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城市供水水源藻类高发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解岳 陈霄 黄廷林 阴沛军 韩宏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天津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摘要 天津市城市供水水源含藻量变化的季节特征较为明显,高值多出现在水温较高的夏秋季(一般为7~9月);高藻期原水含藻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高藻期持续时间逐年延长。检测分析结果表明I藻类高发期主要以蓝藻为主,占藻类重量的71%~91%,优势种为微囊藻属的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其藻类高发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氮、磷、水温和光照,对4种杀藻剂杀藻效果的实验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更为适宜。
关键词 藻类高发 富营养化 微污染水源水
天津市城市供水水源主要来自于桥水库,早在20世纪80年代环保等部门曾对于桥水库的富营养化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判定其水质呈中富营养状态8。随着工农业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日益增多,于桥水库的污染日趋加重。近几年夏季藻类过度繁殖,最高时达11725.7万个/L(2000年)。尽管各水厂的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准(GB5749–85)的要求,但大量藻类的繁殖使水厂的处理负荷和处理难度增大,生产成本提高.本文对2003年西河水源地高藻期藻类进行了监测,在此基础上结合近5年的水源水质资料,对源水藻类高发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对化学杀藻剂的杀藻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期为源水藻类的控制和水处理过程高效去除藻类提供依据和指导。
1水源水藻类高发基本特征
藻类高发时间及含藻量湖泊、水库等水域中藻类繁殖后。其数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值时,便会对水源水质和净水工艺带来影响。这类源水可简称为高藻水,一般资料认为,水中含藻量大于100万个’/L的原水,就可以称为高藻水.而目前相当部分的水源水在藻类高发期藻类的数量远远超过该限值,往往大于1000万个/L,
1998~2001年天津市芥园水厂水源地的水质检测数据(图1)表明:原水含藻量变化的季节特征较为明显,高值多出现在水温较高的夏秋季.1998年集中于8~9月,这两个月的平均水温为26.6℃,1999年集中于7~9月%此时的平均水温为27.5℃,2000年集中于6~10月,平均水温为26。3℃,2001年集中于7~11月,平均水温22。3℃。藻类高发持续时间呈逐年延长趋势。1998年与1999年藻类高发持续时间分别为2个月和3个月。而2000年与2001年都增加到5个月。
从图1可以看出,高藻期水源水含藻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998年8-9月份原水含藻量平均值分别为1246。35万个’/L和1028。1万个/L,1999年这两个月份含藻量略有增加,分别为1952。7万个/L和1149。7万个/L。2000年和2001年同期含藻量猛增至5000万个/L左右。是1998年的5~6倍。并且2000年出现了11725.7万个/L的含藻量最大值(图1未标出).
高藻期持续时间的延长及含藻量的提高。反映出近年水源水质污染在不断加剧,这无疑成为影响水厂处理工艺和供水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1.2藻类高发时的群落组成及优势种群
笔者于2001年对西河水源地表层原水进行了藻类种属鉴别与统计#通过对水样的显微观察鉴定。
共观察到浮游藻类6门8纲14目25科46属(见表1).其中蓝藻门12属,绿藻门21属,硅藻门13属,裸藻门,金藻门和甲藻门出现几率较小且种属较少,均为1属.原水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楔形藻、胶球藻、颤藻、鱼腥藻、平裂藻等。出现频率较高的硅藻有直链藻、小环藻、菱形藻、脆杆藻、桥弯藻、舟形藻等。出现频率较高的绿藻有栅列藻、盘星藻、小球藻、鼓藻等。
表2列举了原水中的藻类种群结构和数量,明显可见,高藻期原水中的藻类以蓝藻为主,所占藻类总数最高和最低比例分别为91%和70%,其中的优势种属为微囊藻属,尤其是在10月6日,原水中的蓝藻几乎全部为微囊藻,所占蓝藻比例高达97%.另外,据显微观察鉴别,优势种属微囊藻属主要为铜绿微囊藻与水华微囊藻,它们皆有伪空泡,能调节藻体的升降。因此能适应藻量大,透明度差的水体而大量繁殖#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于桥水库藻类的优势种属蓝藻.硅藻型,高藻期为蓝藻,主要的优势种为微囊藻。这与上世纪8年代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表明;水体中蓝藻门的微囊藻属等大部分种属能产生藻毒素。藻毒素是有毒藻类的代谢产物,饮用水中藻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已成为近期关注的热点。目前天津市尚缺乏水源水中藻毒素含量的监测资料。但考虑到藻类高发期均有微囊藻、鱼腥藻、楔形藻和颤藻等有毒藻类出现。有时微囊藻高达7%。因此不排除在个别情况下水中存在藻毒素的可能性。当然,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分析测定和实验研究。
1.3 藻类高发时pH值.浊度等水质指标的变化
藻类高发期间,源水水质监测结果与同年其他月份相比,浊度.pH.藻类数量等水质指标随着蓝藻数量的剧增有较大变化,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大量繁殖和生长,消耗了水中的CO2,影响了水中的碳酸平衡,导致水体酸度降低,引起pH值上升.以1999年为例,原水pH值在3月份和12月份(低藻期)分别为8.22和8.16.而9月份(高藻期)平均值达到8.93.根据1998~2001年源水水质监测资料,浊度随藻类数量变化较大,低藻期浊度一般低于20NTU,而藻类高发期水质浑浊,一般为50NTU左右,有时甚至高达100NTU以上.
对1998~2001年每月的藻类数量’(y.万个/L)与月平均浊度(x.NTU),作相关和回归分析,得出它们间的相关系数r=0.7320回归方程为y=138.86x-367.06经统计检验p<0.005,说明源水藻类数量与浊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另外,藻类的急剧增殖,对水中有机物等指标的变化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2 环境因素对藻类繁殖的影响
藻类的生长受水中氮;磷;光照强度;温度;水体pH值;浑浊度;溶解氧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水体中藻类数量和优势藻中的季节性变化.研究发现,天津市城市供水水源水中高浓度的N 及较低的N 比值(N/P 9:1),28-32℃的水温条件,500-1000lx的光照条件以及8-9.5pH值条件,有利于微囊藻的繁殖,是造成藻类高发期以蓝藻’微囊藻,为优势藻种的主要原因。
2.1 氮;磷的影响
微囊藻无固氮能力,水体中高浓度的N和P对藻类高发起着关键作用。一般认为水体中N 类的浓度分别达到0.2和0.05mg/L时,藻类就会大量滋生.监测结果表明;天津市源水中总磷;无机氮的浓度一直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夏季总磷可达0.06~0.07mg/L最高可达0.108mg/L,无机氮可达2.5mg/L,超过藻类大量繁殖的N 类浓度限值,为藻类的大量繁殖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另外,有研究指出,水中藻毒素主要是由于水源水中含N 尤其是P引起的。就铜绿微囊藻而言,其毒株的生长较为缓慢,但随氮;磷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可见,控制水体中的氮;磷含量至关重要。
2.2 温度的影响
温度是引起藻类高发及决定藻类高发种类的一个重要因Krugr和Eloff研究了温度对微囊藻生长的作用,指出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8~30.5℃.最低为10℃最高为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利用滇池湖水所作的温度对微囊藻生长影响的室内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微囊藻的比增长率在25–30℃时最大,超过35℃比增长率急剧下降,表现出较强的高温阻碍.也就是说,中等温度比较适宜微囊藻的生长.天津市的高温期出现在6–9月,水温在22–28℃左右,是适合微囊藻生长和大量繁殖的温度。事实上,该季节也正是天津市城市供水藻类高发季节。
2.3 光照的影响
对微囊藻比增长率与照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微囊藻在光照强度为500–1000lx时比增长率能达到最大值.天津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813h较高的光照强度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其中7月份为最高,充足的光照给藻类高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藻类的繁殖跟多种因素有关,除自然因素外,和水体受污染的情况有密切关系,近几年来,天津市城市供水水源藻类高发严重程度逐年加重,其原因和控制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3高藻期化学杀藻试验研究与分析比较
针对天津市城市水源的藻类高发问题,对高藻期水源表层水进行了四种杀藻剂—硫酸铜.高锰酸钾.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杀藻现场实验研究.实验期间,原水中的藻类数量为(1000–4000)万个/L.实验是在5个容积为18L的聚氯乙烯方形无盖实验槽(有效尺寸200mm×200mm×450mm)中进行的.在4个实验槽中的15L源水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杀藻剂(其中一个实验槽内不加杀藻剂作为对照)置于室外阳光照射处,作用时间24h,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于原水水质和藻类数量变化的随机性,对不同水源化学杀藻效果相差较大。在该实验条件下,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四种杀藻剂对藻类的平均去除率依次是:高锰酸钾(适宜投量0.88mg/L平均去除率88%>硫酸铜1.5mg/L 71%>次氯酸钠3.0mg/L 51%>过氧化氢4.0mg/L 35.3%).四种药剂耗费从低到高依次为:高锰酸钾0.068元/m3>硫酸铜0.078元/L>过氧化氢0.200元/m3>次氯酸钠0.300元/m3.另外,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硫酸铜去除微囊藻水华会引起胞外藻毒素MCLR浓度的提高,高锰酸钾处理蓝藻释放的MCLR相对较少,而且高锰酸钾对细胞外毒素消除效果好,1mg/L高锰酸钾接触30min对MCLR的去除率可达95%。因此,对于处理藻类高发期间以有毒蓝藻为优势的天津市城市水源水而言,高锰酸钾是较为适宜的杀藻剂。当然,对于该水源水不同杀藻剂对藻毒素释放的影响还应作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4结论
天津市城市供水水源含藻量的季节特征较为明显P高值一般出现在水温较高的夏秋季的7~9月份;高藻期原水含藻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高藻期持续时间呈逐年延长趋势.
高藻期共检出浮游藻类6门8纲14目25科46属,其中蓝藻门12属,绿藻门21属P硅藻门13属;藻类高发由蓝藻大量生长引起,优势种为微囊藻属的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
高锰酸钾、硫酸铜、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四种杀藻剂的杀藻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藻类高发期间以有毒蓝藻为优势的天津市水源水,高锰酸钾是较为适宜的杀藻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