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猴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高浓度氨氮废水物化处理工艺[内含蒸氨塔图纸]

[复制链接]

327

积分

75

金钱

34

帖子

初级水师

121
发表于 2007-10-22 15:56:3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会就是清华大学的专利吧?
清啦

6190

积分

-1

金钱

280

帖子

黄金水师

122
发表于 2007-10-26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斜孔塔板是清华大学开发的,在蒸氨中有运行,如济钢。我个人认为这个塔板实际运行效果一般。操作弹性不会太好。

327

积分

75

金钱

34

帖子

初级水师

123
发表于 2007-10-26 16:25:4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操作弹性不强这个肯定了. 可能这个塔板只是用来提高汽液接触面积而已,传统精馏塔塔板对加固体氢氧化钙而言只能说是噩梦,填料塔蒸固液混合物也不太好吧.

4万

积分

195

金钱

5777

帖子

王者水师

吃饱睡觉

124
发表于 2007-10-27 18:09:57 | 只看该作者
工厂应该改进工艺,用可替代原料. 尽量实现清洁生产. 这样的话N_NH4总会降不少的吧,

262

积分

4

金钱

43

帖子

初级水师

125
发表于 2007-10-31 20:04:12 | 只看该作者



向各位大虾表示感谢!对于焦化废水,真是开了眼了!眼泪汪汪的,说什么好呢?

2550

积分

3

金钱

199

帖子

白银水师

126
发表于 2007-11-1 14:51: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资料哦!

8965

积分

1265

金钱

450

帖子

黄金水师

笨笨

QQ
127
发表于 2007-11-1 15:57:39 | 只看该作者

氨氮废水物化处理

基本原理 废水中的NH3-N存在形态分NH4+与NH3两种,二者随PH值的变化而相互转化,其反应式如下: NH4++OH- NH3↑+H2O 在不同PH条件下,水中NH3占总氨氮的比值见下表:(水温为25℃) PH =5 PH =6 PH =7 PH =8 PH =9 PH =10 PH =11 PH =12 0.0056% 0.0555% 0.5525% 5.26% 35.71% 84.74% 98.23% 99.82% 在调整PH至11以上后,如何将NH3从液相中移出即克服NH3向溶解度方向迁移的推动力是氨氮去除效率的关键。一般吹脱法采用填料切割的方式用空气将氨吹出液相,由于气液平衡的限制,因而去除效率不高,尤其冬季气温低时无任何效果,且不宜用石灰调PH值,否则造成填料结垢堵塞,用NaOH调PH值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过高。 高分散除氨专利技术通过巨幅提高单位体积废水总表面积的方式大幅提高NH3从液相向气相迁移的总量,再用适量空气将NH3带出体系,因而以十分经济的方式高效率除氨,而且冬季运行效果良好。 某省科学技术厅对高分散除氨进行了技术成果鉴定,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去除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可全天候运行等技术优势。 工艺流程 碱、絮凝剂 氨回收系统 酸 ↓ ↑ ↓ 氨氮废水→PH调整池→沉淀池→高分散除氨器→PH调节池→排放或后续处理 ↓ 污泥处理系统 应用领域 1、 石化、化工、农药、医药、钢铁、焦化等行业的中、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 2、 城市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去除; 3、 低浓度的氨氮废水除氨处理; 性能参数 •氨氮含量可降至15mg/L以下,也可根据项目要求,降至100mg/l等合适浓度范围; •含氨尾气排放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对COD、BOD均有一定程度的去除,减少后续生化处理负荷或达标排放。 •对原水的氨氮没有严格要求,去除效果可达99%以上,处理级数根据原水水质及处理目标要求确定,可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98-1996)的一级标准。 技术特点 (1) 氨氮去除效率高,可达99%以上; (2)运行成本低,低于2000mg/l的氨氮废水吨水处理成本为2~4元; (3) 受温度影响小,全天候运行; (4) 操作稳定性好,运行维护简单; (5)适用范围广,各种浓度的氨氮废水均能很好处理。 高分散氨氮吹脱塔

8965

积分

1265

金钱

450

帖子

黄金水师

笨笨

QQ
128
发表于 2007-11-1 17:23:18 | 只看该作者

高分散去除溶液中氨氮的方法

一种经济有效的从溶液中分离去除氨氮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石化、钢铁、纺织等氨生产或使用氨产品或有氨氮废水排出的企业,也可用于市政污水及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在需要将氨从液相中分离的其它领域,本方法也有广泛的适用性。 背景技术 氨氮对于人类的危害是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带来水体水质的恶化。而产生含氨氮废水的行业又特别的广泛。如石油化工的合成氨企业,催化剂厂,钢铁行业的焦化生产企业,及氨生产或使用氨产品的行业;同时有机物的厌氧发酵过程中也会产生氨氮,在城市生活污水、垃圾渗透滤液中也存在氨氮处理的问题。 根据含氨氮溶液的浓度与流量情况可分为下列几种工况:
类别浓度范围 mg/L 流量范围 m3/h 目前的处理方法处理 效果运行成本典型行业
高浓度>10000 0-100 汽提法合成氨厂的淡液蒸馏等
中高浓度10000-2000-500 吹脱法不好高且冬季水温低 时基本无效果 合成氨厂、催化 剂厂等
低浓度 <200 0-1000或更大 生物法 生活污水
现有的去除溶液中氨氮的方法很多,如交换法、吸附法、汽提法、吹脱法、电容法、电解法、液膜法、化学沉淀法、氧化法、氯化折点法、湿式氧化法和微生物法等等。涉及该主题的文献数千篇,专利文件数百篇。这些方法均有其优缺点与技术适用范围的局限性,大部分原理可行,而实际应用成本太高或工程上应用有问题,其真正在工业上应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汽提法;(2)生物法;(3)吹脱法。 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具有流量小、浓度高的特点,由于氨作为一种资源的可回收利用,加上水量小的特点,通常采用汽提的方法处理,即利用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的原理,通过提高水的温度,把氨从液相中赶出,同时将氨气体回用或吸收制成铵盐产品,既变废为宝,又可抵消一部分处理费用,因而在合成氨工艺中排出的高浓度氨氮的废水通常采用汽提法处理。 低浓度的氨氮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等,具有低浓度大流量的特点,其NH3-N浓度通常在30-50mg/L,一般采用生物脱氨氮工艺处理,由于污水中有碳源,因此处理成本及处理效果都还可以满足要求,但随着NH3-N浓度的提高,运行成本将大幅增加。因为去除1公斤氨氮需要4.73公斤02,而去除1公斤的BODs只需要0.7-1.2公斤02,而氧气是靠曝气或鼓风供给,因而需要更高的能耗。工程经验表明,当污水中NH3-N上升至70mg/L时,需要碳源浓度280mg/L以上,而一般生活污水BOD在150-250mg/L,因而需要添加碳源(如甲醇),从而导致处理成本的大幅增加。因此,用生物法处理一般希望NH3-N浓度在100mg/L以下。需要指出的是,当NH3-N浓度超过150mg/L时,常规的微生物生长将受到很大的抑制,因而去除效果较差,例如垃圾渗滤液NH3-N浓度在500-2500mg/L左右或更高,采用生物法效果就很不理想,这也就是国内外垃圾渗滤难以处理的关键症结所在。 中高浓度废水主要来自垃圾渗滤液、石油化工等行业,具有中高浓度中等流量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用汽提法、蒸汽耗量太大,回收氨的价值不高,有好的处理效果但经济性极差;用生化法处理既无技术可行性又无经济可行性,因此目前通常采用吹脱法进行处理。 吹脱法(见图1,吹脱工艺流程图)是用于脱除水中溶解氨气,即将外供气体(载气)通入吹脱塔内,使之与原水(吹脱前进水)充分接触,使水中溶解氨气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氨的目的,常用空气作为载体。吹脱法将原水加碱调PH至11以上,水中离子态铵NH4+转化为NH3分子,在吹脱塔内,原水分散颗粒状水滴或薄膜状水流,液相中NH3向气相中转移,再用鼓风机送入的空气将NH3带出吹脱塔。 吹脱塔是在塔内装置一定高度的填料层,原水从塔顶喷下,沿填料表面呈薄膜状或点滴状向下流动,空气由塔底鼓入,呈连续相由下向上与水逆流接触,塔内水相和气相沿塔高连续变化。吹脱法的缺点是除去效率低(常温下一般40—60%),容易在塔内的填料中生成水垢堵塞水气通道,使吹脱效率降低,更换和清洗频繁。同时冬季水温较低情况下,由于NH3溶解度较高而使吹脱法去除效率非常低,若加热则运行成本就过高。一般吹脱法处理后的出水氨氮浓度在200-500mg/L,未达到排放标准,所以还需要稀释后再结合生化法处理。由于其气水比太高,因此能耗就高,一般处理成本在11元/m3以上。因而对于中高浓度含氨氮污水,目前国内外尚未开发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方法。虽然环保要求高,但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发生矛盾时,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以牺牲一定的环境效益为代价,因此大部分企业或直排承受罚款,或采取吹脱法貌似处理了而效果不佳,这并非我们的企业无心治理,实际原因是没有好的方法治理,技术水平限制了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英国申请专利GB2383034A(弃权)处理含氨液体的方法是:调碱液体从园柱体容器的中心成伞面状喷出,水流打到容器的壁上,空气或氮气从园柱体的切线方向进入使气液形成旋流状,气体从容器的上部出去,液体沿容器的壁内向下流出。该专利特别强调气流切线进入形成旋流状,容器一定要园柱体且体内无其他阻碍物。 本高分散技术去除溶液中氨氮的方法及其装置,具有去除效率高,费用低,维护量小的优点。 本方法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分散去除溶液中氨氮的方法,用碱性物质调溶液的PH值,分散溶液使气液接触面增大,溶液中氨氮逸出液面进入气相中,脱去氨氮的分散雾粒重新聚集,其特征在于:用碱性物质(如石灰、氢氧化钠等)将原溶液的PH值调至10以上,经混合后加压,其特征是:通过液体分散器或喷咀将原溶液在气体中分散成雾状液粒。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雾状液粒的粒度在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在本法中,分散的粒度越细,除氨的效率越高,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液体雾化技术,只要将液体分散成微米甚至纳米级雾粒,将十分有利于NH3向气相中的转移,从而大幅度提高氨氮的去除效率状向下流动,空气由塔底鼓入,呈连续相由下向上同水逆流接触,塔内水相和如上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雾化直接在大气中完成;或在容器内完成,容器内通入载气,使容器内的气体流通,带走溶液中逸出的含氨气体,或抽真空的方式将分离出的NH3带出容器。外供气体有一个将分离出的NH3带出系统的功能。本方法的气体可以用空气或氮气,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气体物质;虽然采用了用气体将分离出的NH3带出系统的措施,但也可不用气体而采用抽真空等合适的方式将分离出的NH3带出系统,同样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方法的雾化装置的分散器或喷咀在大气中或在雾化室中的安装位置、喷雾的角度、以及多喷头的排列方式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 本方法克服了现有除氨技术汽提法、吹脱法、生物法的大部分缺点,集多种优点于一身。首先本方法适用性强,高、中、低浓度都适用,而且不借助于其他方法可一直将氨氮处理到排放标准。其二,本方法在任意浓度下除去效率高。其三,对温度无严格要求,而吹脱法对温度是有严格要求的,特别在冬季不加热的情况下去除效果低,这就对生产造成很大困难。其四,本方法处理简单,它不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工艺,在工业上很容易应用。最后其生产成本低,除氨氮废水很大一部分费用来自调PH碱的消耗,汽提及吹脱调PH用碱一般多为NaOH,很少用Ca(OH)2(其成本是NaOH成本的1/3),这是由于Ca(OH)2会造成堵塞塔内填料等一系列问题。而本方法反复实验中证明,用Ca(OH)2调PH对生产工艺处理效果没有影响。 溶液中NH3有从液体表面逸出转移到气相中的倾向,最后达到一平衡,即NH3从水中转移到气相和NH3从气相回转到水相中速度相等。 在不平衡状态,液态中的NH3转移到气相中速度与液体的温度,气相中氨分压以及气液接触面积有关。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可采取降低气相中氨的分压和加大气液接触面的方法加快氨的逸出。为了达到提高去除率的目的,对于加大气液接触面,本方法采取使溶液高分散的“雾化法”来增大单位体积的液体总面积的办法来实现;对于降低气相中氨分压,本方法采取快速分离的“流通气体法”来实现。所以本方法的核心技术是高分散的“雾化法”,其二是快速分离的“流通气体法”。 与本方法原理近似的处理方法有吹脱法及英国申请专利GB2383034A,其基本原理是下列平衡: NH4+ + OH- == NH3(g)+H2O 在调PH情况下,使溶液中的NH4+转化成NH3,再通过NH3向气相的转移,用气体将氨移出体系。二者与本方法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采用低分散(液体分散为液膜或较大颗粒的液滴),从而去除效率低,运行成本高,本方法采用的是高分散(雾化),液相中NH3能有效的逃逸至气相,由于NH3的有效逃逸,液相中NH+更有效地向NH3转换,而液相中NH3的增加又更有效地促进NH3的逸出,因而去除效率更高。由于快速有效地实施了NH3迅速向气相的转移,因而所耗气体更小,因而经济性更高。 吹脱法虽然也有喷咀(又称水分布器),但其作用仅仅是将进水均匀地分布在吹脱塔内的填料上,通过填料的破碎作用进一步将水分,喷咀出来的流体是液柱状或较大颗粒的点滴状,而不是本方法的雾状。吹脱塔喷咀一般采用反射I型,反射Ⅱ型及其他低水压喷咀,其水压一般在1kg/cm2左右,出口水珠在毫米级,甚至以上。为增大气液接触面,吹脱法通过液体在填料表面反复切割形成液膜而实现的(液体是液膜或较大颗粒液滴而不是细小液粒)。英国申请专利GB2383034A方法也是将液体在筒体内产生液膜或点滴状大液滴,气体与液膜进行接触以除去液体中的氨,在筒体内气液形成漩涡状来增大接触面。两种方法在分散程度上远小于本方法,因而其效果远低于本方法而运行成本也高于本方法。 当分散度越高,表面积越大,NH3逸出的量就越大,由此除去效率就越高。本方法根据需要把液体在雾化室内分散成微米级甚至纳米级雾珠,同时迅速通过气体流过,这样水雾表面的NH3会快速转移至气相中去,达到除氨的目的。 气水混合物可进行气水分离,分离后的含NH3气体后续处理都有现成技术处理,本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采用,如采用硫酸吸收生成硫酸铵,从而避免对空气的污染。

3257

积分

48

金钱

1413

帖子

黄金水师

129
发表于 2007-11-3 09:31:5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版主高浓度氨氮废水能有多高啊要是大几千的话可以通过蒸氨装置来提取氨 焦化废水一般进处理站前都用蒸氨装置来提取大部分的氨 有份对焦化废水处理运行费用 不知对你有用不先看看吧

8965

积分

1265

金钱

450

帖子

黄金水师

笨笨

QQ
130
发表于 2007-11-6 01:37:30 | 只看该作者

发起人看了我的回复吗?!




高分散去除溶液中氨氮的方法就是目前高浓度氨氮废水物化处理工艺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怎么不见发起人的声音呢?

12万

积分

2万

金钱

3万

帖子

论坛顾问

2016十年风雨同舟2012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财富勋章教书育人勋章无所不知勋章十大风云人物201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季度优秀版主勋章

QQ
131
发表于 2007-11-6 09:18:30 | 只看该作者
能否根据实例说一说你的经济有效
干啥别灌水!磕碜啊。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在线求助与答疑
论坛已有资料,请自己下载,不接受pm索取。

6190

积分

-1

金钱

280

帖子

黄金水师

132
发表于 2007-11-6 11:57: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高分散除氨在本质上就是吹脱法,在设备上比吹脱法有些创新。核心我看就是一个:第一是这个所谓高分散的喷头,呵呵就是雾化喷头,呵呵!雾化的液滴越小,是与能耗相关的,液滴越小,能耗不会小。所谓降低氨气分压,呵呵就是真空为主,而降低氨气分压的后果就是,氨吸收回收的难度会很大,只有排放。还有,对于固定铵,冶金废水很多是固定铵,碱的成本是一定,尽管使用石灰可以降低很多。 所以,我对这个给出的成本表示怀疑,不要拿实验结果说明,有实际工程的说明就会有说服力。

6190

积分

-1

金钱

280

帖子

黄金水师

133
发表于 2007-11-6 12:02: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兔子金 于 2007-10-26 16:25 发表 呵呵,操作弹性不强这个肯定了. 可能这个塔板只是用来提高汽液接触面积而已,传统精馏塔塔板对加固体氢氧化钙而言只能说是噩梦,填料塔蒸固液混合物也不太好吧.
我们已经完成氢氧化钙蒸氨(板式塔和填料塔都有实验)的中试,对于氢氧化钙替代钠碱,结垢问题可以解决。首先从工艺解决,碱不能从管道加入,另设加碱反应容器,并有进行固液分离后进塔,投资成本会比钠碱法增加不少。其次,结合高温阻垢剂加入,将可能的温度升高产生的沉淀进行分散阻垢,从而防止结垢。

142

积分

102

金钱

3

帖子

初级水师

134
发表于 2007-11-6 17:03:27 | 只看该作者
感觉用蒸氨塔设备费用大,仪器也不容易维护。利用加入Ca(OH)2后,进入釜内进行蒸氨回收氨水,排放的废液进行二次处理。废渣压滤后基本无氨味,可以作为建筑材料。

327

积分

75

金钱

34

帖子

初级水师

135
发表于 2007-11-8 16:42: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zyjack8041 于 2007-11-6 17:03 发表 感觉用蒸氨塔设备费用大,仪器也不容易维护。利用加入Ca(OH)2后,进入釜内进行蒸氨回收氨水,排放的废液进行二次处理。废渣压滤后基本无氨味,可以作为建筑材料。
这位兄弟怎么好像和我厂的流程一样啊!!!滤渣就是去做建筑材料了。 还有楼上的说加Ca(OH)2再进行固液分离,不知道你进行过生产没有?呵呵。05年我厂就是按这种工艺流程,隔壁左右的厂天天来投诉氨味大,而且压滤时,员工根本就受不了,迫于环保缘故,终于将200多w的汽提塔遗弃待用,而采用现在的蒸氨釜(不用固液分离)

0

积分

10

金钱

0

帖子

等待验证会员

136
发表于 2007-11-9 17:54:26 | 只看该作者
微波对高浓度废水处理效果很好!他能把长链打成短链,大分子打成小分子.然后絮凝沉淀.

842

积分

79

金钱

64

帖子

青铜水师

137
发表于 2007-11-12 18:34:05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学习了,膜分离技术用于氨氮的浓缩还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知道哪位用过?

842

积分

79

金钱

64

帖子

青铜水师

138
发表于 2007-11-12 18:34:48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学习了,膜分离技术用于氨氮的浓缩还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知道哪位用过?

842

积分

79

金钱

64

帖子

青铜水师

139
发表于 2007-11-12 18:35:07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学习了,膜分离技术用于氨氮的浓缩还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知道哪位用过?

101

积分

99

金钱

21

帖子

初级水师

140
发表于 2007-11-17 15:26:4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命苦啊!又没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8 16:04 , Processed in 0.310045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