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性污泥法水处理调试方案
调试方案
本工程土建、电气、设备、管道施工(安装)结束,施工现场清理干净后进行调试
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 资料的准备:本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资料、设计变更、施工记录、各机电设备的说明书等资料要齐全。
(2) 全面检测设备,排除隐患
(3) 对各类设备、盘柜表面进行全面清洗
二、调试
(1)单机空载
对机电设备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调整风机、水泵的正反转。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能否独立控制。
(2)联机空载
自动控制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工艺系统各机构的动作是否正确、灵敏、可靠
(3)带负荷运转
调整曝气系统阀门,使布气均匀
检查各机电设备是否有异常现象。显示数据是否与设计相符
各设备能手动、自动系统独立控制
(4)运转结束后,应做以下工作
断开电源和其他动力电源
消除压力和负荷(放水)
检查和旋紧各紧固件
处理试运行中曝漏出的问题并清理现场
整理运行记录
三、接种细菌方案
本工程采用接触氧化工艺来处理该生活污水,即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化解为无机物,从而使废水达标排放。因此,培养成熟的生物膜是工艺调试的关键。
(1)培菌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设计单位、生产单位的说明书,操作管理手册等相关技术资料。
检查整个系统的装备,熟悉工艺管线,各构筑物、设备的功能,提升泵及机电设备的位置。
在管线上表明流动方向。
检查自控系统等;
清除施工时遗留在池内的碎石、电焊条、水泥等杂质。
池子渗漏性检查,加注清水或河水观察有无渗漏,如有则立即修补。
调试及联动试车,在无渗漏后可将各设备在清水中试运行,同时检查管道阀门的泄漏,风机水泵的正反转,曝气系统布气的均匀性。
(2)培养菌种的环境条件
具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细菌才能繁殖、生长。对活性微生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有温度、酸碱度、营养物质和溶解氧等。
①温度:5~25℃
②pH值:6.0~9.0
③营养物质:C:N =100:5:1
④溶解氧:2~3mg/l
(3)菌种培养
该工程菌种培养可采用直接培菌。
检测源水中的污染指标是否符合活性污泥法的适应范围,营养物质是否充足,如不符合者作适当调整。
系统进入生活污水,闷曝(只曝气不进水)24小时后即可连续进水。进水量从小到大逐渐连续运行一周即可见生物膜并逐渐增至所需厚度。为加快培菌过程,可增加培菌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投加高浓度粪便污水以提高营养物质浓度以缩短培菌时间。另外,在培菌初期,膜尚未形成,控制曝气量,使之低于正常运行曝气量。 |
顶一下
-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