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yorub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污水处理入门的那些玩意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950

金钱

662

帖子

铂金水师

丛林狼

QQ
121
发表于 2011-8-11 07:52:3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停留时间




狼在的水厂是AAO工艺,设计院设计,在建设阶段曾问过设计人员,为啥厌,缺,好,1 : 2 :3经过几年后,在升级改造中暴露出的弊端,狼认为利用基本原理,结合实际进水水质如Cod200 Nh40 Tp5 Tn60,缺氧段停留反应时间要长些,并且碳源和硝化回流要跟上个人觉得,不能死盯住各段比例不放, [ 本帖最后由 qdwbj1983 于 2011-8-11 15:41 编辑 ]
清啦

1万

积分

653

金钱

219

帖子

铂金水师

菜鸟

QQ
122
发表于 2011-8-11 09:03:14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好,什么产气的沸腾作用,跟IC的气提不是没什么区别了吗?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9232

积分

679

金钱

104

帖子

黄金水师

求知若渴

QQ
123
发表于 2011-8-11 10:17:04 | 只看该作者
每次看完这个帖子都有收获,抱着什么态度去学习很重要啊,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相濡以沫

45万

积分

4万

金钱

4万

帖子

超级版主

学无止境

优秀主题第二名2016优秀版主2016知识特工2016原创达人2012年度优秀水友勋章2012年度优秀主题帖勋章一响百应勋章雷锋勋章无所不知勋章201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季度优秀版主勋章2013年“十大风云人物”勋章2015守护天使2015版主管理勋章

QQ
124
发表于 2011-8-11 11:54:26 | 只看该作者
厌氧这辈子是不碰了,生命危险啊
欢迎加入球球的污水大讲堂 ~~  微信:18615122100~~http://bbs.chinacitywater.org/thread-3182186.html

52

积分

9

金钱

3

帖子

初级水师

125
发表于 2011-8-11 12:33:1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初次关注本论坛,心有余空。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4:3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9# 的帖子

这里的沸腾意思是产气引起的污泥搅动,使污泥床膨涨,与气提不是一回事。

1万

积分

950

金钱

662

帖子

铂金水师

丛林狼

QQ
127
发表于 2011-8-11 15:48:21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继续我的猜测,看到图片余版所旨较大倾角处的光线分析上部分有洞,初步分析是气体通道口 [ 本帖最后由 qdwbj1983 于 2011-8-11 17:49 编辑 ]

319

积分

-1

金钱

37

帖子

初级水师

QQ
128
发表于 2011-8-11 19:5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的帖子

怎么看不懂在说什么啊

1万

积分

950

金钱

662

帖子

铂金水师

丛林狼

QQ
129
发表于 2011-8-12 08:17:20 | 只看该作者
沸腾作用的观察,从底部产生气泡先是小米粒,后面的跟鸡蛋般大小搅动水,之后自己做了个厌氧简易产气实验,发现产的气泡都比小米粒小多了,没有沸腾的作用现象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08:4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6# 的帖子




个人不负责任的推想: 污泥搅动还是不能仅仅依靠产气。 产气搅动理论上源自于产气量,正常运行时产气量与负荷成正比,但在实际项目中,很多观察不到负荷提升和污泥床膨胀的紧密联系,反而是一提高上流速度就跑出泥来。 IC的内循环对搅动影响很大,此循环水并不连续,而是一股一股,有脉冲效果。

1万

积分

303

金钱

151

帖子

铂金水师

131
发表于 2011-8-12 11:5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的帖子

借网友的帖子做一下探讨: 个人意见读书分三层,仅就这个行业来说: 1.泛读,无目的读,自然收获甚微,浪费时间,还不如去抽大烟 2.带着问题读,一般是做现场的做设计的遇到麻烦了,想在书中找到金钥匙。或许可以解决眼下的问题,但基本上一次只能解决一个问题,难以举一反三,获得质的提高。所以现在污师整体的基础技术能力不高。 3.带着无知读,先知自己的无知,才使无知变有知。自发的去找寻自己的无知之处,而不是等到困难摆到眼下才看见,这是一个层次,自发寻找的过程,本身也是提高的过程。因为如果是零星获得的书本知识,很难串通融汇成一个整体。 这个分析的太好了。。但个人觉得都有好处。 1.泛读,首先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每天都能花时间去看看书,也不一定都要是专业的书。各种书,只要自己觉得感兴趣的都可以看看。。也许看问题的角度就会广点。。 2.带着问题去读,对于我们这样刚入门的人来说,是一个方法,毕竟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是学不完的,只有一点一点的积累。因为刚入门,所以自己无知的东西太多了。有些问题没遇到,自己压根都想不到。所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然后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也容易让人记住。问题解决的多了,知识也就增长了。工作就是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二点和第三点应该结合起来。。 3.个人觉得污水设计整个工艺流程从进水到出水就像一根线,刚入门,把这根线中相关的节点(每个池体,工艺点)中不懂的地方,都想办法去解决。然后再利用到实际中,去检验。这样也许能深入认识,把零星的知识点串通融汇成一个整体了。。 [ 本帖最后由 a--xiong 于 2011-8-12 12:22 编辑 ]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14:2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8# 的帖子

朋友,你分析得非常好,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 关于对泛读的“贬低”,解释一下:这里仅仅是指本行业内新人看书,不是泛指平时的读书阅读。 技术书上的东西,虽不是很抽象很难理解,却也需要动脑思考,认真品味,能把技术书里的内容读懂,一般都已经超出泛读的界限了吧

2万

积分

840

金钱

684

帖子

王者水师

133
发表于 2011-8-12 16:4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9# 的帖子

污水处理到底有哪些玩意? 污水处理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看的简单,仔细思考,其实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
........................................................
目标,突破!
........................................................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11:23:32 | 只看该作者

答网友问题

1、好氧池有污泥回流的时候,二沉池的设计计算中水量是按(1+R)Q还是按Q计算,看到有的按(1+R)Q计算中心导流筒,但池直径按Q计算的,也有按1+Q计算的,还有按Q计算的。 正常的,进水管道和中心导流筒部位,按照(1+R)Q来计算,池容按照Q计算。原因:进水的水量是(1+R)Q,这部分水都要经过管道和中心筒,从中心导流筒出来:Q走池表面从出水堰出水,RQ走池底排泥和回流管道不经过池表面,所以用表面负荷计算时只用Q。但是如果采用AO出水上清液作为硝化液回流,那么这个“R内*Q”要计算了。 2、硝化反应负荷及反硝化负荷及污泥龄与温度有无关系,譬如我10摄氏度取硝化负荷在0.01,是不是说我15或者20-30也可以取这个值还是说要变动一些?污泥龄同样的道理,是不是说有硝化的时候,在温度10度我污泥龄取到50多天,那么温度到了30度的时候我污泥龄要取高或低?请余兄点拨,注;看了一些书和规范,虽然有介绍但都没看懂。 都有影响,温度高时负荷可以高一点,污泥龄相应减少了。 3、一般又CODb:N,那么这个比值中cod是指什么?是单纯的碳含量还是产生cod的有机+无机含量?还是bod的含量?N是元素含量还是氨氮或有机氮的含量呢?单位是什么? 请注意,是CODb!意思是微生物降解的COD,这个COD高于BOD5,具体值很难测量,一般都是根据经验估算。 无论是“CN比”还是“CODcr”中的C,都不是指碳元素,而是指需氧量,是有机物可以消耗DO的量,单位mg/L。 在好氧讨论CN比时,一般按照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需氧量来计,讨论厌氧时,因本身就是范围值,一般都按照CODcr来计。 N元素:有机氮被分解后形成氨氮,氨氮可以被微生物利用,亚硝酸氮和硝酸氮也可以被利用,转化略微复杂一些而已,但一些难以分解的N元素就不好讲喽。所以大多数情况可以用TN来计,特殊的也是根据经验做一些数据调整。 4、反硝化一般又CN比在3-5的范围,那么这个CN比又是指的是什么?是分子还是元素?是质量比还是摩尔比? 单位上,“C”按照需氧量的单位即mg/L来算,“N”按照各种氮(NH3-N、TKN、TN、NO2-N、NO3-T)的氮元素计,单位按照mg/L来算。因为二者对应的水量是相同的,当然也就可以把浓度比转化为质量比(这是加药量计算的方法),没事可做的时候换成mol比也是打发时间的好主意。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1-8-14 12:16 编辑 ]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UP值 +1 收起 理由
80后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

12万

积分

2万

金钱

3万

帖子

论坛顾问

2016十年风雨同舟2012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财富勋章教书育人勋章无所不知勋章十大风云人物201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季度优秀版主勋章

QQ
135
发表于 2011-8-14 11:34:09 | 只看该作者
老余,把网友的问与你的答用不同颜色区分一下多好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1 收起 理由
yoruba + 1 刚才给忘了,谢谢提醒

查看全部

干啥别灌水!磕碜啊。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在线求助与答疑
论坛已有资料,请自己下载,不接受pm索取。

1万

积分

1083

金钱

435

帖子

铂金水师

136
发表于 2011-8-15 11:17:51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楼主顺便介绍几本书来学习啦!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21:4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3# 的帖子 关于购书建议

简要的介绍一下,以后准备详细谈,当然我只了解传统的厌氧好氧生化,对其他的了解不多,就不多嘴了。 新手(刚毕业、入职半年之内)的话,拿一本《污水处理工必读》,三个月不用看别的书,看懂80%,调试可以应付基本理论问题了 设计的话,新手买一本手册,必不可少,买哪一本最好询问一下你公司的师父,摸摸公司的套路,一脉相承也省心省力 厌氧这个部分的书,建议分三个阶段阅读: 第一阶段:《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国产的书,厌氧书里面,国产的书互抄现象很严重,但是这一本似乎是比较全的,所以用这一本打基础,省钱。阅读的话半年的时间吧,主要是把各种概念理一理,有个大概认识 第二阶段:贺延龄那一本,名字自己找一下吧。这本书翻译的比较好,读起来理解难度较小,内容也是深入浅出,讲解的比较透彻的,可以说是夯实厌氧“内功”的心法。我和公司的那些做过厌氧调试的老大哥们,基本都读过十遍以上了。 第三阶段:斯皮斯那一本小黑册子,这个翻译的比较拗口,有些概念和解析不太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所以要基础夯实后再读,有选择性和理解性的读,还要防止被误导。 好氧这一块,如果是调试人员,我觉得李亚新的《活性污泥法理论与技术》和本论坛三丰老师的《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都要有,如果是设计人员,前一本和《活性污泥工艺简明原理及设计计算》这本吧。 《活性污泥法理论与技术》,基本涵盖了好氧工艺所有的内容,不管是扩展眼界、查阅基础知识点,还是系统学习某种工艺,都是很实用的,里面的内容,有些部分写得很深,但是因为实在太全面,像一本工具书,所以建议赶紧掏荷包拿下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主要内容是调试运行方面,有些理论性的东西受篇幅所限解释的不如上一本详细(比如新版增加的脱氮除磷部分),但是调试运行经验性的东西,实在丰富,也是其他书籍上学不到的,价格上也很便宜,所以如果你毕业做调试,最好第一时间搞定 《...原理...计算》这本,刚毕业的话用不到,主要是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修正了很多传统计算过程中不合适的内容。因为一般的公司都有自己套路化的设计规程,所以刚毕业还用不到这本书,预计设计工作两年以上,想自己有所研究的时候,用。 另外,大多数环保工程公司都有自己专长的处理工艺或废水,有i帧对性的了解一下这些东西是有很大好处的,比如接触较多的废水,应该考虑一下买本这样的企业生产方面的书。永远记着污水处理是企业生产的一个环节,不会脱节。 注:以上提名的书籍,除三丰老师的因出版社原因不便于BBS上公开上传,其余书籍在本论坛都有电子版,好好利用搜索功能,不难找到哦

8152

积分

-3

金钱

264

帖子

黄金水师

138
发表于 2011-8-17 09:53:1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余版推荐!书还要是实物的比较爽啊,上下班路上、蹲坑等时间都可以捧着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152

积分

-3

金钱

264

帖子

黄金水师

139
发表于 2011-8-17 09:55:14 | 只看该作者
而且我在蹲坑的时候看书特别认真,看完之后也记得牢,很有效率。各位大侠有同感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万

积分

950

金钱

662

帖子

铂金水师

丛林狼

QQ
140
发表于 2011-8-17 14:28:44 | 只看该作者
Ever,特别是考试之前,效率更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5 18:10 , Processed in 0.160415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