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了
污水分析监测操作规程
目 录
岗 位 职 责 2
常用污水水质化验方法标准 3
(一) pH值的测定——电位计法 3
(二)色 度 的 测 定 6
(三) 悬浮固体的测定——重量法 9
(四) 总固体的测定——重量法 12
(五) 油的测定——重量法 14
(六)CODcr的测定——重铬酸钾法测定(GB11914-89) 16
(七)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BOD5) 20
(八) 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27
(九) 氨氮的测定——容量法 31
附录A 硫酸标准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33
(十) 总氮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34
附录A 硫酸标准滴定液的配置和标定 37
(十一)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38
岗 位 职 责
一、配制各项化验所需的药剂;
二、经常清洗各种玻璃器皿,维护仪器良好的精密度;
三、做好原始数据的记录工作,所有记录必须详细、清晰;
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至少测一次进出水的PH值、色度、CODcr、DO、NH3-N、总磷;
五、遵守化验室各项安全操作规定。
常用污水水质化验方法标准
(一) pH值的测定——电位计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位计法测定城市污水的pH值。
本标准适用与排人城市下水道污水和污水处理厂污水的pH值的测定。
测定范围:1.0~13.0
2. 方法原理
以玻璃电极为测量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与样品组成工作电池,根据Nernst方程,25℃时每相差一个pH单位(即氢离子活度相差10倍),工作电池产生59.1mv的电位差,以pH值直接读出。
3. 试剂和材料
用分析纯试剂和去离子水
3.1 标准溶液A
称取经105℃干燥2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0.01g溶于水 中,并稀释至1000mL,此溶液pH值在20℃为4.00。
3.2 标准溶液B
称取在105℃干燥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3.390+0.003g 和磷酸氢二钠(Na2HPO4)3.530+0.003g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此溶液的pH值在20℃为6.88。
3.3 标准溶液C
称取硼酸钠(Na2B4O7•10H2O)3.800+0.004g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此溶液pH值在20℃为9.23。
4. 仪器
4.1 pH计:刻度为0.1pH单位,并具有温度补偿装置。
4.2 pH复合电极
5. 样品
样品采集后在4℃条件下,最多保存6h。亦可在采样现场测定pH。
6. 分析步骤
6.1 pH计及电极的使用按说明书进行。
6.2 pH计校正。
6.2.1 电极的玻璃球在水中浸泡8h后,用滤纸揩干。
6.2.2 用标准溶液(3.1条)冲洗电极3次后,将电极浸入标准溶液(3.1条)中,摇动溶液,待读数稳定1min后,调整pH计的指针,使其位于该标准溶液在测量温度pH值处(见附录A)。
6.2.3 分别用标准溶液(3.2条)和(3.3条)按6.2.2条校正pH计。
6.3 量取足量实验室样品,作为试料盛入烧杯。
6.4 用水和试料先后冲洗电极,然后将电极浸入试料中,摇动溶液,待读数稳定1min后,读出pH值。
7.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测定温度下的PH值表示,表示至一位小数。
附录A 温度对标准溶液pH值的影响
(补 充 件)
温度(℃) 标准溶液A 标准溶液B 标准溶液C
0 4.00 6.98 9.46
5 4.00 6.95 9.39
10 4.00 6.92 9.33
15 4.00 6.90 9.28
20 4.00 6.88 9.23
25 4.00 6.86 9.18
30 4.01 6.85 9.14
35 4.02 6.84 9.10
40 4.03 6.84 9.07
(二)色 度 的 测 定
一、 方法的选择
测定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用铂钴标准比色法,以度数表示结果。此法操作简便,标准色列的色度稳定,易保存。
对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可用文字描述颜色的种类和深浅程度,并以稀释倍数法测定色的强度。
二、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要注意水样的代表性。所取水样应为无树叶、枯枝等杂物。将水样盛于清洁、无色的玻璃瓶内,尽快测定。否则应保存于4℃,在48h内测定。
铂钴标准比色法
概述
1、 方法原理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2、 干扰及消除
如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亦可用离心法或用孔径为0.45µm滤膜过滤以去除悬浮物。但不能用滤纸过滤,因滤纸可吸附部分溶解于水的颜色。
仪 器
50mL具塞比色管,其刻线高度应一致。
试 剂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L6)(相当于500mg铂)及1.000g氯化钴(CoCL2•6H2O)(相当于250mg钴),溶于100mL水中,加100mL盐酸,用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色度为500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存放暗处。
步 骤
1. 标准色列的配置
向50mL比色管中加入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及7.00mL铂钴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50、60和70度。密塞保存。
2. 水样的测定
(1) 分取50.0mL澄清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较大,可酌情少取水样,用水稀释至50.0mL。
(2) 将水样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观测时,可将比色管置于白瓷板上,使光线从管底部向上透过液柱,目光自管口垂直向下观察。记下与水样色度相同的铂钻标准色列的色度。
计算
A×50
色度(度)=
B
式中,A——稀释后水样相当于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
B——水样的体积(mL)。
稀释倍数法
概 述
1. 方法原理
为说明工业废水的颜色种类,如:深蓝色、棕黄色、暗黑色等,可用文字描述。
为定量说明工业废水色度的大小,采用稀释倍数法表示色度。即,将工业废水按一定的稀释倍数,用水稀释到接近无色时,记录稀释倍数,以此表示该水样的色度。
2. 干扰及消除
如测定水样的真色,应放置澄清取上清液,或用离心法去除悬浮物后测定;如测定水样的表色,待水样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沉降后,取上清液测定。
仪 器
(1) 取100—150mL澄清水样置烧杯中,以白色瓷板为背景,观测并描述其颜色种类。
(2) 分取澄清的水样,用水稀释成不同倍数,分取50mL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管底部衬一白瓷板,由上向下观察稀释后的水样的颜色,并与蒸馏水相比较,直至刚好看不出颜色,记录此时的稀释倍数。
备注:
“真色”是指去除浊度后水的颜色。“表色”是指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
(三) 悬浮固体的测定——重量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重量法测定城市污水中的悬浮固体。
本标准适用于排人城市下水道污水和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的悬浮固体。 当试料体积为100mL时,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5mg/L。
2. 方法提要
悬浮在样品中的非溶解性固体能被酸洗石棉层截留,从而以重量法测得。
3. 试料和材料
均使用分析纯和蒸馏水。
3.1盐酸:ρ=1.19g/mL。
3.2酸洗石棉。
3.3石棉浮液的制备。
取15g酸洗石棉(3.2条),放入烧杯,加300mL水搅和,待较粗的石棉纤维沉下后,倒出上层浮液至玻璃瓶中,重复进行三次,所得石棉浮液贮于瓶中备用。余下较粗的石棉液贮于另一玻璃瓶中。
若无酸洗石棉,可取未处理石棉15g用水湿润后,加入20mL盐酸(3.1条),在沸水浴加热12h,抽滤,并用热水洗涤后备用。
4. 仪 器
4.1 30mL细孔瓷坩埚。
4.2 真空泵。
4.3 吸滤瓶。
4.4 干燥箱。
4.5 分析天平:感量0.1mg。
5. 样 品
测定悬浮固体的样品采集要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6. 分析步骤
6.1 石棉层的铺垫。
取30mL细孔瓷坩埚置于吸滤瓶上,倾入较粗的石棉浮液,慢慢抽滤成1~2mm厚的石棉层,然后倾入细石棉浮液,用水洗涤,直至洗出液中不含有石棉纤维为止。正确铺好的石棉层,使滤下的水流不成一连续直线,而是形成间断而密集的水滴。
6.2 空坩埚的称重
将铺好石棉层的坩埚,在105℃干燥1h后,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以上,取出后立即称重。再次烘干、冷却、称重直至达到恒重(即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5mg)。
6.3 试料。
量取100mL实验室样品作为试料。估计悬浮固体大致含量,可适当增加或减少试料体积。
6.4 过滤。
将称重过的坩埚置于吸滤瓶上,用水稍加湿润。将试料的上层清液先 行过滤,然后将下层浑浊液倾入坩埚过滤,并用少量水洗涤容器数次,一并过滤。
6.5 坩埚与悬浮物固体总重的称量。
操作同6.2条
7. 分析结果的表述
悬浮固体的浓度C以mg/L表示,按下式计算:
m2—m1
C = —————×1000×1000
V
式中 m1——坩埚的质量(g);
m2——坩埚与悬浮固体的总质量(g);
V——试料体积(mL)。
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四) 总固体的测定——重量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重量法测定城市污水中的总固体。
本标准适用于排入下水道污水和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总固体的测定。
方法提要
将样品混合均匀,移入已恒重的蒸发皿于水浴上蒸干,放在103∽105℃干燥箱内烘至恒重,增加的质量为总固体。
3.仪 器
3.1 瓷蒸发皿:直径90mm,容量100mL。
3.2 电热恒温水浴锅。
3.3 干燥箱。
3.4 分析天平,感量0.1mg。
4.样 品
测定总固体的样品要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5.分析步骤
5.1 将瓷蒸发皿在103∽105℃烘1h后,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再次烘30min,冷却,称重至恒重(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5mg)。
5.2 将样品充分摇匀,立即取出50+0.5mL全部移入已恒重的瓷蒸发皿(若总固体量小于2.5mg,取100+0.5mL试料),置水浴上蒸干(水浴面不可接触皿底)按5.1条烘干、冷却和称重,直至恒重。
6.分析结果的表述
总固体的浓度C(mg/L)用下式计算:
m2—m1
C=————×1000×1000
V
式中 m1——蒸发皿质量(g);
m2——蒸发皿与总固体的质量(g);
V——试料体积(mL)。
(五) 油的测定——重量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重量法测定城市污水中的油。
本标准适用于排入城市下水道污水和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油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含油在5mg/L以上的样品。不受油的品种限制,所测定的油不能区分矿物油,动、植物油。
2. 方法提要
以硫酸酸化样品,用石油醚从样品提取油类,蒸发去除石油醚,再称其重量,此方法测定的是水中可被石油醚提取的物质的总量。
3. 试料和材料
均用分析纯试剂。
3.1 石油醚,沸程30~60℃。
3.2 无水乙醇。
3.3 无水硫酸钠。
3.4 50%(V/V)硫酸溶液。将硫酸(H2SO4,ρ=1.84g/mL),缓缓倒入等体积水中。
4. 仪 器
4.1 分析天平。
4.2 干燥箱。
4.3 电热恒温水浴锅。
5. 样 品
定量采集100~500mL样品于清洁干燥的玻璃瓶内,此瓶用洗涤剂清洗,勿用肥皂水洗,为了保存样品,采样前,可向瓶里加入硫酸(每1000mL样品加2.5mL硫酸)使pH小于2,低于4℃保存,常温下,样品可保存24h。
6. 分析步骤
6.1 将采集的样品全部作为试料倒入500或1000mL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溶液(3.4条)5mL,用25mL石油醚洗采集瓶后,倾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2min,并注意打开活塞放气,静置分层。水相用石油醚重复提取2次,每次用量25mL,合并3次石油醚(有机相)提取液于锥形瓶中。
6.2 向石油醚提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3.3条)脱水,轻轻摇动,至不结块为止。加盖,放置0.5~2h。
6.3 用预先以石油醚洗涤过的滤纸过滤,收集滤液于经烘干恒重的1000mL蒸发皿中。
6.4 将蒸发皿置于65+1℃水浴上蒸发至近干。将蒸发皿外壁水珠擦干,置于烘箱中,在65℃烘1h,放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重。
7. 分析结果的表述
油的含量C(mg/L)按下式计算:
m2-m1
C=————×1000×1000
V
式中 m1——蒸发皿和油的总质量(g);
m2——蒸发皿的质量(g);
V——试料体积(mL)。
(六)CODcr的测定——重铬酸钾法测定(GB11914-89)
(一)、概述
1、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2、干扰及其消除
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2000mg/L以下,再行测定。
3、方法的适用范围
用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用0.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5-50mg/L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二)、仪嚣、试剂
1、仪器
①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②加热装置:电热板或变阻电炉
③50mL酸式滴定管
2、试剂
①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2O7: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②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罗啉(C12H8N2.H20), 0.695g硫酸亚铁(FeS0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
③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FeSO4]2•6H2O≈0.1mol/L]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到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摇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0.2500 × 10.00
C [(NH4)2Fe(S04)2]= ————————
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Ⅴ——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
④硫酸-硫酸银溶液:于2500mL浓硫酸中加入25g硫酸银。放置1-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如无2500mL容器,可在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
⑤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三)、步骤
(1) 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注:1、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体积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1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否变成绿色。如溶液显绿色,再适当减少废水取样量,直至溶液不变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废水样分析时应取用的体积。稀释时,所取废水样量不得少于5mL,如果化学需氧量很高,则废水样应多次稀释。
2、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时,应先把0.4g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20.00mL废水(或适量废水稀释至20.00mL),摇匀。以下操作同上。
(2)冷却后,用80mL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3)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4)测定水样的同时,以20.00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试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计算:
(Ⅴo-ⅤL)×C×8×1000
CODcr(O2,mg/L)=————————————
V
式中,C一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o一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mL);V1,一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mL);V一水样的体积(m1);8一氧(1/4O2)摩尔质量(g/mol)。
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个实验室分析COD为150mg/L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统一分发标准溶液,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4.3%;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5.3%。
注意事项:
(1)使用0.4g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0mg,如取用20.00mL水样,即最高可络合2000mg/L氯离子浓度的水样。若氯离子浓度较低,亦可少加硫酸汞,以便保持硫酸汞:氯离子=10:1(W/W)。若出现少量氯化汞沉淀,并不影响测定。
(2)水样取用体积可在10.00-50.00mL范围之间,但试剂用量及浓度需按表7-1进行相应调整,也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表 水样取用量和试剂用量表
水样体积 (mL) 0.2500mol/L K2Cr2O7溶液 (mL) H2SO4-Ag2SO4溶液 (mL) HgSO4
(g) FeSO4(NH4)2SO4 (mol/L) 滴定前总体积 (mL)
10.0 5.0 15 0.2 0.050 70
20.0 10.0 30 0.4 0.100 140
30.0 15.0 45 0.6 0.150 210
40.0 20.0 60 0.8 0.200 280
50.0 25.0 75 L.0 0.250 300
(3)对于化学需氧量小于50mg/L的水样,应改用0.025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回滴时用0.01mol/L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4)水样加热回流后,溶液中重铬酸钾剩余量应为加入量的1/5-4/5为宜。 ,
(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检查试剂的质量和操作技术时,由于每克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理论CODcr为1.176克,所以溶解0.4251克邻苯二甲酸氢钾于重蒸馏水中,转入1000mL容量瓶,用重馏水稀释至标线,使之成为500mg/L的CODcr标准溶液。用时新配。
(6)CODcr的测定结果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每次实验时,应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标定,室温较高时尤其应注意其浓度的变化。
(七)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BOD5)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各类有机物。当其污染水域后,这些有机物在水体中,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破坏水体中氧的平衡,使水质恶化。水体因缺氧造成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
水体中
水体中所含的有机物成分复杂;难以一一测定其成分。人们常常利用水中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消耗的氧,来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生化需氧量即属于这类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化需氧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稀释接种法。
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水样,采集时应充满并密封于瓶中。在0~4℃下进行保存。一般应在6h内进行分析。若需要远距离转运。在任何情况下,贮存时间不应超过24h。
概述
1. 方法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此生物氧化全过程进行的时间很长,如在20℃培养时,完成此过程需100多天。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于20+1℃培养5d,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以氧的毫克/升(mg/L)表示。对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数工业废水,因含较多的有机物,需要稀释后再培养测定;以降低其浓度和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稀释的程度应使培养中所消耗的溶解氧大于2mg/L,而剩余溶解氧在1mg/L以上。为了保证水样稀释后有足够的溶解氧,稀释水通常要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或通入氧气),使稀释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稀释水中还应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营养盐和缓冲物质(磷酸盐、钙、镁和铁盐等),以保证微生物生长的需要。对于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在测定BOD5时应进行接种,以引入能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当废水中存在着难于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剧毒物质时,应将驯化后的微生物引入水样中进行接种。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BOD5大于或等于2mg/L,最大不超过6000mg/L的水样。当水样BOD5大于6000mg/L,会因稀释带来一定的误差。
仪器
(1) 恒温培养箱(20℃+1℃)。
(2) 5-20L细口玻璃瓶。
(3) 1000-2000mL量筒。
(4) 玻璃搅棒,棒的长度应比所用量筒高度长200mm。在棒的底端面定一个直径比量,筒底小、并带有几个小孔的橡胶板。
(5) 溶解氧瓶,250mL到300mL之间,带有磨口玻璃塞并具有供水封用的钟形口。本法与国标GB7488-87等效。
(6) 虹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
试剂
1. 磷酸盐缓冲溶液;
将8.5g磷酸二氢钾(KH2PO4)21.75g硅酸氢二钾(K2HPO4)33.4g七水合磷酸二氢钠(Na2HPO4•7H2O)和1.7g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的pH应为7.2。
2. 硫酸镁溶液
将22.5g七水合硫酸镁(Mg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3. 氯化钙溶液
将27.5g无水氯化钙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4. 氯化铁溶液
将0.25g六水合氯化铁(FeCl3•6H2O)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5. 盐酸溶液(0.5mmol/L)
将40ML(P=1.18g/mL)盐酸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6. 氢氧化钠溶液(0.5mol/L)
将2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7. 亚硫酸钠溶液(1/2Na2SO3=0.025mol/L)
将1.575g亚硫酸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不稳定,需每天配置。
8. 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
将葡萄糖(C6H12O6)和谷氨酸(HOOC-CH2-CH2-CHNH2-COOH)在103℃干燥1h后,各称取150m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内并稀释至标线,混合均匀。此标准溶液临用前配制。
9. 稀释水
在5-20L玻璃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控制水温在20℃左右。然后用无油空气压缩机或薄膜泵,将吸入的空气先后经活性碳吸附管及水洗涤管后,导入稀释水内 气2-8h,使稀释水中的溶解氧接近于饱和。停止 气亦可导入适量纯氧。瓶口盖以两层经洗涤凉干的纱布,置于20℃培养箱中放置数小时,使水中溶解氧含量达8mg/L左右。临用前每升水中加入氯化钙、氯化铁溶液、硫酸镁溶液、磷酸缓冲溶液各1mL,并混合均匀。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其BOD5应小于0.2mg/L。
10. 接种液
可选择以下任一方法,以获得适用的接种液。
(1) 城市污水,一般采用生活污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昼夜,取上清液供用。
(2) 表层土壤浸出液,取100g花园或植物生长土壤,加入1L水,混合并静置10min。取上清供用。
(3) 用含城市污水的河水或湖水。
(4)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
(5) 当分析含有难于降解物质的废水时,在其排污口下游3-8km处取水样作为废水的驯化接种液。如无此种水源,可取中和或经适当稀释后的废水进行连续暴气,每天加入少量该种废水,同时加入适量表层土壤或生活污水,使能适应该种废水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当水中出现大量絮状物,或检查其化学需氧量的降低值出现突变时,表明适用的微生物已进行繁殖,可用做接种液。一般驯化过程需要3-8d。
11. 接种稀释水
分取适量接种液,加入稀释水中,混匀。每升稀释水中接种液加入量为:生活污水1-10mL,或表层土壤浸出液20-30mL,或河水,湖水10-100mL。接种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BOD5值以在0.3-1.0mg/L之间为宜。接种稀释水配制后应立即使用。
步骤
1. 水样的预处理
(1) 水样的pH值若超出6.5-7.5范围时,可用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节pH近于7,但用量不要超过水样体积的0.5%。若水样的酸度或碱度很高,可改用高浓度的碱或酸液进行中和。
(2) 水样中含有铜、铅、锌、镉、铬、砷、氰等有毒物质时,可使用经驯化的微生物接种液的稀释水进行稀释,或提高稀释倍数以减少毒物的浓度。
(3) 含有少量游离氯的水样,一般放置1-2h,游离氯即可消失。对于游离氯在短时间不能消散的水样,可加入 去之。其加入量由下述方法决定。取已中和好的水样100mL,加入1+1乙酸10mL,10%(m/v)碘化钾溶液1mL,混匀。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亚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由亚硫酸钠溶液消耗的体积,计算出水样中应加亚硫酸钠溶液的量。
从水温较低的水域或富营养化的湖泊中采集的水样。可遇到含有过饱和溶解氧,此时应将水样迅速升温至20℃左右,在不满瓶的情况下,充分振摇,并时时开塞放气,以赶出过饱和的溶解氧。从水温较高的水域或废水排放口取得的水样,则应迅速使其冷却至20℃左右,并充分振摇,使与空气中氧分压接近平衡。
2. 不经稀释水样的测定
溶解氧含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少的地面水,可不经稀释,而直接以虹吸法,将约20℃的混匀水样转移入两个溶解氧瓶内,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不使产生气泡。以同样的操作使两个溶解氧瓶充满水样后溢出少许,加塞。瓶内不应留有气泡。其中一瓶随即测定溶解氧,另一瓶的瓶口进行水封后放入培养箱中,在20+1℃培养5d。在培养过程中注意添加封口水。从开始放入培养箱算起,经过五昼夜后,弃去封口水,测定剩余的溶解氧。
3. 需经稀释水样的测定
(1) 稀释倍数的确定: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下述计算方法,供稀释时参考。地面水,由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与一定的系数的乘积,即求得稀释倍数,见表7-2。
表7-2:高锰酸盐指数与一定系数的乘积求得的稀释倍数
高锰酸盐指数(mg/L) 系数
〈5 -
5-10 0.2、0.3
10-20 0.4、0.6
>20 0.5、0.7、1.0
工业废水,由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来确定。通常需作三个稀释比。使用稀释水时,由COD值分别乘以系数0.075、0.15、0.225,即获得三个稀释倍数。
使用接种水时,则分别乘以0.075、0.15、0.25三个系数。
(2) 稀释操作:一般稀释法
按照选定的稀释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于1000mL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匀水样,再引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800mL,用带胶版的玻璃小心上下搅匀。搅匀时勿使搅棒的胶版露出水面防止产生气泡。按不经稀释水样的测定相同步骤,进行装瓶、测定当天溶解氧和培养5d后的溶解氧。另取两个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装满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作为空白试验。测定5d前后的溶解氧。
计算
1. 不经稀释直接培养的水样
BOD5(mg/L)=C1-C2
式中,C1——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C2——水样经5d培养后剩余溶解氧浓度(mg/L)。
2. 经稀释后培养的水样
(C1-C2)-(B1-B2)f1
BOD5(mg/L)=————————————
f2
式中,B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前的溶解氧(mg/L);
B2——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后的溶解氧(mg/L);
f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的比例;
f2——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注:f1、f2的计算
例如培养液的稀释比为3%,即3份水样,97份稀释水,则f1=0.97,f2=0.03。
注意事项:
(1)为检查稀释水和接种液的质量,以及化验人员的操作水平,可将20mL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用接种稀释水稀释至1000mL,按测定BOD5的步骤操作。测得BOD5的值应在180-230mg/L之间,否则应检查接种液、稀释水的质量或操作技术是否存在问题。
(2)水样稀释倍数超过100倍时,应预先在容量瓶中用水初步稀释后,再取适量进行最后稀释培养。
(八) 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天然水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溶解氧的饱和含量和空气中氧的分压、大气压力、水温有密切关系。清洁地面水溶解氧一般接近饱和。由于藻类的生长,溶解氧可能过饱和。水体受有机、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使溶解氧降低。当大气中的氧来不及补充时,水中溶解氧逐渐降低,以至趋近于零,此时厌氧菌繁殖,水质恶化。废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取决于废水排出前的工艺过程,一般含量较低,差异很大。
1、 方法的选择
测定水中溶解氧常采用碘量法及其修正法和膜电极法。清洁水可直接采用碘量法测定。水样有色或含有氧化性及还原性物质、藻类、悬浮物等干扰测定。氧化性物质可使碘化物游离出碘,产生正干扰某些还原性物质可把碘还原成碘化物,产生负干扰,有机物(如腐植酸、丹宁酸、木质素等)可能被部分氧化,产生负干扰。所以大部分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必须采用修正的碘量法或膜电极法测定。
水样中亚硝酸盐氮含量高于0.05mg/L,二价铁低于1mg/L,采用叠氮化钠修正法。此法适用于多数污水及生化处理出水;水样中二价铁高于1mg/L,采用高锰酸钾修正法;水样有色或有悬浮物,采用明矾絮凝修正法,含有活性污泥悬浊物的水样,采用硫酸铜-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
膜电极法是根据分子氧透过薄膜的扩散速率来测定水中溶解氧,方法简便、快速、干扰少,可用于现场测定。
2、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水样常采集到溶解氧瓶中;采集水样时,要注意不便水样曝气或气泡残存在采样瓶中。可用水样冲洗溶解氧瓶后,沿瓶壁直接倾注水林或用虹吸法将细管插入溶解氧瓶底部,注入水样至溢流出瓶容积的1/3-1/2左右。
水样采集后,为防止溶解氧的变化,应立即加固定剂于样品中,并存于冷暗处,同时记录水温和大气压力。
概述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出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化硫酸钠溶液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仪器
250-350mL溶解氧瓶
试剂
1)硫酸锰溶液:称取480g硫酸锰(MnSO4•4H2O或364gMnSO4•H2O)溶于水,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水中,另称取150g碘化钾(或135gNaI)溶于2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应不呈蓝色。
3)1+5硫酸溶液
4)1%(m/v)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不冲稀至100mL。冷却后,加入0.1g水0.4g氯化钠防腐。
5)0.025mol(1/6K2Cr2O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于105-110℃烘干2h并冷却的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6.2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使用前用0.025mo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
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0mL水和1g碘化钾,加入10.0mL 0.025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mL 1+5硫酸密塞,摇匀。于暗处静置5min后,用待标定的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用量。
计算 10.00×0.02500
M=————————
V
式中,M-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7)硫酸,ρ=1.84
步骤
1、 溶解氧的固定
用吸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锰溶液、2mL碱性硫化钾溶液,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数次,静置。待棕色沉淀物降至瓶内一半时,再颠倒混合一次,待沉淀物下降到瓶底。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
2、 析出碘
轻轻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mL硫酸。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放置暗处5min。
3、 滴定
吸取100.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了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
计算
M×V×8×1000
溶解氧(O2,mg/L)=
100
式中,M-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mol/L),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精密度和准确度
经不同海拔高度的4个实验室分析于20℃含饱和溶解氧6.85-9.09mg/L的蒸馏水,单个实验室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0.3%,分析含4.73-11.4mg/L溶解氧的地面水,单个实验室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0.5%。
注意事项
1)如果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如游离氯大于0.1mg/L时),应预先于水样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去除。即用两个溶解氧瓶各取一瓶水样,在其中一瓶加入5mL 1+5硫酸和1g碘化钾,摇匀,此时游离出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刚褪,记下用量(相当于去除游离氮的量)。于另一瓶水样中,加入同样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摇匀后,按操作步骤测定。
2)如果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可分别用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至中性后测定。
(九) 氨氮的测定——容量法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容量法测定城市污水中的氨氮。
本标准适用于排入城市下水道污水和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氨氮的测定。
本方法测定氨氮的检测限为0.2mg/L。
2. 方法原理
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调节后进行蒸馏,蒸馏释放出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再以甲基红亚甲蓝混合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硫酸溶液滴定。
3. 试剂
均用分析纯试剂和无氨蒸馏水。
3.1硫酸标准滴定液C(1/2H2SO4)=0.1mol/L。
稀释浓硫酸用碳酸钠进行标定(见附录A)。
3.2硫酸标准滴定液C(1/2H2SO4)=0.02mol/L。
稀释硫酸用标准滴定液(11.1条)使用。
3.3混合指示剂。
称取0.1g甲基红及0.05g亚甲蓝,溶于100mL乙醇中。
3.4碳酸钠。
4. 分析步骤
4.1空白试验。
用250mL水代替样品,按4.3~4.4条操作。
4.2试料
如果已知样品中氨氮的大致含量,可按下表选择试料体积。
表1
氨氮浓度
(mg/L) 试料体积
(mL) 氨氮浓度
(mg/L) 试料体积
(mL)
〈10
10~20 250
100 20~50
50~100 50
25
4.3蒸馏。
量取试料于500mL蒸馏瓶中,如果溶液非中性,可用氢氧化钠(1mol/L)和硫酸(1mol/L)调节至中性,然后加水至300mL,放入玻璃珠数粒,加10mL磷酸盐缓冲溶液。吸收瓶内加入50mL硼酸溶液并滴加2滴混合指示(3.3条)。导液管插到吸收液液面下。加热蒸馏,馏出液约200mL时停止蒸馏。
4.4滴定。
用硫酸标准滴定液(3.1条)或(3.2条)滴定吸收液,滴到溶液由绿色刚转至紫色为止。紫色的深浅与滴定空白作对照。
5. 分析结果的表述
氨氮的含量CN(mg/L)用下式计算:
V1—V2
CN=————×C×14.01×1000
V0
式中 V0——试料的体积(mL);
V1——滴定试料时所消耗的硫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
V2——空白滴定时所消耗的硫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
C——硫酸的标准浓度(mol/L);
14.01——氮原子的摩尔质量(g/mol)。
附录A 硫酸标准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补充件)
浓度:(1/2H2SO4)=0.1mol/L。
配置:每升水中加入2.8mL浓硫酸。
标定:在锥形瓶中用50mL水溶解约0.1g精确至0.002g经180℃和烘干1h的无水碳酸钠(Na2CO3)(3.4条),摇匀,加入3~4滴甲基橙指示剂。在25mL滴定管中加入待标定的硫酸溶液,用该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碳酸钠溶液,直至溶液由黄色转至橙红色为止,记下读数。同时用50mL水做空白。
被标定的硫酸浓度按下式计算:
m×1000
C=——————
53×(V1-V0)
式中 m——无水碳酸钠溶液时所消耗硫酸的体积(mL);
V1——滴定无水碳酸钠溶液时所消耗硫酸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时所消耗硫酸的体积(mL);
53——1mol无水碳酸钠(1/2Na2CO3)的质量(g/mol)。
(十) 总氮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蒸馏后滴定城市污水中的总氮。
本标准适用于排入城市下水道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总氮的测定。
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总氮0.2mg/L。
当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氮含量为10mg/L时回收率为69~83%,大于10mg/L时,本方法误差较大,可改用分别测定凯氏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计算总氮。
总氮浓度较低时,可取蒸馏液作纳氏比色法测定。
2. 方法原理
总氮包括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样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氮用锌硫酸还原成硫酸铵;有机氮以硫酸铜作催化剂经硫酸消解后,转变成硫酸铵。在碱性条件下蒸馏释放出氨,吸收于硼酸溶液中,最后用标准硫酸溶液滴定。
3. 试剂和材料
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及无氨蒸馏水。
3.1无氨蒸馏水。
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浓硫酸进行重蒸馏,或用离子交换法,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来制取。无氨水贮存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内,每升中加10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已利保存。
3.2锌粉。
3.3锌粒。
3.4硫酸(H2SO4,P=1.84g/mL)。
3.5硫酸铜-硫酸钠混合溶液。
称取4g硫酸铜(CuSO4.5H2O)及20g硫酸钠(Na2SO4),溶于100mL水中。
3.6 2%(m/v)硼酸(H3BO3),溶于1000mL水中。
3.7 50%(m/v)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400g氢氧化钠(NaOH)溶于800mL水中。
3.8 硫酸标准滴定液:C(1/2H2SO4)=0.10mol/L。
稀释硫酸(3.4条),用碳酸钠进行标定(见附录A)。
3.9硫酸标准滴定液:C(1/2H2SO4)=0.02mol/L。
将硫酸标准滴定液(3.8条)稀释使用。
3.10 混合指示剂。
称取0.1g甲基红及0.05g亚甲蓝,溶于100mL酒精中。
4. 仪器
4.1 500mL凯氏烧瓶和500W电炉。
4.2 1000mL全玻璃蒸馏器和300W电炉(见图1)。
5. 样品
样品在采集后应及时测定。如不能立即测定,应于每升样品中加入1mL硫酸(3.4条),4℃下贮存。
6. 分析步骤
6.1空白试验。
用100mL水,按第6.3~6.4条操作。
6.2试料体积的选择。
如果已知样品中氮的大致含量,可按下表选择试料体积。
总氮浓度CN
(mg/L) 试料体积
(mL) 总氮浓度CN
(mg/L) 试料体积
(mL)
〈10
10~20 250
100 20~50
50~100 50
25
7.3 量取试料于500mL凯氏烧瓶内,若试料不足100mL,用水稀释至100mL,加1G锌粉(3.2条),5mL硫酸铜硫酸钠混合液(3.5条)及10mL浓硫酸(3.4条),待锌粉反应完(约10min),加热消解至消解液透明呈蓝绿色,继续消解20~30min。待消解液冷却后,将其转移至蒸馏烧瓶中,加水使溶液体积为200mL左右,另在1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硼酸溶液(3.6条),并滴加2滴混合指示剂(3.10条),用来吸收馏出液,导液管插至吸收液面下。再往蒸馏瓶中投入2粒锌粒(3.3条),立即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mL氢氧化钠溶液(3.7条),并用洗瓶吹洗分液漏斗,关闭活塞加热蒸馏。待吸收液变色后继续蒸馏20~30min。
6. 4用硫酸标准滴定液(3.9条)或(3.8条)滴定吸收液,滴到溶液由绿色刚转至紫色为止,紫色的深浅与滴定的空白作对照。
7. 分析结果的表述
总氮的含量CN(mg/L)用下式计算:
V1-V2
CN= ————×C×14.01×1000
V0
式中 V0——试料的体积;
V1——滴定试料时所消耗的硫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
V2——滴定试料时所消耗的硫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
C——滴定用的硫酸标准滴定液的精确浓度(mol/L);
14.01——氮原子的摩尔质量(g/mol)。
附录A 硫酸标准滴定液的配置和标定
(补充件)
浓度:C(1/2H2SO4)=0.1mol/L。
配置:每升水中加入2.8mL浓硫酸。
标定:在锥形瓶中用50mL水溶解约0.1g精确到0.002g经180℃烘干的无水碳酸钠(Na2CO3),摇匀,加入3~4滴甲基橙指示剂。在25mL滴定管中加入待标定的硫酸溶液,用该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硫酸钠溶液,直至溶液由黄色刚转至橙红为止,记下读数,同时用50mL水做空白滴定。
被标定的硫酸浓度按下式计算:
m×1000
C=——————
53×(V1-V0)
式中 m——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V1——滴定无水碳酸钠的溶液时所消耗硫酸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时所消耗硫酸的体积(mL);
53——1mol无水碳酸钠(1/2Na2CO3)的质量(g/mol)。
(十一)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抗坏血酸还原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抗坏血酸还原法测定城市污水中的总磷。
本标准适用于排入城市下水道污水和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总磷的测定。
1.1 测定范围。
本方法测定磷(P)的浓度范围为0.03∽2mg/L。
1.2 干扰。
六价铬存在将使结果偏低,浓度为1mg/L时大约低3%,浓度为10mg/L时低10∽15%。
2. 方法原理
水中磷酸盐与钼酸铵形成磷钼酸盐,被抗坏血酸还原成钼蓝,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颜色的深浅与磷含量成比例。
3. 试剂和材料
均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硫酸(H2SO4,ρ=1.84g/mL)。
3.2 高氯酸(HCLO4,ρ=1.67g/mL)。
高氯酸是易爆物,务必遵守爆炸物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3.3 抗坏血酸。
3.4 50%(V/V)氨水溶液。
取50ML浓氨水用水稀释到100mL。
3.5 20%(V/V)硫酸溶液。
取20mL浓硫酸加入水中稀释到100mL。
3.6 2.5%(m/v)钼酸铵酸性溶液。
将2.5g钼酸铵溶解在100mL C(1/2H2SO4)=0.1mol/L的硫酸溶液中。用时现配。
3.7 硫酸溶液:C(1/2H2SO4)=20mol/L。
取55.6mL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稀释到100mL。
3.8 磷贮备溶液。
磷酸二氢钾(KH2PO4)于105℃干燥,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取0.2195+0.0002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此贮备液1mL含0.5mg磷。
3.9 磷标准溶液。
移取磷贮备液(3.8条)10.0mL,用水稀释至500mL,此溶液1mL含0.010mg磷。
3.10 0.5%(m/v)酚酞乙醇溶液。
称取0.5g酚酞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
4. 仪器
4.1 100mL凯氏烧瓶。
4.2 分光光度计。
注:所有玻璃容器都要先用热的稀盐酸浸泡,再用水冲洗数次,绝不能用含有磷酸盐的商品洗涤剂来清洗。
5. 样品
样品采集后,需低温保存或加1mL硫酸(3.1条)保存,含磷量较少的样品,除非处于冷冻状态,否则不要用塑料瓶贮存,以防磷酸盐吸附磷酸盐吸附在瓶壁上。
6. 分析步骤
6.1 空白试验。
取20.0mL水按6.2.1∽6.2.4条进行操作。
6.2 测定。
6.2.1 取20.0mL实验室样品作为试料,移入100mL凯氏烧瓶中,如试料不到20mL用水补足,加入硫酸(3.1条)及高氯酸(3.2条)各1mL, 凯氏烧瓶口盖上小漏斗,放到通风橱内的电热炉上,加热30min至1h,直到冒白烟,溶液呈无色为止,冷却后定容至50mL。
6.2.2 取出25mL(或适量)消解液放入50mL比色管中,加1滴酚酞指示剂(3.10条),用氨水(3.4条)调节到微红,用水稀释至45mL左右。
6.2.3 加入1mL硫酸溶液(3.7条)再加2mL钼酸铵溶液(3.6条)摇匀后加约0.1g抗坏血酸,摇动使之溶解,定容到50mL。
6.2.4 把比色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热5min,冷却至室温。在670nm波长下,用10mm比色皿,用水作参比,测定吸光度。
6.2.5 用测定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得到校正吸光度。
6.3 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7只100mL凯氏烧瓶,分别加入磷标准溶液(3.9条)0、2.00、4.00、8.00、12.00、16.00、20.00mL按6.2条操作,其中消解液取25mL,以校正吸光度为纵坐标,各点对应浓度0、0.20、0.40、0.80、1.20、1.60、2.00mg/L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7. 分析结果的表述
总磷含量CP(mg/L)用下式计算:
50 2500
CP=C×——————=C×————
V2 V1V2
V1×———
50″
式中 C——用校正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磷(P)浓度(mg/L);
V1——试料体积(mL);
V2——取消解液的体积(mL);
50——显色溶液定容体积(mL);
50″——消解液定容体积(mL)。
8. 精密度
实验室内分析含磷盐100mg/L的加标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3.72%,平均回收率为97.2%。
快速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r)
一、 概述
1、原理
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热回流一定时间,重铬酸盐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值。
2、干扰及其消除
主要干扰物是氯离子,一般氯化物的干扰可使结果偏重铬酸钾高,故应在回流前先加入硝酸银和硫酸铬钾,并增加硫酸银的用量,以抑制氯离子干扰。
3、适用范围
用0.025mol/l(1/6K2Cr2O7)浓度的重铬酸钾可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方法使用硫酸-磷酸介质,回流时间为10min,适用于氯离子浓度低于3000mg/l的水样。
二、 仪器、试剂
1、 仪器
⑴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
⑵加热装置:电炉或电热板
⑶50ml、25ml酸式滴定管
2、试剂
⑴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2O7= 0.025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⑵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罗啉(C12H8N2•H2O),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
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 Fe(SO4)26H2O≈0.050 mol/l:称取19.7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
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到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摇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C[(NH4)2 Fe(SO4)2]=
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⑷消解液:2%Ag2SO4-H2SO4-H3PO4,即将20g Ag2SO4(A•R)溶于500ml H2SO4(A•R)中,加入500 ml H3PO4(A•R),混匀。
⑸硝酸银溶液:50% AgNO3,将50 g AgNO3溶于100 ml水中,放置到125 ml棕色试剂瓶中。
⑹硫酸铬钾溶液:18%CrK(SO4)2•12H2O,将18 gCrK(SO4)2•12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使其全部溶解,放置到125ml试剂瓶中。
三、 操作
1、 分析方法流程
10.00ml水样于锥形瓶加试剂1 试剂1:50% AgNO3,0.5ml
18%CrK(SO4)2•12H2O,0.5ml
混匀,加试剂2 试剂2:0.025mol/l (1/6K2Cr2O7),5.0 ml
加3~4粒防爆玻璃珠接回流 试剂3:2%Ag2SO4-H2SO4-H3PO4,
装置,加试剂3 35 ml
混匀,加热回流10min 开始沸腾时计时
冷却,稀释 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 加水稀释至溶液总体积大约为140 ml
滴定 加入2~3滴试亚铁灵,用0.050 mol/l
(NH4)2 Fe(SO4)26H2O滴定至褐色即为终点
2、 空白试验
用10.00 ml蒸馏水代替,以同样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3、 计算
COD(mg/l)=
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V1—滴定空白时消耗硫酸亚铁铵的体积(ml)
V2—滴定水样时消耗硫酸亚铁铵的体积(ml)
四、 结论
COD快速法测定具有很高的精密度,而且与2h回流法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方法使用硫酸-磷酸介质、重铬酸钾反应体系,回流时间为10 min,适用于COD值大于50 mg/l,氯离子浓度低于3000 mg/l的水样。COD快速测定法采用了无汞盐分析技术,以银盐和铬(Ⅲ)试剂代替汞盐作为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抑制剂,对COD值低且氯化物含量较高水样的测定是简单而有效的,在测定结果上优于2h回流法。
注:本方法参考《环境污染与防治》第17卷第3期,“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法的研究”一文。
快速法测定生化需氧量
一、 概述
现行国标BOD测定方法需时5天,不够迅速及时。为克服BOD测定需时较长的缺点,近年来采取提高温度来缩短分析周期的研究从未间断过。本章节从理论上分析了增温法测定BOD的可行性,并计算出不同培养温度下,消耗等同于BOD5的有机物量所需的培养时间。试验选用的培养温度为32℃,相应培养时间为2天,计作BOD232。
二、 温度对BOD测定的影响
BOD的测定过程与微生物的增长速率有关,而微生物地增长速率与
生化反应又是相适应的。在培养瓶内微生物增长速率除与培养时间相关外,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三、 增温法快速测定BOD的理论依据
1、 BOD反应动力学
BOD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表明,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的变化十分接近
于单分子反应,在实际上可认为具有一级反应的性质。因此
dL/dt=-k’1•L……⑴
式中k’1为BOD反应耗氧的速度常数,负号表示反应物的减少。积分式⑴得 lnL=-k’1•t+C 当t=0时,L=La 得 lnL=-k’1•t+ln La
L= La exp(-k’1•t)……⑵
若用累积耗氧量来表示t日内消耗的氧量,则式⑵也可表示为:
BOD t= La(1-e-k1’• t) 或 BOD t= La(1-10-k1• t)(k1=0.434 k’1)
……⑶ 式中La为第一阶段BOD。
由式⑶可知,对某种有机废水,若La与k1可知,则BOD t便可通过计算获得。但k1与La也不是恒定的常数,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可求得k1、La与温度的关系式。
⑴k1与温度的关系 k1(T)= k1(20)•θT-20……⑷
式中:k1(20)——20℃时的耗氧常数
k1(T)——T℃时的耗氧常数
θ——温度系数,一般采用1.047
⑵La与温度的关系 La(T)= La(20)[0.02T+0.6]……⑸
式中: La(T)——T℃时的第一阶段BOD
La(20)——20℃时的第一阶段BOD
可见任何时间t的BODt是可以计算的;由于k1与La都与温度有关,故在不同培养温度下消耗相同量有机物所需的时间将是不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