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造园水法浅比

[复制链接]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7 10:3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2 中西造园水法艺术比较 2.1 艺术起源比较   在法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师附带设计的,而中国造园艺术是在诗人、画家手里成长起来的。法园起源于果园菜地,中国园林来源于苑囿。由此,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西方园林理水有浓厚的建筑味,形式显得非常重要,严谨而实用,而中国园林理水在人工营造中倒体现出真正自然的味道,重视意境,其最为重要的功能是怡情,其手法偏于感性而不易把握。 2.2 形式特点比较   台湾学者吴森在《比较哲学与文化》一书中认为:“西方文化三大支柱:科学、法律、宗教;中国文化两大支柱:道德、艺术。”其中最显著的差异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对比。科学和艺术最主要的差别,就是科学重精密的分析,准确的数量和遵循固定的程序和法则;艺术重直觉的体会,正如《文心雕龙》所说“文无定法,神而明之”。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特点反映在造园水法上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追求自然、直觉体会,讲究自然、含蓄、蕴藉、不尽之意。“俯视池水,弥漫无尽,聚而支分,去来无踪,盖得力于溪口、湾头、石矶之巧于安排,以假象逗人,桥与步石环池而筑,犹沿明代布桥之惯例,其命意在不分割水面,增支流之深远。至于驳岸有级,出水留矶,增人浮水之惑,而亭、台、廊、榭无不面水,使全园处处有水可依。”   在鲜明的文化特色影响下,西方的艺术渗入了科学性,例如讲求比例尺度等艺术法则,以枫丹白露大花圃为例,“水渠和喷泉、盘式涌泉等等都取消了;花园变得十分简洁,线条十分单纯。……在中央挖了一个水池,大约60m宽,有四个绣花植坛围着它,只用L和M这两个国王和王后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做装饰题材,其他什么都没有。但是,水池与花圃之间的比例多么妥帖,整个花圃充满了宁静、肃穆和美。” 2.3 情趣倾向比较   我国文化偏重于“求静”,“我国传统园林用水,以静为主,清·许周生筑园杭州,名“鉴止水斋”,命意在此,原出我国哲学思想,体现静以悟动之辩证观点。” 相对于西方园林丰富充沛的表现,中国造园家追求的是返朴归真、淡中求趣以及“山池天然,丹青淡剥,反觉逸趣横生”(童寯《江南园林志》)   相对于我国“求静”、“淡中求趣”的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种强烈的求动、求变的文化,意大利人极喜户外活动,在园中水处理手法中,也考虑了这种需求,最典型的是朗特别墅(Villa Lante)花园里的石桌:桌子中央流淌着一槽清水,贵族们饮宴之时,在槽里给酒降温,槽中还飘着盛开胃小菜的碟子,有船形的、水禽形的。为增加游嬉功能还设计出水风琴、水剧场、机关水嬉等新奇玩意,最能发挥水的动势的是各种各样的喷泉,利用水的落差造成水的流动、喷薄、飞溅以及水的音乐是意大利园的拿手好戏。 3 中西造园水法哲学比较 3.1 中西自然观在造园水法中的反映   易卜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自然是有生命的,视自然为有生命的机体,而生命都体现出曲线式的律动,不是冷冰冰的几何形的点、线、面、体。不但有生命,还有高级的生命活动——感情,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清,水之美者”;“情,心之美者”;“晴,日之美者”。情的本质——关心、顾念、珍惜(西文为:Wonder, Concern),中国人对自然的感情就是这样的,我们不以敌视自然、高于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我们在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可以把自然看作是主体,人是被动、受自然支配和影响的,这就是一种可逆性思维。我国很早就有山水文化,魏晋时期就形成一个高潮,以谢灵运、李白、徐霞客为代表的热爱自然,赞美自然,融入自然的感情左右着我们的园林设计,其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而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视自然为无生命的物质,在中世纪之前,基督教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险的一面,“他们对于野蛮感到厌烦了,正如我们对文明感到厌烦一样”(《比利牛斯山游记》)。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参观了意大利阿尔比(Villa Albi)别墅后这样评价其审美取向:“不许自然有自由,一切都矫揉造作……人对无生命的东西毫无兴趣:他不能承认它们有灵魂和它们自己的美,他只把它们当作为达到他的目的而使用的仆从;它们的存在只不过给他的活动当作背景……树木、水、自然风光,如果要参与到这戏剧里来的话,它们必须人化,必须失去它们天然的形状和性格,失去它们的野性、拘束性和荒僻的外貌,而要尽可能地把它们弄成男男女女们聚会的地方:客厅、府邸里的大厅或者神气活现的殿堂。”这段评论淋漓尽致地揭示了西方一种典型的自然观,即使不是惟一的一种。   在两种不同倾向之下,中西传统园林一个侧重于模仿,极尽能力去艺术地再创造出泉、潭、溪涧、瀑布等自然景观,提倡和谐(平和、美);一个侧重于改造,推崇发展(竞争、力),追求人的能力的最大发挥与创造(见彩页)。中西传统园林水景由此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 3.2 中西水法哲学及实践理论比较   中国造园水法受到风水等一些传统理论的影响,古人认为:“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方地势高亢为“天门”,东南方低下为“地户”。风水家观水则认为水来自西北,流向东南为佳,“抱水”——宅前池塘或河流,呈半月状或环抱状,抱水的作用被认为是可使基址之地生气凝聚而不散泄,这些理论直接影响了传统园林理水在水形、走向、聚散等方面的处理。另外,“一池三山”的神仙思想对传统园林也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大型园林设计直接附会池中设岛的格局,例如西湖小蓬莱、中南海的瀛台,更重要的是强化了中国园林有山必有水的山水相依的模式关系。   西方园林的水法无论在理论上也相当成熟而丰富,并且更加科学、更加具有操作性。法国古典主义造园理论家布阿依索在《论依据自然和艺术的原则造园》一书中这样论述水在园林中的作用:“尤其是河里的流水和盘式喷泉上喷着的水,它们带来的运动和活力是花园最有生气的灵魂。……最大的水面是最美的,不过,最好不要因它的开阔而使其余的水面失色。”论及河溪时,他认为还是小一点好,起到装饰点缀两岸的作用,并用卵石和砂子铺底,这样一来水面清澈,可以欣赏里面的游鱼。至于水渠,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事实上法国园中水渠以直线及规则的曲线居多)。另外他还提出一种水渠、水池与植栽花坛、花圃交叉融合的新形式,可以用水渠将花圃划分为各式图案的格子,可以将水池、花坛杂错间置,甚至在商迪府邸的花园里,全部用水池代替植物花坛,创造出“水的花圃”这样造成的形式及构图的更多变化,成为西方园林水法的另一特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清啦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7 14:13:03 | 只看该作者
4 中西造园水法在当代的融合及趋向 4.1 传统水法的继承与发扬   在经历了意大利园、法国园、英国自然风致园这三个阶段以后,西方园林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自然风致园的路子走下去,融入意大利园、法国园的一些造园手法和造园要素,纯粹的意大利园和法国园几乎没有了,除非是出于保护、恢复遗迹的考虑。纵观西方园林发展,有一个由规则式向自由式的演变过程,同时由于在风格追求、设计理念上的相似,从17世纪起英国园就受到中国园林的影响(1772年《东方造园艺术泛论》在欧洲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并产生英中式园林。布朗是英国造园家中第一个重视水的作用的,他设计的园林常以湖泊为园子的中心,追求明亮开阔、宁静亲切的感觉,为形成各种各样的湖泊,不惜修筑闸坝以提高水位。在园林设计的实践中他们还发展了一种叫“HaHa”的人工沟渠(见彩页),将园林的边界化为无形,并延伸了景观视野,类似于我国园林中利用水来借景并增加空间的层次,使空间更加深远。英式园的不少设计理念与中国园林思想相契:认为蜿蜒活泼的曲线比整饬的直线要美,因为它“道法自然”。蒲柏提出了“产生差异,起好奇心,隐藏边界”的观点,颇合我国园林“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做法,有这样一个思想上共通的基础才有了18世纪英国园林掀起的中国热,才有了“中国风”和“英中式”园林。而在中国,西方园林水法的引进早在圆明园中已有优秀的实例,中西园林的相互借鉴也从此开始(见彩页)。   随着生态意识的提高,中西方在自然观上越来越接近,中西园林设计理念在融合渗透。这种中西融合反映在近期国内园林建设上,就是出现越来越多综合中西园林设计要素及手法的园林作品。例如广州翠湖山庄底层园林,有竹丛与圆形水幕喷泉的结合,有源于意大利的跌落水池与三叠泉的融合,有罗马式的水广场与英国自然风致园的岸线处理。 4.2 传统中的分离与创造——现代水景艺术   中西传统园林到现代都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变,首先是私家园林基本已成为过去,而被公共园林及景观环境设计所取代。园林中的水法也转化为现代水景艺术,被运用于各种公共及私密空间。在中国,水景最多运用于住宅区园林化室外空间设计,在创作手法上多是相对汲取东西方造园手法与要素,基本上是对古典园林的模仿与微缩;而在西方国家,除了私人拥有的花园水景在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在形式和艺术方面有很大发展之外,公共场所的水景设计更受重视,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道亮丽风景,融入更多现代设计手法及理念,注重创意与构思,蕴涵了更多人性的、自然的思索。   现代水景的设计是对传统园林理水艺术的继承以及现代环境景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庭园水景和公共空间的小品水景两类。现代水景设计既有对传统理论及方法的继承,也突破了传统理水的形式及内涵,体现出现代环境艺术的成就,体现了现代人的哲理思考、精神状态、生态及人文关注,运用了许多现代技术、材料,创造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水景形态。在现代水景设计中,技术的重要性在增加,某种程度上水景是以各种设计及技术手段去体现水的特性,是液态的立体艺术、雕塑艺术,每种水的营造都和建造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例如太阳能喷泉、音控喷泉水景中现代材料不锈钢、玻璃的应用等等。

4万

积分

1万

金钱

1万

帖子

王者水师

板凳
发表于 2015-3-22 20:40:5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奉献这么好的文章,收藏学习了,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7 02:43 , Processed in 0.17104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