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水处理用泵特点简介及技术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161

积分

196

金钱

62

帖子

初级水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一、前言 水是万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水。我国水资源匮乏,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随着人口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污染的范围和程度越来越大。我国重要河流以及沿海地区水污染情况非常严重,由此导致的水危机已严重地制约了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处理已是势在必行。 水泵是水处理中输送流体的重要设备,向流体供给能量,使其克服流动中的阻力,保持在设备或管道中的流量。另外,在进行水处理时,还需要将化学试剂从甲罐送到乙罐从低位送往高位。所有这些都依靠水泵做功而完成。由此可见,合理选择泵类产品,了解水处理用泵的技术发展趋势,成为水处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对水处理用泵的结构特点、应用场合等作了简单介绍,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应用。 二、水处理用泵的分类 水处理行业领域内,应用的泵设备种类众多,很难用一种分类方法进行宏观概括,经常根据实际需要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1.按其工作原理分类 叶片泵:利用叶片和液体相互作用来输送液体,如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等。 容积泵:利用工作室容积周期性变化来输送液体,如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滑板泵和螺杆泵等。 其他类型的泵:只改变液体位能的泵,如水车等;利用液体能量来输送液体的泵,如射流泵、水锤泵、酸蛋等。 2.按其输送介质分类 单相介质输送泵、双相介质输送泵、多相介质输送泵三类。 3.叶片式水处理用泵的分类 水处理用泵中,叶片式水处理用泵应用最为广泛,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单级泵、多级泵、双吸泵、混流泵、轴流泵、潜水泵、潜污泵、螺旋泵、计量泵、柱塞泵、螺杆泵和射流泵等。 三、主要产品介绍 1.离心耐腐蚀用泵 离心耐腐蚀用泵主要是单级单吸悬臂式耐腐蚀泵,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腐蚀性流体,使用温度在0~100~C。在水处理中多用于离子交换工艺中H水的输送。输送介质接触的过流部件材质采用不锈钢、塑料两种材质。二者的区别是泵体、泵盖与拖架的联接方式不同。前者是泵体固定在拖架上,然后泵盖固定在泵体上;后者是泵体借助于泵盖的止口固定在拖架上,同时也将泵盖固定。 2.污水泵 污水泵主要由泵体、泵盖、轴承箱、叶轮、轴等几部分组成。 主要用于输送80~C以下带有纤维或其他悬浮物的流体,以及具有酸性、碱性或其他腐蚀性的污水。常用的污水泵有两大类:一种是普通电动机的污水泵,另一种是潜污泵。 3.中开泵 中开泵在水处理工艺中用作输送清水类流体使用,最高温度不超过80~C。常用的中开泵有S型离心泵~flSh型离心泵。S型离心泵的效率值较高,产品成本低,利于节能。Sh型离心泵运行可靠性高,寿命长。中开泵,顾名思义,泵体为中开式,分上下两部分。其结合缝与轴中心在同一平面上,中间以纸垫相隔。上下体以销钉定位,螺栓紧固。吸入口与排出口均在下体上,成水平方向,与泵轴垂直。上下体合拢后组成两对称吸入室在叶轮两侧,两室共用一吸入口,中间为高压室,其底部与排出管I:1相通。离心泵叶轮运转时,由于泵体内有低压侧(入口)与高压侧(出口),会导致叶轮两侧受力不均衡。为了避免此问题出现,在叶轮右侧中部开若干个平衡小孔,使右侧的高压水小量回流人低压区,从而使轴向推力得到平衡。 4.往复式泵 往复式泵依靠在泵缸中作往复运动的活塞(或柱塞)改变泵缸的容积,配合两个逆止阀的作用,达到吸入或排出液体的目的。往复泵按活塞的构造,可分为活塞式往复泵、塞式往复泵和隔膜式往复泵三种。活塞式往复泵的主要部件是活塞,依靠活塞在泵缸中工作,吸入或排出液体。柱塞式往复泵的主要部件是柱塞(呈柱状体),比活塞接触面积大,耐磨。其作用方式与活塞完全相同。隔膜式往复泵的主要部件也是柱塞,与柱塞式往复泵不同的是:在泵的工作室与缸体之间以胶质(或钢质)隔膜分隔,当柱塞做往复运动时,隔膜随之来回鼓动,起到吸入或排出液体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lygg 于 2013-1-17 16:18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9 21:50 , Processed in 0.25526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