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angel_love9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关注塑料袋的命运

[复制链接]

7万

积分

5974

金钱

5533

帖子

超凡水师

QQ
41
发表于 2008-1-9 12:24:14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有道理
这个调查可以考虑下
自己动手,方可以丰衣足食!
欢迎大家到农村污水来
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forumdisplay.php?fid=76
QQ:249153424
清啦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2:58:38 | 只看该作者
对市场的刺激及消费程度影响不小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3:20:1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治理“白色污染”路在何方

“禁止商家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深圳刚刚公示结束的一部法规引发的争议仍未停息。支持者认为,这项立法将促使人们养成环保消费习惯,缓解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而反对者说,不能把治污压力都推到老百姓头上,政府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治理“白色污染”的话题在中国已经讨论了20多年,至今没有找到一条被社会广泛接受的途径,其间的症结何在?

[b]      “立法也是无奈的选择”[/b]
       上世纪80年代,广东零售业最先开始向顾客附赠塑料购物袋,此后迅速普及到大江南北。当年的媒体曾热情讴歌这一“便民举措”,认为这开启了消费史上的新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方便却越来越让人头疼。研究表明,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自然腐烂需要200年以上。

       去年末,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国内首部《超市节能问题报告》显示,中国快速消费品零售全行业每年消耗的塑料袋数量约为500亿个。仅广州一地,每天产生的塑料袋垃圾就近2000万个。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令人忧虑。

[b]      “根本出路在于找到传统塑料的替代品”[/b]
       废弃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农用薄膜对环境造成的侵害统称“白色污染”。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每年塑料使用量约为3000万吨,其中10%不可回收,而3%左右成为白色垃圾。人们并非不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但是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却绝非易事。

       那么,像深圳那样的立法能否打破这一格局?接受记者采访的各方人士认为,由于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社会需求巨大,法规的操作难度很大。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季君晖认为,抑制消费只是可供选择的途径之一,根本出路还在于尽快找到传统塑料的替代品。

[b]      “公共政策应该利益共享、成本共担”[/b]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多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从1994年起,铁路、环保部门就通过加强管理,禁止旅客向列车窗外抛弃废物,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已有显著改观。

       有不少城市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1995年,杭州成为中国第一个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此后,几十个城市也制定了类似政策。由于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均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禁白”令常因应者寥寥而不了了之。

       支持此次深圳立法的曾穗生认为,治理白色污染绝不是单靠立法就能一蹴而就,需要调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力量,共同来推动。

      “公共政策应该是利益共享、成本共担。消费者、商家、厂家,甚至负有环保职责的政府,都应当担负起治理白色污染的责任。”这是一位网友的留言。(李柯勇 吴俊 彭勇)

来源:新华网

[[i] 本帖最后由 bluesnail 于 2008-1-9 14:10 编辑 [/i]]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6:03:37 | 只看该作者

全国范围清剿白色污染源 塑料袋必须单独收费

从今年6月1日起,超市一律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通知说,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b>超薄塑料袋禁止使用</b>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以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发展改革委要抓紧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质检总局要加快修订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制定醒目的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研究推广塑料购物袋快速简易检测方法,督促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保证塑料购物袋的质量。

  <b>塑料袋必须单独收费 </b>

  通知说,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是使用塑料购物袋最集中的场所,而且目前大多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为引导群众合理使用、节约使用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

  <b>部分商场早已实行 </b>

  记者昨晚采访了金源燕莎Mall策划推广部的相关人员处了解到,他们一直致力于推广环保的概念,不提供免费的塑料购物袋。早在这一通知出台之前,京城多家商场超市就已经开始推广环保购物袋了。宜家自从搬到四元桥新址后,使用塑料袋购物就需要另外付费;家乐福一些门店也采取了塑料袋收费的措施。

  市民邱先生认为,塑料袋收费肯定能很好的限制塑料袋使用,但他觉得,一些农贸市场可能得需要一些时间,执行起来可能会有一些难度。

来源于:[url=http://www.zhb.org.cn/]国家环保网[/url]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00:33:26 | 只看该作者

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袋 市民:别太贵收钱无所谓




[align=center]http://www.ce.cn/cysc/hb/gdxw/200801/09/W020080109293232487237.jpg[/align]               漫画/王启峰

    国务院下发通知,6月1日起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从今年6月1日起,市民到超市、商场、集贸市场购物时,将另外花钱买购物袋了。我国开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通知称,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b]禁用薄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b]

    《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发改委要抓紧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质检总局要加快修订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制订醒目的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督促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

    [b]卖场禁止提供免费塑料袋[/b]

    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旅客列车、客船、客车、飞机、车站、机场及旅游景区等不得向旅客、游客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包装袋)。

    [b]生产违规塑料袋面临停产[/b]

    《通知》特别要求,对违规继续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的,或不按规定加贴(印)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的,以及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依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相应给予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记者樊英)

    [b]各方反应[/b]

[b]    超市:将尽可能制定合理价格[/b]

    昨晚9时,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成都几家超市负责人。家乐福超市中西区媒体经理黄蕾表示,家乐福一直注重环保营销,并早于其他超市引进了环保购物袋,每个售价3元,普通塑料袋采用的也是可降解材质。《通知》下发后,家乐福将及时在店内张贴公示,提醒市民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

    伊藤洋华堂广报室许部长表示,如果国务院对塑料购物袋的价格没有规定,商场肯定只会收取成本费。

    好又多超市负责人唐先生表示,将在近期内就有偿提供购物袋的实施细节进行商定,制定合理的购物袋价格。

    [b]市民:只要不是太贵,收钱也无所谓[/b]

    记者在红星路步行街上的伊藤洋华堂发现,超市专设了一个环保购物袋通道,顾客只需花5元钱就可以购买到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购物袋。不过据记者观察,购买者寥寥。

    “收不收钱无所谓。”刚买了一大袋食品的韩先生告诉记者,只要商家收取的塑料购物袋费用合理,就可以接受,“总不可能一个袋子收1元钱哦。”

    同样是买了一袋食品的刘女士则表示不能接受为购物袋埋单。“我买了东西,塑料袋的使用费应该是包含在商家利润里的,凭啥子还要我埋单?再说了,要控制白色污染,应该找合适的替代品,不能一味收钱了事。”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消费者中,大部分市民还是很支持环保的,但说到要为购物袋埋单,多数人表示不太能接受。

    [b]环保专家:治理白色污染,光限塑料袋还不够[/b]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韩才义表示,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是政府推行环保、节约资源的一个举措。至于将加大消费者负担这一问题,他提示商家可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市民优先使用环保购物袋。

    韩才义表示,推行环保,仅限令塑料袋还不够,政府应当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从本至末地治理白色污染,避免白色垃圾禁而不止。此外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让市民明白,环保比图方便更重要。

来源:成都商报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00:36:25 | 只看该作者

专家称塑料袋收费后使用量有望减少2/3

今后,商场超市内的塑料购物袋将明码标价,并单独收费。旅客列车、客船、客车、飞机、车站、机场及旅游景区等也不得再向旅客、游客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昨天,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

  [b]超薄塑料袋将禁止生产[/b]

  通知要求,从今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将被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

  通知说,质检总局要加快修订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制订醒目的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研究推广塑料购物袋快速简易检测方法,督促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保证塑料购物袋的质量。

  [b]塑料购物袋须明码标价[/b]

  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是使用塑料购物袋最集中的场所,而且目前大多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自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

  商务部将会同发改委制定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

  [b]国家鼓励发放免费布袋[/b]

  通知要求,对违规继续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的,或不按规定加贴(印)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的,以及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给予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严格执行曝光、召回、整改、处罚等制度。

  塑料购物袋销售企业要建立购销台账制度,防止不合格塑料购物袋流入市场。旅客列车、客船、客车、飞机、车站、机场及旅游景区等不得向旅客、游客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包装袋)。国家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免费为群众提供布袋子等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的,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b]废塑料回收工作将加强[/b]

  通知还要求环卫部门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减少被混入垃圾焚烧或填埋的废塑料数量。废旧物资回收主管部门支持物资回收企业建立健全回收网点,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和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促进废塑料的回收。

  通知要求,环保部门要加大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制定环境准入条件、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建立废塑料从回收、运输、贮存到再生利用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财政、税务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支持、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

  [b]专家解读 新规定有望减塑2/3[/b]

  昨天,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日、韩、法等国家的经验以及中国国情,我国实施塑料袋收费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望减少2/3,一次性塑料袋的回收率也将大幅上升。

  他说,塑料袋收费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但国家也应尽快出台塑料袋的环保替代品。

  [b]收费所得应用于环保[/b]

  北京地球村减少塑料袋联盟的顾问池田武说,他曾经帮助厦门大学举办过“无塑料袋日”活动,当天使用塑料袋收费一角钱。结果,原本一天3500个塑料袋的用量减少了3000多个,减少幅度在85%左右。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也举行过这类的活动,塑料袋的减少幅度也在八到九成。他认为对塑料袋收费是减少塑料袋使用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而且收费所得不应该由超市所有,而应作为政府收入用于环保宣传。

  [b]市民反应 担心垃圾袋热卖致新污染[/b]

  市民林女士说,取消免费塑料袋对自己没有影响,因为很早以前自己去超市时就会自备环保袋,这个规定将有助于北京市的环保建设。

  市民凌先生说,为了方便,自己去超市一直用塑料袋,以后即便收钱了也还是会用塑料袋。

  市民朱女士说,此规定有利于减少塑料袋使用,但对农贸市场和小超市的监管难度可能很大。

  一名新浪网友说,以前家里装垃圾都用超市的塑料袋,因此担心今后生活垃圾没有地方装,需要花钱去购买塑料垃圾袋,结果达不到环保的目的。

  [b]超市表态 沃尔玛环保袋3元一个[/b]

  昨晚,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北京部分超市的相关人员,因为事发突然,本市各大超市负责人均表示来不及对此事做详细回应,包括装水果的塑料袋是否收费等问题。

  物美集团品牌总监富宇表示,因物美以往免费提供的都是可降解塑料袋,故在此事项上每年都投入较高。但是,即使是可降解的,也需要50年才可彻底分解,并不完全环保。他表示,今后物美将配合政府,提供环保型袋,但是具体收费事宜还要进一步协商。

  超市发办公室管理人员范硕表示,此项规定有助于环保,超市发将积极响应。但是具体细则还需要等市商务局等部门下发通知后再制定。

  沃尔玛北方区公关经理黄里表示,从去年底开始,沃尔玛就已经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多个省市推行环保购物袋。因为该购物袋为全棉质地,成本达到每只9元,但沃尔玛目前只卖每只3元。不过,因为同时有免费塑料袋提供,环保购物袋的销售一直不尽如人意。她表示,此次如果国家强制施行,必定有利于环保袋的推广,至于今后是否会推出不同规格和价格的环保袋,还有待下一步制定。本报记者 郭爱娣 谭丽雅 周逸梅 夏命群 采写

来源:[url="][color=#800080]人民网——《京华时报》[/color][/url]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00:37:11 | 只看该作者

治理白色污染也需吹响“集结号”

从今年6月1日起,超市一律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在向各省直属机构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中规定,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中国政府网9日消息)

  “一律不得”应理解为是对塑料购物袋的全面禁止,其实早在去年7月乃至更早一段时间,沈阳、北京和杭州就都曾极力推行过全面禁用塑料垃圾和筷子、餐巾纸等一次性用品的法规,这说明我们在加强城市规划、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已达成共识,但纵观各地的治理效果,我们发现,便宜的发泡餐饮具及超薄塑料袋在市场上还是无所不在,可降解的环保替代品依然是“曲高和寡”,可见,对白色污染的治理如仅靠政府一方出台禁产、禁用法令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市民塑料袋的使用率很高,一时或小范围的治理效果难显。去年末,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超市节能问题报告》显示,中国快速消费品零售全行业每年消耗的塑料袋数量约为500亿个。仅广州一地,每天产生的塑料袋垃圾就近2000万个。以20万个为1吨计算,一年下来塑料袋带来的垃圾就有1390吨,其占垃圾成分已从3%上升到22%,是15年前的136倍,面对如此惊人的使用率和使用量现实,面对我们在卫生环保管理制度上尚不具备统一宏观的管理协调体制现实,仅仅寄望于法规的制定推行,寄望于几年内小范围的禁产禁用,就给人有只“堵”不“输”,靠法规简单强制的疑问,实际上,去年年初,广州市有关部门提出的对使用塑料袋收费从高端顾客、高端市场和高端社区逐步推广实施的办法没能被大面积推开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绿色环保塑料袋还难以让市民普遍接受。这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在加强认证监管等手段之外,还没推出能让市民易于辨别的既符合规范又品质优良的绿色包装产品和专用标志,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早在1990年卫生部就发布了《关于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但十多年来大量再生塑料袋还在与食品“肌肤相亲”的原因。二是其价格昂贵让人忘而却步,据介绍,超薄塑料袋在批发市场上一般是三到四分钱一个,而可降解塑料袋每个则在一毛五分左右, 对于一个一天只用500个塑料袋的商场来说,一天的成本就要多出60多元,这种利润成本差异,难说能不让人们有所顾忌。

  塑料垃圾治理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我们从“减、管、用、教”等多方面加强治理。既需要通过实施减免税等政策来促进和鼓励环保产业的形成,也需要运用“谁污染谁治理”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征收塑料垃圾产生费,更需要抓住市民的生活实际,加强对环保塑料袋的认证和推广,让市民无需专业测定也可以轻易鉴别塑料袋的品类和级别,这样,我们就能在政策导向、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科技开发等诸多方面形成对“白色污染”的综合治理,达到循环利用、造福人类的目的。

来源:[url="][color=#800080]人民网环保频道[/color][/url]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00:37:53 | 只看该作者

六问白色污染

[b]1、什么叫"白色污染"?

[/b]  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包括发泡的塑料餐盒、器具、包装材料和薄的塑料袋、膜、农用地膜等)在其使用后,由于缺少回收利用的价值,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主要集中于我市风景旅游区周围、河道和道路两侧、农田、湖泊和水塘中,以及城镇的各个角落,这不仅破坏了景观,造成了"视觉污染",而且由于其具有在自然中难以降解的特点,对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破坏。这种由废弃一次性的塑料制品通常多为白色,所造成的"视觉污染"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被形象地统称为"白色污染"。

  [b]2、"白色污染"主要有哪些危害?[/b]

  (1)造成"视觉污染":被随意丢弃在环境中的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给人们视觉上所造成的"脏乱差"感觉,它破坏了城市、农村和风景区的给人的景观美感,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情绪,它也破坏了城市的市容卫生,给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一次性的塑料制品由于其原料--高分子树脂具有极强稳定性的特点,它在自然环境状态难以降解,可以存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样大量、长久地日积月累,就会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直接破坏有: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减产;被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甚至濒危野生动物)误食,就会导致其死亡等;间接破坏主要是在处理一次性塑料制品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如采用填埋方法,会不断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如采用焚烧方法,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破坏大气环境;另外,在发泡的塑料餐盒、包装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氟氯烃作发泡剂,这将会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3)影响人体健康:近来研究发现以聚苯乙烯PS为原料的一次性发泡的塑料餐盒中残留一定量的苯乙烯单体,这对人体健康有害,国外发达国家已限制PS塑料在食品包装上的使用,或要求对其表面进行涂覆处理,而我市目前仍大量使用此类塑料快餐盒。

  [b]3、防治"白色污染"有什么具体目标?[/b]

  根据国务院领导提出的"一年内解决长江、太湖、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问题"的要求,我省防治白色污染的目标是:1999年底前,消除我省范围内长江、太湖和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2000年底前,消除全省城市的白色污染;2001年底前,基本消除全省城乡的白色污染,可降解材料制成的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率达到80%以上。

  [b]4、对付"白色污染"有哪些办法?[/b]

  (1)加强管理。这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例如,社会上较早关注的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通过铁路部门加强管理,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2)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制品。目前已有杭州、武汉、重庆、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汕头、重庆、连云港等城市颁布了相应政策和法规,禁止本地、本部门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3)强制回收利用。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废弃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京生产、经销一次性塑质餐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负责回收利用废弃餐具,也可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这项措施成为北京市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成功突破口,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天津市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提出并确定了通过回收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消除污染目的的一整套防治方案,目前已进入实施。

  [b]5、一次性塑料制品回收后,有办法技术处理吗?[/b]

  一是"以纸代塑"。目前主要采用有纸板和纸浆二种。由于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素,丢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从而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全国已有几百家研制或生产纸板和纸浆单位。

  二是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加入添加剂的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中较容易降解,其中以淀粉为生物原料的生物降解塑料因其来源广、成本低、无二次污染、降解速度快等优点在我国受人青睐。目前全国已有几十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降解树脂生产线50多条,已形成年生产能力6万余吨,其中用于生产降解塑料快餐盒片材生产线30多条、加工成型生产线120多条。已投放市场的降解塑料品种还有:饮料杯、购物袋、农用地膜等,其中,农用地膜、购物袋较好结合了其使用生命周期,使用性能良好且降解技术已较成熟。 [b] 6、治理"白色污染"涉及到哪些部门?[/b]

  --环保部门,负责白色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在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受理排污申报登记和发放排污许可证时,要对防治白色污染提出具体要求;

  --计划部门,负责制定防治白色污染的产业政策,组织替代产品的开发生产以及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

  --城建环卫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接收及处理处置工作。

  --交通部门,加强船舶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港航监督部门搞好检查监督。

  --铁道部门,负责火车站、列车以及铁路沿线排水沟以内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旅游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中的旅游车船和景点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园林风景主管部门,负责景区(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清扫、处理工作。

  --卫生部门,要将白色污染防治列为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城镇工作内容,提出具体考核要求。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核企业登记申请和对企业实行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可能或已经存在白色污染的,要及时向环保部门通报情况。

来源:[url="][color=#800080]人民网环保频道[/color][/url]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0:48:28 | 只看该作者

禁止使用免费塑料袋我们可以适应吗?

[color=black][/color]
[color=black]       使用免费的塑料袋装载着自己购买的商品,这已经成为人们的购物习惯了。而国务院近日则下了一个通告,将在本年六月一日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及使用超薄塑料袋,在超市里,也将全面取消使用免费的塑料袋。国务院出台此公告的目的,是为了缓解我国的白色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

       确实,我国深受白色垃圾之苦,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学校会动员全体学生到操场,到户外去捡塑料袋,为了能够让操场的地面上少一点白色的点点,让有风的时候,天空上少飘一些白色的大袋子。并且,我国早早就提议过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等不可回收的物品,但是这种禁止令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几年来,超薄塑料袋依然还在使用着,制造商依然在生产他们,而地面依然还能看见这些超薄塑料袋。那这一次下达的通告又能起到什么作用那?

       如果国家加大了监管力度,是否会杜绝非法商人不法生产那?如果国家严厉打击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袋,那么我们是否就看不见白色垃圾了那?如果真的可以杜绝白色垃圾的出现,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到了超市购买物品,没有免费的购物袋可使用,我们能否接受那?

       购物袋的价格并不贵,因此这么多年来,超市一直向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而目前,全球都在讲求环保,那么使用塑料袋哪怕是可回收的塑料袋,仍旧不是那么环保。并且,既然是免费的塑料袋,国人就不会那么珍惜,不会同一塑料袋多次使用,那么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为此,国家提议超市禁止为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的服务。看似这条规则不能让人接受,但是每个超市都能够严格遵守,久而久之,百姓也会接受的。

       在国外,很多大型的超市购物店,也都不提供免费的塑料袋了。就拿美国来说,很多大型的批发店,顾客购物之后,是直接把商品搬到车上。商店虽不提供购物袋,但是会摆放一些空的箱子,提供给顾客,方便顾客装商品。还有的商店,只是提供免费的纸袋,然后这些纸袋可以扔进回收箱内。国际知名品牌ikea美国店,全面停止使用免费的购物袋了。他们在店内出售两种袋子,一种是普通的购物袋,也就是原先ikea使用的塑料袋。这种塑料袋价格便宜,但是通常顾客只会使用一次。另一种是质量高的背带型的购物袋,虽然是塑料制品,但是可以多次使用,当然价格也贵一点。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我们选择了第二种购物袋,不仅可以把ikea买来的物品带回家,还可以把平日采购的零散商品装在大袋子里,一起带回家。

       虽然最初作为顾客的我们无法适应这种新的规定,或者说购物店给了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但是仔细考虑下,对我们并没有太大损失,或许还会从中受益那。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最初购物的时候,商场也不提供免费的塑料袋,那么我们还不是一样购物吗?又怎会有那么的抱怨?对于禁止使用免费的塑料袋的这条购物规则,作为消费者一定会适应。给大家一些时间来改变传统购物方式吧![/color]
[color=black][/color]
[color=black]来源于:搜狐[/color]

[[i] 本帖最后由 bluesnail 于 2008-1-10 16:44 编辑 [/i]]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2万

积分

4229

金钱

1万

帖子

论坛顾问

行业焦点

QQ
50
发表于 2008-1-10 12:01:18 | 只看该作者



一开始肯定会很不适应,这个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
关注水世界,关注行业焦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2:4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禁用塑料袋令世界惊讶 环保走在世界前列

对于[url=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src=fz_bbs2&kw=%D6%D0%B9%FA][color=#2e6ab1]中国[/color][/url]政府日前公布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世界媒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对中国的这一举动给予高度评价,称中国正在环保领域走向世界前列。与此同时,一些媒体对这一政策能否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中得到切实、全面的推行仍存有疑虑。 

[b]      中国在环保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b]

      中国宣布将从今年6月1日起,在[url=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src=fz_bbs2&kw=%C8%AB%B9%FA][color=#2e6ab1]全国[/color][/url]范围内全面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世界媒体争相进行了报道或评论,认为中国的这一行动是“大胆的”,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新努力。“Digital Journal”杂志网站的报道说,虽然现在还很难将中国归入“绿色”[url=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src=fz_bbs2&kw=%D0%D0%C1%D0][color=#2e6ab1]行列[/color][/url],但这个正在成长中的超级大国在这个有争议问题上向前迈出了自己的步伐。中国禁止塑料袋、鼓励使用布袋的举动让整个世界为之惊讶。 

      《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在题为“中国大胆的举动”的报道中援引一位受访者的话说,“我希望其他国家都能效仿。如果加拿大能鼓励每个人使用布袋,我想我们会有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走中国的路吧!”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麦坚迪(Dalton McGuinty)向来对中国严重依赖煤炭发电颇有微辞,但他给中国的这一行动“打了满分”,他说:“这是一个显示他们能成为领导者的例证。” 

      据加拿大的另一家媒体报道,多伦多市议员毕利米克说:“如果中国这样做了[url=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src=fz_bbs2&kw=%A1%AD%A1%AD][color=#2e6ab1]……[/color][/url]那可不是一两个疯狂的环保份子的行为,那将变成一种全国性的现象。”多伦多市长苗大卫(David Miller)表示,“中国式”的禁令不会发生在多伦多,因为“我们还没有能力那样做。但是有趣的是,中国在环境保护上居然走到了我们的前面。”

[b]      能否得到落实还[/b][url=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src=fz_bbs2&kw=%D3%D0%B4%FD][color=#2e6ab1][b]有待[/b][/color][/url][b]观察 [/b]

       在对中国的这一举动进行大量报道的同时,世界不少媒体对中国在这一政策上能否做到令行禁止显然还存有疑虑。在分析这一点时,不少媒体都引用了深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禁用塑料袋的例子。报道说,深圳于去年11月宣布政府正在考虑对使用塑料袋收费,对向顾客免费发放塑料袋的[url=http://ju.qihoo.com/search.html?stype=keyword&src=fz_bbs2&kw=%C9%CC%BC%D2][color=#2e6ab1]商家[/color][/url]罚款5万元,但这一举动遭到了商家们的反对。
 
       在这一问题上,媒体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从公众的角度来看,外电普遍认为中国普通百姓的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这对于推广禁用塑料袋政策是不利的。英国《卫报》援引一位中国环保官员的话说,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还很薄弱,在这一点上,公众的参与非常重要。该报分析说,思维方式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用三层塑料袋去包裹鸡蛋不仅反映了因食品安全丑闻而造成的问题,更折射了一种奢侈浪费的思想。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更需要做的是加强环境的保护。英国《泰晤士报》分析说,问题不在于非得禁用塑料袋,而在于找到办法劝人们关心他们身边的环境。 

       从经济上看,外电也认为这一政策可能会遭到商家的反对。英国路透社报道说,对于禁用塑料袋,商家们会抱怨这样做可能会使顾客流失。从政府角度来看,不少国外媒体也对中国的地方政府能否忠实地履行中央政府的这一决定表示怀疑。
 
       法新社分析说,这一政策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切实履行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在遏制环境污染等问题上,中国的地方政府一直以来对中央政府的指令都充耳不闻。韩国联合通讯社也认为,“中国国务院出台的这一措施是否能得到彻底贯彻还是个疑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有的环保人士就对中国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的措施能否解决问题表示怀疑。

来源:QQ论坛

[[i] 本帖最后由 bluesnail 于 2008-1-10 16:47 编辑 [/i]]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3:13:41 | 只看该作者

“超市”笑了,塑料袋也能卖钱了

[font=Tahoma][size=2][/size][/font]
[font=Tahoma][size=2][/size][/font]
[font=Tahoma][size=2]       法制逐步在健全,我们都看见了。一些日常的行为习惯也慢慢有了法规做引导,这是好事情。毕竟,人制始终是要走向法制的。这是方向。也是法学家社会学家讨论过许久得出的结论。塑料袋这东西,在长期以来除了简便了生活,也带了污染问题。这应该就是双面性的问题。于是引起关注,并诉以规则。

[color=black]       [b]新闻如下[/b]: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color]
[color=black][/color]
[color=black]       立意绝对是正确的,以此控制“白色污染”的蔓延。可是,我仔细解读下去。看到一个关键词,也就是要取消免费。或者,在某些专家的眼里,因为收费可以减少使用量。但是,有没想过?就算是免费,可是也毕竟它成了一种日常习惯。而这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事情。房价那么高,还是有人买,只是买的起与买不起的区别。那作为一个小小的塑料袋。大了说,你没有房价高。小了去,你没有猪肉贵。很明显,以价格的方式来限制使用量是行不通的。[/color]
[color=black][/color]
[color=black]       而再看下去,我们能想到,超市会乐了。明明是免费的,或者是促销的一种手段,现在国家也强迫要收钱了。或者成本会有所增加,但是先前是全免费,现在是要收费。而所谓的成本增加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吧。再说深一点,作为一件商品,就整体扼杀掉行不行?一刀切是肯定不行的。停止,会有多少人难以接受呢?或者说,一件日常用品的消失,又找一件什么商品来代替呢?这又是个问题。[/color]
[color=black][/color]
[color=black]       当然,这些都不是我等平民所能顾全到的,毕竟,我们只是受影响,而受到影响最多的是,2008年6月1号之后,我们的塑料袋会值钱了。最后想到一个很好笑的问题。会不会出现一个职业群体——每天去超市收塑料袋?乱了,很乱………[/color] [/size][/font]

[[i] 本帖最后由 bluesnail 于 2008-1-10 15:26 编辑 [/i]]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4:29:56 | 只看该作者

塑料袋有偿使用谁来买单?

[align=center]http://www.ce65.com/image/journal/article?img_id=80167.photourl&version=1.0[/align]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消息一经发出,让人们因为“物价上涨”风波本已脆弱的神经又再次受到触及。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对环保公益都持支持的态度,但对商场有偿使用塑料袋则持有异议。有些消费者认为这是商场的变相涨价,对于环保则是治标不治本。其实像这样一项涉及公众生活和利益的社会性政策,引起一些议论,是很正常的事情。质疑之所以产生,既有人们对于超市原本无偿提供的服务转向有偿,一时的不习惯和不适应,也有另外一些值得关注的东西———环境保护的责任谁该承担的更多?

有统计表明,一般的大型超市,每天的塑料袋使用量超过1万个。而这些向消费者免费提供的塑料袋,是超市一种营销策略和服务形式,是商家优化服务、吸引人流的手段之一,虽然不得不为此支付一定成本,但因给消费者提供了便利,成本与由此获得的回报相比,无疑是“小菜一碟”。至于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以及大笔的环境治理费用却是由全社会来承担的。这样看来便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买单”关系。

如今塑料袋使用要收费,虽然是符合市场规律和价格杠杆的一种合理调节,但在塑料袋的使用链条中商家才是真正的“源头”,消费者只是处于“末端”,所以在“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中,除了让消费者付费之外,不应漏掉获得隐性收益的另一方———提供塑料袋的商家。

相信大多数人都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但超市塑料袋污染问题怎样解决,还应该好好研究,起码要本着谁得到利益最多,谁承担责任最多的原则来处理,只有这样才公平,才能得到全民认可,也才能达到最优效果的环境保护。(文/郭晓涛)

来源:北方网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4:30:35 | 只看该作者

限制塑料袋的使用 是最行之有效的是经济手段

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今后,商场超市内的塑料购物袋将明码标价,并单独收费。旅客列车、客船、客车、飞机、车站、机场及旅游景区等不得再向旅客、游客提供超薄塑料购物袋。

       塑料袋有两大危害,一是耗费资源。仅美国每年使用的塑料袋就达数百亿个,生产这些塑料袋所消耗的原油每年超过1000万桶。二是污染环境。塑料袋要经过400年时间才能被分解,给土壤和水造成污染,而焚烧又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因此,目前限制乃至封杀塑料袋的行动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展开。最为严厉的做法来自于美国旧金山,该市直接出台法律禁止超市提供塑料袋。美国新泽西州议会也正在讨论的《塑料袋法案》,要求州内所有营业面积超过1万平方英尺的超市以及零售店铺,3年内必须逐步淘汰塑料袋。在欧洲,法国有可能成为第一个通过立法禁止塑料袋使用的国家。

       那么,在我国强制性措施能否达到应有效果呢?就目前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一些超市过去就曾经对塑料袋收费,以此减少购物者对塑料袋的使用,但由于遭到人们的抵制而不得不继续免费提供。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来看,免费提供塑料袋是商家吸引顾客的常用手段之一,它的底线是不能让消费者不高兴,超市等利益主体没有对塑料袋收费的动力,加之我国现在没有很好的塑料袋的替代品,以行政命令方式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应该如何做?我认为,经济手段仍然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关于这一点,一些国家的做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首先就是征税的方式。目前,全世界有两个国家对塑料袋征税,一个是爱尔兰,一个是丹麦。对塑料袋征税属于生态税收体系,目的是实现特定的生态环境目标、筹集生态环保资金,并调节纳税人相应行为。与收费的措施相比,征税带有强制性,更容易推行,效果也比较显著。以爱尔兰为例,自2002年启动此项税收以来,爱尔兰已征得7500万欧元税款,购物塑料袋的使用减少了95%,人均年消费21个,收税前则为328个。为了达到更好效果,2007年2月21日,爱尔兰政府又宣布把购物塑料袋增值税由15欧分提高到22欧分。

       其次是推广替代品。我国限制塑料袋使用的措施之所以在过去推行不下去,一个根本性原因在于替代品缺位。在对塑料袋使用偏好非常强的今天,没有合适替代品要想直接改变人们使用塑料袋的习惯是难以想象的。近日,英国首相布朗表示,英国将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布朗同时提到了一个重要条件,即使用可重复利用并更加环保的替代品。由此,英国发起了“无塑料袋”行动,改用淀粉制作的包装袋和棉袋。这些替代品售价低廉:用淀粉制作的包装袋每个仅售5便士,纸袋每个10便士,一个棉制袋的价格则为1.5英镑。这些替代品推出后,逐渐受到消费者欢迎,超市营业收入未因为停止使用塑料袋而受到影响。

       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也积极研制塑料袋的替代品。在美国,现在正在制造和推广Mirel塑料,它是用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大肠杆菌制造的,这种大肠杆菌能吃掉谷物中的糖分,将其变成聚酯颗粒,然后这些颗粒制成可模压的小球,最后生产出塑料。Mirel塑料与用石油原料制造的塑料一样结实、一样实用,但Mirel塑料能在土壤、湿地、海洋等各种环境降解,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环境的成本和风险。但截至目前,我国在塑料袋替代品的研制、生产等方面,还接近于空白状态。

       数据显示,我国仅消费品零售业每年就要消耗塑料袋约500亿个,而全国总计每年生产的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白色污染”将近100万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引导人们正确的环保理念已刻不容缓,但是,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采取相关配套措施,否则,单纯的使用行政手段限制使用塑料袋就很难真正产生效果。(珑铭)

来源:上海证券报

[[i] 本帖最后由 bluesnail 于 2008-1-10 16:46 编辑 [/i]]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4:34:3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塑料袋消耗巨大 环境污染惊人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江国成)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中国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规定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介绍,中国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

  北京目前每年废弃23亿个塑料袋,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上海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9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7%;天津每年的废旧塑料包装垃圾也超过10万吨。

  据介绍,目前商场赠送的塑料袋主要都是不可降解的,如果用作垃圾袋,将严重危害环境。塑料袋埋在地下要过大约200年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方式,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环境。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禁止或限用塑料袋。

  去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禁止超市、药店等零售商使用塑料袋法案。在洛杉矶等城市,政府开始发起塑料袋回收活动,动员人们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一些地方也已出台禁用塑料购物袋或有偿使用的规定。

  非洲的坦桑尼亚、卢旺达、肯尼亚、乌干达也陆续禁止、限用塑料袋。

  新加坡从去年4月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周三,新加坡206家超市开展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的活动。韩国和日本鼓励商家与消费者多使用可回收的纸袋等,尽量少用塑料袋。

  台湾地区也已禁止塑料袋。有“香格里拉”之称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从2001年起禁用塑料购物袋,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禁用塑料购物袋的地区。

[color=#989b64]来源:新华社[/color]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4:47:18 | 只看该作者

“环保袋”呼之欲出

对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正在参加苏州市“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表示“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没想到会这么凑巧,苏州市民们讨论得沸沸扬扬的环保理念竟然与国务院出台的新政策不谋而合”,凑巧得出人意料;而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国家着力整治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之举,更在情理之中。还有近半年时间,《通知》就要正式实施,这引起了长期关注环境问题的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强烈共鸣。

    [b]陈素兴委员:
    餐饮企业应有所作为[/b]
    经过连夜赶工,昨天下午,江苏省餐饮商会会长陈素兴委员将整理出来的相关提案交到了大会提案组。据介绍,这份提案从塑料袋的危害、苏州个别超市使用塑料袋的现状等方面阐述了削减塑料购物袋的重要性,并且配合《通知》具体要求的落实,提案还从设立“苏州无塑料袋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面对记者采访,陈素兴委员从行业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塑料袋因其便利性已广为消费者接受,并已渗透到餐饮业的方方面面,和其他渠道有所区别的是,这些塑料制品都是与食品相接触,一旦卫生要求不达标,直接危害的是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陈素兴委员说,塑料尤其是食品塑料袋的监督是以往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点,因此在今后的监督执法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将塑料袋的使用也列为检查重点,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对需使用食品塑料袋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体摊贩的管理;建议增加设立食品塑料袋生产许可证申报审批制度,所有的塑料袋成品上都必须标示“食品用”或“严禁用于食品包装”等字样,让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塑料袋、未标明用途的塑料袋以及虚假标注用途的再生塑料袋进不了市场。

    陈素兴委员表示,餐饮企业自身也要加强管理,建议苏州市餐饮企业形成联盟,作为苏州市“禁塑”的一个突破口,自觉抵制塑料包装袋或者打包袋,并以此带动更多的人,由被动变为主动“禁塑”。

    [b]杨积德代表:
    找寻合适的替代品[/b]
    “近段时间,《苏州日报》刊载的关于环保购物袋的连续报道我都看到了,这样的报道很及时,也很必要。废塑料因为很难自然降解,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厉害。所以6月1日起购物禁送塑料袋绝对是一件好事情,这意味着可以减少废塑料的来源。”

    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杨积德代表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虽然有部分超市使用的是可降解塑料袋,但为了保证塑料袋的韧性,这种塑料袋中只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可降解成分,其它还是聚乙烯。依据降解成分的不同,塑料袋的降解时间需要几个月到几年。虽然比白色垃圾的“消化”时间短很多,但大量使用给环境带来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但如何选择一件合适的替代品呢?“既能保证环境不会被继续污染,又能被市民广泛接受,这个替代品的推广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杨积德代表对目前有些人提出用纸袋替代塑料袋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生产纸袋子的过程会带来更为严重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而要使纸袋子再循环利用,也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

    杨积德代表认为,超市、菜场、商场,在对这些原来使用塑料袋的主要场所严格管理的同时最好能有一些鼓励使用环保袋的举措。对老百姓来说,这更是一个生活习惯的问题,推出来的环保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老百姓带在身上一定要方便,这样才会使推广变得容易。

  [b]  周玫芬委员:
    让“白色污染”远离我们[/b]
    周玫芬委员说,能成为新一届政协委员,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于是开始学习关心身边种种事关民生的大事小情。其中,“白色污染”引起了她的关注。

    周玫芬委员说,现在无论是买菜、购物,还是在餐馆吃饭打包、在家装生活垃圾,塑料袋已经成为和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必需品”,可是,在这些袋子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以一个有20万家庭的城市为例,如果每个家庭一天用两只塑料袋,那么,一天就是40万只,一月就是1200万只,一年就是1.4亿多只,按130只塑料袋重1公斤的标准计算,这个城市一年单单由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就是1000多吨!

    且不说随处丢弃的塑料袋给市民带来了“视觉污染”,这些塑料袋一般填埋在土壤里要200到300年才会降解,同时还会使土壤环境恶化,造成农作物减产。塑料袋在焚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周玫芬委员说,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大多数人都知道,而之所以仍然如此泛滥,一方面是由于商家毫无顾忌地“慷慨赠送”,另一方面则源于市民较为淡薄的环保意识。因此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在塑料袋使用量大的行业和场所推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将有效地减少其使用量。

    此外,借鉴德、日、美等国家的经验,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鼓励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也是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

[b]    宋雄英代表:
    合理收费,合理利用[/b]
    吴江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站长宋雄英代表说:“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我深刻地了解‘白色污染’处理的难度和成本都非常高。因此,对使用塑料袋征收费用应该是一个从源头进行有效控制的好方法。”对于如何收取这项费用,以及费用的用途,宋雄英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偿使用塑料袋,是用经济杠杆调整市场行为的好办法。同时,收上来的钱用于何处便成为接下来自然会产生的问题。目前有的超市一个塑料袋最多向顾客收取1元钱,可超市现在使用的塑料袋成本只有0.1元至0.13元。如果以后超市都收费了,这也是个不小的数字,收上来的钱作为环保专项基金还能被市民接受,如进入了商家的腰包就不可取了。

    此外,对塑料袋收费就要加强监管,由政府部门制定塑料袋统一价格,不能让商家随便定价。而且超市也要有相应的规定,准许消费者带着可重复使用的袋子进卖场。

    宋雄英代表建议,应由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在全市菜市场、熟食店、超市等场所全面推广使用环保袋,并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此外,从塑料袋使用场所征收的费用可以作为对环保袋生产企业的财政补贴或者对其进行税收减免。

出处: 苏州日报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2万

积分

4229

金钱

1万

帖子

论坛顾问

行业焦点

QQ
57
发表于 2008-1-10 15:32:15 | 只看该作者
angel费心了,收集了这么多塑料袋的新闻,我们继续关注这一焦点问题。
关注水世界,关注行业焦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3924

积分

284

金钱

288

帖子

黄金水师

58
发表于 2008-1-10 16:33:02 | 只看该作者
是好建议,支持!!
如何执行到位呢?
拭目以待................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09:52:47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肯定还有不少新举动的,一起来看看这场狂潮吧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1万

积分

2167

金钱

6531

帖子

铂金水师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5:37:59 | 只看该作者

塑料袋告别免费 “限塑”将如何实施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明确,自今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超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实行有偿使用制,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限塑”如何实施,替用购物袋是否方便群众生活?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

[b]每天使用塑料袋30亿个[/b]
[b]限制使用势在必行[/b]
生活中,我们几乎事事都离不开塑料袋。然而,它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不仅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且严重浪费能源资源。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10亿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超市节能报告显示,全国超市行业每年消耗的包装袋价值高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以塑料购物袋为主。

目前,仅北京每年废弃的塑料袋就达23亿个,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3%;上海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9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7%。

据了解,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袋的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是不可降解的。这样的塑料袋废弃后,如果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如果掩埋地下,大约200年才能腐烂,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塑料袋的限用、禁用迫在眉睫。

[b]禁止生产使用“超薄袋”[/b]
[b]明码标价 价外收取[/b]
从今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的塑料购物袋要有偿使用,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场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

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袋”由于极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杀手”,必须从生产源头上严格禁止。有偿使用是利用价格的杠杆作用,促进公众减少对塑料袋的依赖,提倡重提菜篮子、布袋子,从日常点滴做起,自觉保护环境。这位负责人强调,推行塑料袋的限用和禁用,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分必要。

这位负责人指出,有偿使用和禁用塑料袋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不仅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明令禁用塑料袋,印度、坦桑尼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对限用塑料袋做出明确规定,一些国家还立法推进塑料袋的禁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其造成的“白色污染”。

[b]环保与便民应当兼顾[/b]
[b]配套措施尽快出台[/b]
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在大型超市推行使用布袋购物,每个收费3元、5元不等,百姓反映价格太高,宁愿用塑料袋。有些超市免费提供了用旧工装等废旧衣物自制的布袋子,但顾客对其卫生状况心存疑虑。环保与便民应当兼顾,不能让老百姓生活变得不方便。这位负责人表示,为了使“限用令”落到实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加强监督检查。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抓紧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质检部门对违规继续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的,或不按规定加贴(印)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的,相应给予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工商部门要加强对超市、商场、集贸市场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者要依法予以查处;环卫部门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切实减少被混入垃圾焚烧或填埋的废塑料数量;环保部门要加大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制订环境准入条件、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建立废塑料从回收、运输、贮存到再生利用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废塑料处理处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开发推广提高废塑料利用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提高废塑料资源利用水平;财政、税务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支持、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记者  富子梅)

[b]链接[/b]
【国外这样“限塑”】
[b]征收“塑料袋税”[/b]
爱尔兰自2002年启动“塑料袋税”,对每个购物塑料袋征税15欧分(约合19美分),税收全部纳入环保基金。2007年,政府又将购物塑料袋税提高到每个22欧分(约合29美分)。

[b]禁止使用塑料袋[/b]
孟加拉国从2002年3月开始禁止人们使用塑料袋。禁令颁布前,首都达卡的950万人口每天要消耗掉1000万只塑料袋;禁令颁布后,国内的塑料袋使用量已经减少了90%。

[b]对生产商课重税[/b]
意大利政府对塑料袋生产商实行“课税法”,征以重税,以遏制塑料袋的生产。据统计,实行该政策后,意大利国内的塑料袋使用明显下降了。

【商家反应】
家乐福超市:一定会积极遵守,保证在6月1日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今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大理念是绿色奥运,此项政策是我们商业企业为绿色奥运做贡献的绝好机会。
宁夏银川市新华百货“老大楼”商场:我国白色污染很严重,超市、商场是塑料袋的集中使用地,国家出台相关规定进行管理,我们大力支持。(据新华社电)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春有红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7 20:41 , Processed in 0.160503 second(s), 5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