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说不定,也许是导则和方法没掌握好,我有一朋友,个人学习的能力与我相当,虽然也跨界,但比我好些,是做施工的,
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和我有很大差异,不太研究考试,所有的考试都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每门书都仔细学习,
此次考试认真学习6个月,书上的内容全都仔细看,据他说,案例投入的时间也很少
可案例答的非常好,所以也可能是我导则和方法没掌握好)
4.真题研究
历年真题认识方面,有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导则和方法没有研究,只是在考前两天看了一下,
如果能早点研究的话,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
二是案例研究的时间太少了
在考试时有相当的题我居然不知道到底问什么,一点思路都没有
5.没答好(案例)
有好几个题我应该会答的,可在考场上脑子一片空白,一点思路都没有
一点都想不起来怎么答,只好胡写一通
有几个题应该能答对的,考试时没仔细想,答错了
虽然说没答好的根本原因是知识掌握的不好,但就事论事确实是答题过程有提高的可能
6.急了
虽然只有40天,(其实前面算错了,从4.16到考试是40天不是39天,除去有5天带小孩,实际35天)
投入300小时,其实够了,静下心来好好看,知识能掌握好的,
可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没能认真仔细的看,掌握精髓
直到最后我都没能理解环评到底是什么,没能融会贯通,就想武侠小说里说的,始终没能打通任督二脉
7.该做的事没有做
原计划要把案例50题的答案抄一遍,结果只抄了两个案例的,其他的都没有
案例教材看了不到10个小时,导致没能理解环评到底是什么
案例,如果>65,通过把题答好可以解决
如果>55,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应该差不多
如果<55,只有一条路,好好把知识掌握
当然这是今年的考试的总结,
如果明年考试,只有一条路,好好把知识掌握,奔着85去,才能保险
-------
时间很短,虽然有通过的可能,但概率太小了,每件事都必须做对,
风险太大抗风险能力太低了,稍微有点意外,有件事情没做好,就会导致失败
成功是一件小概率事件,太冒险了,
如想成功还是应该不搞突击的好,不但投入的时间要够,而且持续的天数要够
以后要注意区分考试的重要与否,重要的考试还是应该不搞冒险的好,也就是不要奔着60去
不重要的考试可以搞广撒网,重要的考试还是不搞广撒网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