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yorub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污水处理入门的那些玩意

  [复制链接]

9704

积分

954

金钱

268

帖子

黄金水师

421
发表于 2011-12-23 10:24: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oruba 于 2011-10-31 14:26 发表 厌氧缺氧好氧本质差别: 厌氧:无分子氧,无化合态氧(H2O例外,下同) 缺氧:无分子氧,有化合态氧 好氧:俩玩意都可以有,但至少要有前者 有人讲要按照0.2、0.5、2.0的DO来区分,我说这叫胡闹。 为什么 ...
同意余版,。微生物包裹在絮体中,有实验显示当曝气池内DO=2mg/L时,直径为500um的生物絮凝中心的DO仅有0.1mg/L,因此0.2,0.5仅是控制经验,而不能作为区分标准
清啦

165

积分

-2

金钱

23

帖子

初级水师

422
发表于 2011-12-26 08:58:18 | 只看该作者
、沉降比与污泥指数(SVI)的关系 SVI= SV/MLSS(g/L) 运行管理人员可以沉降比作为指导运行的主要参数,首先,因为它具有操作简单、历时短的特点;其次,运行管理人员、工艺工程师可以通过测量污泥沉降比随时观察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过程,了解活性污泥特性,掌握活性污泥量,判断曝气池工艺运行情况,为工艺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由此控制污水处理效果。   由测量污泥沉降比的过程,可以直接了解污泥絮凝、沉淀性能的好坏。当SVI值在80-120之间,此时污泥呈褐色、絮状,沉淀性能良好;当SVI值小于80时,说明污泥泥龄过长或有机物含量过低,此时污泥细碎,颜色发黑,活性不好;当SVI值大于120时,污泥过于松散,呈浅褐色,沉淀性能较差;另外,污泥沉降比测量结束后,通过观察量筒中污泥放置多少时间后上浮,可以判定曝气池的供氧情况。如污泥在静沉放置3-4小时后仍不上浮,呈褐色,证明活性污泥性状较好,曝气供氧充分;如静沉2小时左右污泥上浮,呈黑色,说明污泥厌氧,曝气池供氧量不足。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4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09:4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9# 的帖子

您想表达什么呢?????

1万

积分

315

金钱

31

帖子

铂金水师

424
发表于 2011-12-27 16:04:47 | 只看该作者
仁见仁,智见智。个从感觉不在细,粗点掌握就可以。理论交给个大家都研究,本科就是知道咋用就行,要是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更好,搞不清楚个人觉得也没什么。

9646

积分

188

金钱

152

帖子

黄金水师

425
发表于 2011-12-27 22:26:10 | 只看该作者



余版,我们公司快要放年假了,15天。但是两个串联的UASB让我很是不放心啊。放假期间停止进水是不是要加营养啊?如果加要加多少啊?循环是否要打啊?每级UASB都是800方的。还请余版不吝赐教。。
努力工作,不忘充电。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4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3:43:27 | 只看该作者

答网友mmxuesuqin问:

厌氧池投加填料可以强化除磷吗? ------------------------------------------------------------------ 传统生化除磷工艺,利用的是活性污泥法中的PAOs,它的除磷原理是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好氧状态下过量吸收磷。只有当它完整的经历两个状态,并最终以剩余污泥的形式与水分离,才能有效地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 在传统AO工艺中,PAOs跟随悬浮的好氧活性污泥不断地经历厌氧-好氧的过程和新生污泥-排放污泥的过程,可以满足上述条件。但是在填料法中,细菌要求被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导致微生物存在空间固定,这样只有通过时间上的方法才能实现厌氧好氧的交替过程,就是间歇曝气了。 另一方面,生物膜法“污泥龄”较长,剩余污泥量很少,而生物除磷的本质就是磷随泥走,所以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 最后一点特殊的,传统的A池,一般用潜水搅拌机等保持泥水混合,防止短流;加入填料后,严重阻碍水的流动,难免不带来污泥淤积,水力短流等现象。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4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3:4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1# 的帖子

工作三年,一般是一个分水岭,成为技术骨干,还是碌碌无为,可见一斑了。 环保这个行当,目前粗放的很,不正规的很,所以导致了从业者大部分只能应付简而粗的活~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4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3:5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2# 的帖子

配水和实际水质是有很大差异的,实际中通过配水来解决问题的还真么见过。 一般而言就是停车,做好防冻措施,来年二次启动即可。 当然启动会有个过程,这是必须的,就如同配水到实际水也得有个过程一样。

344

积分

71

金钱

26

帖子

初级水师

429
发表于 2011-12-28 16:09:53 | 只看该作者
看标题与内容差别好大 现在书的作用偏向于工具,用的时候找得到就好

9646

积分

188

金钱

152

帖子

黄金水师

430
发表于 2011-12-28 18:0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5# 的帖子




我们这夜间气温也只有0度左右,结冻应该不用担心的。如果采用每天循环两个小时可不可以啊?
努力工作,不忘充电。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4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20:22: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z0909 于 2011-12-28 16:09 发表 看标题与内容差别好大 现在书的作用偏向于工具,用的时候找得到就好
说说差在哪?我讲的都是入门的那些玩意呀 用的时候能找到,这已经超出平均水平了。多数人,都不知道有什么书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4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20: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7# 的帖子

我建议还是彻底休眠,不需要循环。必要性不大,也没什么明显的益处的

9646

积分

188

金钱

152

帖子

黄金水师

433
发表于 2011-12-29 22:1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9# 的帖子

好的余版,我会慎重考虑您的建议的。
努力工作,不忘充电。

13

积分

0

金钱

25

帖子

小小水师

434
发表于 2012-1-2 14:1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的帖子

很赞同15楼仁兄的见解,唯有自己经历了才能有效的说明这个可行性到底是多少

783

积分

39

金钱

66

帖子

青铜水师

435
发表于 2012-1-3 09:26:46 | 只看该作者
温习下 。。。。。。。。。

3078

积分

196

金钱

296

帖子

黄金水师

436
发表于 2012-1-3 22:42:18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余版: 废水是精制棉废水,类似于造纸黑液。 处理工艺是调节池,普通厌氧池(HRT 40h),UASB(HRT 24h),缺氧(HRT 10h),好氧(HRT 36h),絮凝。 调节池COD2000—3500,硫酸盐1000—2500。经过一级厌氧后COD降了10%左右,硫酸盐降了30—50%。经过UASB后,COD去除率也只有20%左右。 你也看到了,厌氧的去除率太低是主要问题。两个厌氧共计停留了两天多,COD确只降了30%左右。我现在采取的办法是将缺氧出水回流至调节池。 余版,对此情况,你有何高见。

5781

积分

55

金钱

101

帖子

企业用户

437
发表于 2012-1-5 10:42:21 | 只看该作者
maaaaaaaaark一下

3万

积分

646

金钱

482

帖子

王者水师

小半个污师

QQ
438
发表于 2012-1-5 17:3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oruba 于 2011-12-17 21:45 发表 厌氧滤池这个简单,填料上挂生物膜,不暴起就完了。这是一种很古老的工艺了... 传说下面这个图就是,不过看不出啥来 我和李清照奶奶是老乡
哈哈,谢谢讲解! 百度了下,李清照是章邱的。

1万

积分

177

金钱

191

帖子

铂金水师

439
发表于 2012-1-7 14:05: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呀
天将降大任于环保工作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9646

积分

188

金钱

152

帖子

黄金水师

440
发表于 2012-1-9 16:17:04 | 只看该作者
余版,最近领导给了个项目写方案,制药废水的,COD一百万,BOD六十万,一级排放标准。我现在想问下前段应该选什么工艺啊?
努力工作,不忘充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6 13:12 , Processed in 0.218300 second(s), 5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