负荷<1 KgCOD/m3•d。此阶段周期为70天。第二阶段为提高阶段,1KgCOD/m3•d<反应器负荷<3KgCOD/m3•d。此阶段周期为90天 初始阶段: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37~39℃之间。每日进料量保持在100 m3/d(COD≤1000 mg/l)左右控制进水PH值在6.0-6.5之间,当UASB反应器充满后,三相分离器溢流出水部分回流至调节池,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泥洗出量,也可以节省碱投加量。 每天定时取厌氧进出水样,通过观测COD、VFA、pH值三项指标分析反应器内环境状态。保证反应器内COD<600~800、VFA<300、出水PH值控制在6.5~7.0之间为正常。根据化验结果调整进水水质水量,测出口水样COD、VFA、pH值,观察进料后反应器工作状态。回流4h以保证反应器内保持升流状态并且将部分较轻的污泥洗出。(由于被洗出的较轻污泥经过调节池又返回到UASB反应器从而在三相分离器溢流堰逐渐生成大量浮渣积累,影响了出水效果,由于本工程未设浮渣冲洗装置,采用人工冲洗,从而增加了操作难度。) 系统运行达到10天时,打开气液分离器底阀,发现已有少量沼气产生。 当系统运行20天后,出水COD降至100 mg/l左右,考虑进行增加进水能力试验,增大了负荷(当时反应器负荷实际为0.13 KgCOD/m3•d),连续四天提高进料量达到150~200 m3/d,提高负荷(进水COD达到1500 mg/l~2500 mg/l),观察出水VFA>600,之后又连续进料两天,VFA最高达到800以上,反应器出水pH值<5发生明显“酸化”;沼气产大量减少。 然在进料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由于进料指标远远超出反应器内负荷,出现“酸化”是不可逆转的。 停止进料,增加循环,当停止进料4天后系统参数趋与正常。之后的近20天内,每5天增加50 m3/d进料量,而进水COD控制在1000 mg/l左右。当系统运行50天后,出水COD保持在200mg/l左右,已达到80%的去除率。再次增加负荷,每5天进料COD增加500 mg/l,进料量保持250 m3/d,第70天左右进料COD为3000 mg/l,出水COD为500mg/l,去除率达80~85%。反应器负荷达到1 KgCOD/(m3•d),至此启动第一阶段基本完成。 提高阶段:负荷逐日增加,每2天进料COD增加200 mg/l,进料量为保持250 m3/d。系统运行至30天左右时进料COD为6000 mg/l,反应器出水为500 mg/l ,反应器负荷达到2 KgCOD/(m3•d),去除率达80~85%。沼气产量达到400~600m3/d,在此其间发现三相分离器集气室(玻璃钢材质)漏气。厂家来人维修(10d),将UASB反应器内排出大部分污泥排入调节池保存。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47:13 | 只看该作者
二次启动时将保存至调节池的污泥引回至UASB反应器中,同时再投放部分某酒精厂的絮状厌氧污泥进行培养(进料量250 m3/d、COD为2000 mg/l),当培养至10天左右,出水COD为200 mg/l,此时重新启动开始进行。 重新启动后每1天进料COD增加100mg/l,进料量也逐日增加,至80天时进料量达到350 m3/d,COD为7000 mg/l左右。出水COD为1500 mg/l。 之后又经过10天左右的调整,到90天后进料量达到400 m3/d,COD8000 mg/l,出水COD为1200~1500 mg/l。反应器负荷为3KgCOD/(m3•d)左右。去除率达到80~85%左右,已达到后续好氧工艺进水要求,反应器初次启动成功。 小结 此装置3月培菌,8月中旬启动成功,历时5个多月。总结以下几点在试车过程中的教训: 1 接种菌种最好使用发酵工业厌氧污泥,便于驯化培养。 2 反应器内pH值、温度、VFA作为指导初次启动的主要控制及观察参数。 3 厌氧菌的培养是个缓慢的过程,进水的COD及水量渐近的均匀稳定的提高是保证初次启动成功的关键。 4 一定量的回流可以降低运行成本且有助于UASB反应器内溢出的种泥重新利用,改善废水与污泥的混合条件,但容易造成大量浮渣的积累。 5 注意冬季寒冷气候对整个系统的外部影响。(室外设备及阀门的保温) 6 三相分离器所有溢流堰应保证同一标高(满水试验时检查)以确保反应器内污泥床高度的均匀。 7 开车前布水孔布水能力应仔细检查以保证反应器内布水均匀没有死角。 8 反应器顶部有氧条件下H2S氧化为硫酸对金属、水泥都能造成一定的腐蚀。 这个网上找的uasb的启动过程,同是厌氧反应器可以借鉴。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47:47 | 只看该作者
UASB反应器的初次启动

UASB反应器的初次启动.doc

35 KB, 下载次数: 16, 下载积分: 金钱 -1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UP值 +1 收起 理由
水世界蓝天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49:01 | 只看该作者
肠衣生产废水处理
摘要:采用初沉-二级A-O接触氧化工艺-混凝沉淀处理肠衣生产废水,在进水 ρ(CODcr) 1500 mgL,ρ(BOD5)=800-1000mg/g,ρ(SS) 200~400mgL,ρ(NH3-N)=50~80mg/L,ρ(动植物油)20 mgL时,含盐量(NaCl)1%;处理后出水的ρ(CODcr)100 mgL,ρ(BOD5)30 mgL,ρ(SS)70 mgL,ρ(NH3N)15mg/L,ρ(动植物油)15 mg/L 关键词:肠衣 废水处理 二级A-O 接触氧化 An Example of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Case   AbstractThe wastewater from case production was treated by an twoA-O stag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When the conditions of the feed water were ρ(CODCr)1500 mgL,ρ(BOD5)=800-1000 mgL, ρ(NaCl) 1%.The said process is easy to operate and the quantity of residual sludge is small. Keywordscasewastewater treatmentA-O; contact oxidation   上海星星肠衣有限公司其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肠衣漂洗及腌制工序。废水处理后,出水达到《上海市综合污水排放标准》中二级排放标准。现将设计介绍如下。 1 工程设计 1.l 设计水量   处理水量:1500 m3/d   处理能力:65 m3h(1 d 24 h) 1.2 设计水质   进水:pH= 78,ρ(CODcr) 1500mgL,ρ(BOD5)=8001000 mgL,ρ(SS)200-400 mgL,ρ(NH3N)50~80 mgL,ρ(动植物油)= 20 mgL, ρ(NaCl) 1%   出水:执行《上海市综合污水排放标准》 二级排放标准,ρ(CODcr)100 mgL,ρ(BOD5)30 mgL,ρ(SS)70 mgL,ρ(NH3N)15mg/L,ρ(动植物油)15 mg/L 1.3 工艺流程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49:29 | 只看该作者
1.4 主要构筑物技术说明 1.4.1集水池 来自厂区的生产废水通过厂区排水管网自流入集水池,在集水池内入口处设置机械格栅,以拦截大颗粒物质和纤维状物质,集水池中的废水由集水泵提升至调节池。集水池为1座地下式钢砼结构,有效容积53m3 1.4.2调节池   由于在肠衣生产过程中,不同时段废水中BOD5CODcr及水量等均有很大差异,设置调节池以均和水质水量。池内设置废水泵提升废水经计量后分别输入后续而二段式A-O生化处理系统。调节池为1座地下式钢砼结构,有效容积763m3,停留时间为 12.2 h 1.4.3 初沉池   因该污水中含有大量的不溶物,设置初沉池去除一部分悬浮物,降低BOD5CODcr浓度,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初沉池出水自流入一段缺氧池。初沉池为4座并联运行,半地下式钢砼结构,表面负荷 q0.77 m3(m2·h),停留时间为 2.0 h,有效分离高度1.8m 1.4.4一级缺氧池   池内安装半软性填料,在厌氧条件及缺氧条件下,使高分子、长链、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低分子。短链。较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并去除部分CODcr,以利于废水进行后续好氧处理。池内原污水与一段好氧池回流液充分混合,同时,利用原废水有机碳源作为电子载体将亚硝酸氮和硝酸氮转化为氮气,并通过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氮分解成氨氮,而且还可利用部分有机物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出水自流入一段好氧池。池内曝气起到搅拌和剥落生物膜的作用。DO的质量浓度控制在0.l0.2mgL。一级缺氧池为4座并联运行,半地下式钢砼结构,有效容积 729 m3,停留时间为11.6 h 1.4.5一级好氧池 一级好氧池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装置,通过曝气风机提供功氧源,在好氧环境下,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使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池内生物膜充分接触,经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废水中的氨氮,通过亚硝化、硝化菌转化为亚硝酸、硝酸盐,一级好氧池出水部分由回流泵回流至一级缺氧池,完成反硝化脱氮反应,部分自流入沉淀池,以去除剥落的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一级好氧池为并联4座(每座分二格)半地下式钢砼结构,有效容积共为1458m3,水力停留时间为23.3h,容积负荷为1.03kg.COD/m3,供气量为15m3/min。   1.4.6二淀池   通过沉淀作用,以去剥落的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二沉池出水自流入二级缺氧池,二沉池为4座并联半地下式钢砼结构,表面负荷 q0.77 m3(m2·h),停留时间为 2.0 h,有效分离高度1.8m 1.4.7二级缺氧池 工作原理同一级缺氧池,出水自流入二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为4座并联运行,半地下式钢砼结构,有效容积365m3,水力停留时间为5.8h 1.4.8二级好氧池 工作原理同一级好氧池,出水自流入三沉池。二级好氧池为4座(每座2格)并联运行,半地下式钢砼结构,有效容积1458m3,水力停留时间为23.3h,容积负荷为1.03kg.COD/m3,供气量为8.3m3/min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50:03 | 只看该作者
1.4.7二级缺氧池 工作原理同一级缺氧池,出水自流入二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为4座并联运行,半地下式钢砼结构,有效容积365m3,水力停留时间为5.8h 1.4.8二级好氧池 工作原理同一级好氧池,出水自流入三沉池。二级好氧池为4座(每座2格)并联运行,半地下式钢砼结构,有效容积1458m3,水力停留时间为23.3h,容积负荷为1.03kg.COD/m3,供气量为8.3m3/min 1.4.9三沉池 工作原理同二沉池,出水自流入排放水池。二沉池为4座并联半地下式钢砼结构,表面负荷 q0.77 m3(m2·h),停留时间为 2.0 h,有效分离高度1.8m 1.4.10排放水池 排放水池出水经计量后纳入市政务水管网。排放水池为地下式钢砼结构,有效容积42m3,水力停留时间为0.67h 1.4.11污泥池 初沉池、二沉池、三沉池中的沉积污泥通过重力定期排放至污泥池进行好氧消化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提高污泥的稳定性。污泥池为地下式钢砼结构,有效容积193m3 1.4.12 污泥浓缩池 将消化后的剩余污泥进行浓缩,然后进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泥干化处理。污泥浓缩池为地上式钢砼结构,有效容积8m3 1.4.13鼓风机: 用于一、二段好氧池供气、一、二段缺氧池空气搅拌、调节池预曝气、污泥池好氧消化及集水池的空气搅拌等。本设计中考虑二套供气系统,一套单独用于一、二段缺氧池的空气搅拌和一、二段好氧池的曝气,另一套用于调节池的预曝气、污泥池的好氧消化和集水池的空气搅拌。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1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50:28 | 只看该作者
设计工艺参数如下: 1.5 主要设备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见表l、表2
1 主要构筑物
名称 数量/ 外型尺寸/mm 备注
集水池 1 76000 × 3500 ×4 000 钢筋砼结构
调节池 1 25000 × 30000 ×4000 钢筋砼结构
初沉池 4 45000 × 4500 × 5200 钢筋砼结构
一段缺氧池 4 9000 × 4500 × 5200 钢筋砼结构
一段好氧池 4 18000 ×4500×5200 钢筋砼结构
二沉池 4 4500 × 4500 ×5800 钢筋砼结构
二段缺氧池 4 4500 × 4500 × 5800 钢筋砼结构
二段好氧池 4 18000 ×4500× 5800 钢筋砼结构
三沉池 4 4500 × 4500 × 6300 钢筋砼结构
排放水池 1 8000×2500×4000 钢筋砼结构
污泥池 1 7700×7600×4000 钢筋砼结构
污泥浓缩池 1 2300×1700×2400 钢筋砼结构
2 主要设备
名称 型号 数量/台 技术参数
机械格栅 XG600 1 M600mmB5mmN0=0.75kW
集水泵 NP3127MT437 2 Q=150m3hH=10mN=5.9kW
废水泵 CP3127MT481 2 Q=65m3hH=15mN=5.9kW
预曝气风机 FTB-100 1 Q=5.85m3minH=0.5mN=7.5kW
曝气鼓风机 FTB-150 6 Q=24.5m3minH=0.5mN=37kW
回流泵 CP3127MT481 16 Q=65m3hH=15mN=5.9kW
污泥中转泵 CP3057HT250 2 Q=20m3hH=20mN=2.4kW
螺杆泵 I-1B3 2 Q=12 m3hH=60mN=5.5kW
板框压滤机 XAM40/800-UBK 2 Se=40 M2
流量计 Q=w-40m3/h 2 调节池出口
流量计 Q=w-80m3/h 1 排放水池
2 工程调试与运行 2.l 活性污泥培养   填料挂膜培养采用接种驯化法,接种污泥取自肠衣公司老污水处理站脱水污泥(适应高盐分微生物),水解酸化池和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所接种活性污泥量共20000kg,含水率80%。驯化开始时,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分别注人23池清水,其余为生产废水,进行连续鼓风闷曝。当反应池内均出现少量活性污泥絮绒体时,即进人下一个周期运行。投人废水占总进水量比例由30%逐渐提高至100%,使微生物缓慢适应处理的水质。大约经历1个月的时间,培菌结束,经生物镜检,好氧池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存在大量的固着型纤毛类原生动物,如钟虫、盖纤虫、等枝虫和菌胶团,在填料表面也已形成良好生物膜,整个工程投人正式运行。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50:59 | 只看该作者
2.2 运行效果   废水处理工程经过3个多月的调试运行后,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各处理构筑物运行结果见表3
表3 运行结果
监测 次数 一级A-O生物接触氧化池 二级A-O生物接触氧化池 ρ(BOD5)(m·L-1) 去除率 /% ρ(NH3-N) (mg·L-1) 去除率 /%
二沉池 三沉池
ρ(CODcr)(mg·L-1) 去除率 /% ρ(CODcr)(mg·L1) 去除率 /%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进水 出水
第一次 1360 420 69.1 420 67 84 650 12 98.2 72 2 97.2
第二次 1450 500 65.5 500 80 84 720 18 97.5 78 3 96.2
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占地面积 3000 m2,吨水处理电费为 1.37元,吨水处理药费为0.10元,吨水处理人工费为0.20元,总运行费用为1.67元/m3 3 讨论   ①缺氧池作为整套处理系统的前处理部分,主要利用水解酸化工艺的特点,去除一定量的SSCODcr,降低生化池的有机负荷,缩短了生化系统的停留时间,同时起到调节水质作用,且能够进行反硝化反应,进行脱氮处理。因此水解池在整个处理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   ②由于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优势微生物菌群是随一定的环境因素而变化的,故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可利用不同的微生物群体,实现不同的处理目标,这就是分级处理的基本原理。通常在前级以高或超高负荷运行,大幅度削减污染物的负荷,后级以较低的负荷运行,保证良好的出水水质[1]。本生物接触氧化池在每一级池中的流态基本上属于完全混合型,因此可以提高生化效率,缩短生物氧化时间,适应原水水质的变化,使处理水水质趋于稳定[2]   ③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本工艺设计了二级A-O生物接触氧化,因此尽管进水水质、水量有波动,盐分高,但出水水质稳定,BOD5CODcr总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同时,该系统内不需设污泥回流系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对污染物去除率高。 参考文献 [1]]郭书海,台培东,孙铁瑜,等 组合式好氧生物处理方法ASUABF设计与工艺研究[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1)6467. [2] 余淦申.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废水技术[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52:14 | 只看该作者
肠衣生产废水处理肠衣生产废水处理

肠衣生产废水处理.doc

113.5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积分: 金钱 -1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UP值 +1 收起 理由
水世界蓝天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53:09 | 只看该作者
三相分离器关键是那里,如何设计,请给指点一下. 答: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个关键,关键之处各人看法不一,这样才有了各式各样的“三相分离器”。我个人有几点体会,供大家分享: (1) 三相分离器的功能是什么呢?A:是保留足够多的、活性的污泥在UASB内部;B:对污泥进行筛选。设计时要牢牢抓住主要功能,兼顾辅助功能。 (2) 设计UASB时就应该预先估计(设定)污泥的粒度、比重(将来的污泥是不是颗粒的),并估计污泥所产的气泡大小。 (3) 弄清楚UASB污泥“流失”的原理。我认为: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正常运行时(不是酸败期、没有急性中毒、没有水力和负荷冲击、……),流失是缓慢的,灾难性的结果是长期问题的积累。污泥流失是污泥上所附的气泡所致,当污泥和气泡形成的“团”和水流同速运动时,就要流出去了。 (4) “理论计算”的重要性远低于工程经验和教训,而对教训的把握又靠“理论”,否则盲目的“改进”,事倍功半。 (5) 除工艺问题外,还应抓住力学、材料、防腐、……等工程问题,往往小问题引发大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6) 造价也是大问题,过去的价格不是很正常,现在应该从设计上提高和其他技术的竞争力。

6万

积分

7128

金钱

4559

帖子

超凡水师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23:53:29 | 只看该作者
问:国内的UASB设备达到设计负荷的比例是多少?我听说过国内的UASB形成真正的颗粒化污泥的设备比例不到50%,是这样吗? 答:在前天,一位清华的博士生和我的朋友聊起UASB现状,他说:没有好的!上月咱们“俱乐部”有人也指出这个问题。你就婉转了,问“达到设计负荷”情况?也就是设计者自己给自己打分。国内的全面情况,我们小单位不太了解。但是,确实看了不少,听了不少,大家都不乐观。我个人认为原因: (1) 大家对UASB期望值太高; (2) 对业主许诺太多,导致业主期望值过高; (3) 设计人员看书多,做实验少,实验时间不足够长,什么水都敢做; (4) 设计的负荷太高,没有考虑工业生产的波动、操作水平的低下、设备的粗糙、……等不利因素; (5) 某些环保设备厂在起哄,只考虑接工程,不考虑做好工程; (6) UASB的稳定性本身就有问题,研究所里的同事讲:UASB就是减肥药,谁接都要瘦一圈。所以,我们现在采用MIC了。MIC比UASB稳定性好些。 (7) UASB一旦出问题,要花钱——重新投加菌种;要花时间——重新调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12 04:35 , Processed in 0.169491 second(s), 6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