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huangyusta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IS论文资料合集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01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20:33:52 | 只看该作者

GIS预警道路信息




长三角地区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道路预警系统具有普遍实用性,可分析管理的数据覆盖了灾害起源、发展和影响范围等方面。 构成地质环境的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人文活动等是控制地质灾害的基本因素。这些基本因素都能统一在同一地理坐标之下,这正是GIS用于地质灾害研究的基础。借助GIS建立专业分析功能,可分析管理的数据贯穿灾害起源、发展和影响范围等地质灾害全过程,这些数据包括实时和历史的、栅格和矢量的。而GIS的优势就在于:能完成采集、存储和组织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 数据获取是基础 应用是关键 长三角地区的道路预警系统由统一的数据获取平台、GIS数据库平台以及GIS应用平台三大部分组成。 根据道路灾害信息管理的要求,预警系统应具有六大功能,分别是道路灾害数据的采集功能、查询功能、道路灾害分析评价与预警功能、成果输出功能、Web发布功能、系统维护功能,见图1。针对道路管理局及其下属各管理处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通过整合,完成各处入库数据、互传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建立长三角监控区基础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水情、灾情等信息)库; 建立稳定、标准化程度高、扩展性强的公路GIS系统平台,建成后的应用平台能完成强大的GIS维护管理,具备WebGIS的访问界面。在GIS应用平台上实现基本的GIS功能并实现水情可视化和灾情可视化。
维护系统 系统能够完成基础配置、参数设置、密码设置的功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可对数据库管理人员进行分级管理,限制对数据库修改、更新的权限,实施对数据质量检查与备份等功能。 道路灾害数据采集功能 系统主要完成道路沿线现有灾害调查资料的采集、录入、编辑、数据建库等,并具有良好的持续扩展能力,能够实时更新灾害信息数据。同时系统能够完成数字制图功能; 实现MAPGIS数据格式与ARC INFOMAPINFO等系统的数据格式和国家空间数据交换格式之间的转换、导入、导出功能。 查询功能 系统能够完成所涉及的各类数据的关联查询与统计,包括图形/属性数据之间以及图形/资料数据之间的互检索、属性数据的统计以及专题图的绘制等功能。系统能够对历史地质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分布曲线图、灾害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曲线等形式表示。 道路灾害分析评价与预警功能 系统通过特定的地质灾害(如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分析评价模型(包括灾害识别模型、灾害危害性评价模型、灾害发生预测模型、救灾模型等)对道路地质灾害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与预测。 成果输出功能 系统能够将经过分析评价后生成的各种成果、工程实施中的阶段性属性数据进行多种形式的输出。 ■ Web发布功能 系统针对广域网用户提供Web发布功能,用户只需使用标准的 浏览器就能够访问和浏览公共服务信息,其发布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关键技术及主要问题 基于GIS的道路灾害预警系统面临多个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其中包括: 线性参照系的选择和动态分段技术; 多表查询和分析技术; 多源数据组织与管理技术以及数据误差分析和坐标矫正技术等。与其他领域的GIS 系统不同,道路灾害GIS 预警系统的空间属性定位有其特殊性。 目前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难点在于: 亟待改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分散的情况,各省需要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模式、标准数据结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的信息孤岛数字鸿沟问题。 亟待改善各类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传输、处理与报送流程的信息化,提高各类信息收集、传输、处理的速度和质量,扩充信息种类,增加信息量,为地质灾害减灾决策指挥提供网络服务。 公众对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迫切需要一个能了解当前各省地质灾害信息的窗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飞速发展,使得地质灾害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综合分析和预测、快速预报和应急指挥等成为可能。 (ccw)
清啦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0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2 07:39:58 | 只看该作者

GIS怎样对空间地物进行抽象?

GIS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描述和表达复杂的空间地物及其空间位置关系?
GIS采用高度抽象的方法将空间地物或现象抽象成几种基本类型——点、线、面和复合对象。空间地物间的位置关系采用空间拓扑关系来描述。 点数据具有特定位置,用于表达离散分布的空间地物;下图为教育网点的分布。
线数据类型是对线状地物或现象的抽象。下图是对收费站和立交桥的线状表达(数据由北京云星宇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面数据表达具有一定空间范围和面积的空间实体,这种数据类型是以空间坐标的闭合链来表示。下图所示为城市宗地面状数据。
复合对象用于对点、线、面无法表达的复杂地物的抽象,通过点、线、面的组合进行表达。
空间拓扑关系用于表达空间地物间复杂的位置关系,如铁路和行政区之间的关系,河流作为水源与居民区分布的关系,自来水管道设施与控制阀门的关系等等。GIS将地物的空间关系抽象为点与点之间、线与线之间、面与面之间、点与线之间、点与面之间、线与面之间的各种空间拓扑关系,包括“相邻”、“相离”、“相交”、“包含”、“重合”等关系进行表达。
不同的使用目的,对同一地物的抽象方法也各不相同。如研究全国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分布时,可将各城市抽象为点,但当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管理时,城市就不能只是一个点状地物了。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0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16:39:37 | 只看该作者

[国外GIS教育调查]英国留学GIS 之我见

[编者语]不知从哪年开始,留学成了潮流,“出国镀金”成了时尚、“海龟派”成了人人羡慕的一族。如今,随着就业压力的升温,面临毕业的学子除了考研之外,纷纷选择了出国留学这条路。GIS作为一门较新的专业,国外的学习情况如何,相信是众多有出国打算的考生十分想了解的问题。因此,本期我们选择了“我在国外学GIS”这样一个独特的试点向大家介绍国外GIS的学习情况。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像美国、加拿大等GIS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不能一一介绍到,既便介绍到的国家也不能尽善尽美,希望读者能够给与谅解…… (发起/整理:骆驼人) 带者家人朋友的希望,带者对未来的憧憬 ,2004年,我踏上了异国留学的旅程。经历了初到英国的新鲜和欣赏过big ben(编者译:大笨钟)、 哈利伯特魔法屋之后,剩下的就是没完没了的essay(论文)和各式各样的practical(实习)。 学生选择留英,因人而异,而我也无外乎是最普遍的理由---读完全部研究生的课程只要一年时间。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英国的教育体制和研究水平。 我们知道,GIS 是一门交叉学科,而我学习GIS 的目的就是作为环境研究的一种工具 。我的专业是“环境科学”,所以与专业GIS还是有一些区别,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学会如何应用GIS 去解决环境,水文,土地,交通,污染等的问题。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我在英国学习GIS 的感想和建议。   1、 课程安排 无论从教学仪器到实验设备,以及各个科目之间的相互联系,英国做的都十分到位,其中明显的表现就在课程安排上,我们知道GIS属于一种实践的工具,而不能单单停留在书面上,它需要有效的数据支持,并涉及空间分析和计算机处理等内容,所以上机实习就相当重要。 这里的课程安排大体上是 1个小时的lecture(课程)和3 个小时的计算机practical(实习)。这样做能很好地让大家所学知识点通过实践充分掌握,而且学校的LAB(实验室) 全天开放。   2、 授课方式 这点对我来说没有太多的感。Lecture授课方式和国内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这里的学生要活跃得多,有时候,学生比老师说得还多。我个人倒很喜欢在lab里面作practical的课程,因为这里assistant(助手) 真是服务到家,而且每堂课的handout(讲义)都很详细,如果上课时候你没有听懂或者错过了,也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找到每节课程的PPT。   3 、 作业类型 英国所要求的coursework(课程作业)都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这里就以我自己的coursework 来做个例子。 coursework 1 ----一个油漆厂的选址问题 要求:1, 500米内要有铁路;  2, 400米内不能有河流;  3, 有水井buffer 的地区不可以建厂。 学过GIS的朋友们一定觉得这个作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根据GIS软件中的工具将每个layer叠加,然后一同合并、算面积,刨除一些区域就可以了。的确如此,不过这个作业的关键是让我们自己根据地图,选一处自己觉得最佳的位置来建油漆厂,并说明理由。这就需要我们亲自去调查,或者上网找资料关于该区域的土壤类型及人们的工作情况等等。 Coursework 2 就更难现实了 要求:assessing the land lost because of the sea level in NORTH NORFOLK (评价因诺福克北部海平面升高造成的土地损失)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可是几乎应用了所有这学期学习的内容,我们在解决此问题时要考虑到许多参数,例如海岸的土壤类型变化,侵蚀程度 ,风暴 ,防御工程等等。所以在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下会应用到许多以前学到的知识点。   4 、作业形式 我想大家一定听说过国外的“team work”。 应用GIS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涵盖所有的背景资料,分析及结果,工作量很大,所以需要一个团队共同配合完成。在英国很注重team work,几乎每一门课都要有这种team work 形势的coursework 存在,并且需要大家共同完成工作的后要交一份REPORT(报告)。但是,我个人很讨厌这种形式的存在,因为好多team work,并不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总结,而是他们把一份工作,分成若干个小块,然后每个人负责一块。“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看似整体努力,事实上整个工作完全脱节。 以上完全是自己个人的一些想法,不过还是我很欣赏英国人充分利用GIS 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的风格。总之取长补短,最后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所学习的GIS 能在各个行业中充分利用。 作者简介: 钟亚琪(Crystal),2003年9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2004年7月远赴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UK)留学,所学专业是“环境科学”。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04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16:40:07 | 只看该作者

[国外GIS教育调查]浅谈日本GIS的教育情况

[编者语]不知从哪年开始,留学成了潮流,“出国镀金”成了时尚、“海龟派”成了人人羡慕的一族。如今,随着就业压力的升温,面临毕业的学子除了考研之外,纷纷选择了出国留学这条路。GIS作为一门较新的专业,国外的学习情况如何,相信是众多有出国打算的考生十分想了解的问题。因此,本期我们选择了“我在国外学GIS”这样一个独特的试点向大家介绍国外GIS的学习情况。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像美国、加拿大等GIS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不能一一介绍到,既便介绍到的国家也不能尽善尽美,希望读者能够给与谅解…… (发起/整理:骆驼人) 虽然,目前在日本越来越多的系统和产品涉及到了GIS技术,但是普通老百姓对GIS的了解却很少。别说不理解GIS,很多人连GIS这个词也没听过。比如说,当我向别人介绍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时,往往对方回答 “GIS…?是不是汽车导航系统的那个?”,而他说的是GPS。对于GPS,大家已经比较熟悉,因为常常被媒体所宣传和介绍,并且有手机、导航系统等大众化的应用产品,使用目的也很明显,让人容易理解。而对于GIS,大家就比较模糊。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之一,可以这么说,在日本没有完备GIS教育。也可以说与中国、欧美等国家相比,日本的GIS学习环境比较落后。 其实,在日本国内至今还没有一所大学开设专门的GIS系或专业,(在中国不少大学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这件事让我非常吃惊。)只有地理专业或者信息系统专业等下面才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这样的部门。在日本,GIS与其说是个计算机的范围,不如说是个为了研究的工具。就是主要把它当作一个工具,研究利用这个工具怎样来应用于社会。 而且,并不是每个上述相关专业都拥有这种GIS研究室。只有当该专业有专门的GIS老师时,才会设立一个GIS研究室,开设有关GIS的课程。因此,在日本学习GIS的机会和学校不算太多。如果留学日本想学GIS,考大学的时候先要好好调查,在哪所大学有GIS的研究室或GIS的老师,要不然,也许进入地理专业也找不到学GIS的机会。但是我认为,以学GIS为目标而选择大学的考生不多,因为他们还考虑不到GIS这个专门领域。如果大学里有GIS专业的话,让考生意识到GIS的存在,给予选择的机会,也是很不错的事情。 1995年1月,日本神户发生了令世界震惊的地震灾害事件(约6千人死亡)。当时为了避免第二次事故的发生,当地政府部门需要迅速而且正确地掌握震灾情况。就在这时,日本有关专家协助当地政府把GIS引入了灾害处理中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虽然这是一场灾难,但依此为契机,让日本社会认识到了GIS的重要性。后来,地方政府逐渐采用GIS,称为“统合型GIS”(政府内部部门之间,将地图数据在局域网内共享)。同时,还逐渐形成了重视GIS教育(包括从培养专家到启发大众)的趋势。1998年,东京大学空间情报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它以空间情报科学的普及,整顿所有研究使用的空间数据基础以及推动“产(企业),官(政府),学(学府)”这三者共同的发展为目的。 通过这样的研究所及相关机关的推动,GIS在日本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得到了提高。将来,也许日本大学也将开设独立的“地理信息系统(或科学)系”。那时,或许日本GIS的教育情况会发生变化,将以“怎么做好系统,怎么做好软件”为重。但我个人以为,无论如何,GIS和地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能只GIS独自发展下去吧。 作者介绍: Nakano Makoto(中野诚),1997年毕业于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系地理专业,1998年在日本朝日亚洲公司(日本摄影测量领域旗舰企业航测株式会社的子公司)任职,后进入日本超图株式会社工作,2003年2月成为日本超图株式会社派驻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首批日籍工程师,负责SuperMap软件日文化工作。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0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16:44:42 | 只看该作者

GIS趣味入门课题组第一次Seminar纪要




GIS趣味入门课题组第一次Seminar纪要
间:20070721 2100-22:30 席: 会议记录:姜晓慧 讨论内容: 1) 目前小组成员除组长外共有六人,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点暂定以下学习安排: 姜晓慧:VB中级编程 李晓松:Erdas实习 孙晓炜:ArcView实习 田佳宇:三维建模 王泽人:KMLGoogle API 张群:多媒体GIS教程实验评论 2) 争取每周开一次交流会,各人汇报一下进度,也好互相学习,也起到一个互相督促的作用。暂定为每周六晚上八点。 3) 每周轮流由一个人来做会议纪要,把会议内容整理成文,发到群共享及GIS大学论坛《GIS初学者》版上。 4) 各人在自己的学习研究中可以把学习心得体会,以及一些学习注意点写下来,让后人踏着我们的脚印前进,少走弯路,更好更早地进入GIS的学习状态。学习笔记没必要规定的太死,大家知道目的是留下清晰的足迹,自己发挥就好了,但肯定要包括学习中的疑惑,及摸索的过程。 5) 小组成员学习中,很多人不习惯用PDF文件,甚至没有见过或用过。和DOC一样,它也是一种文件格式,方便阅读,内容检索,注记。 6) 姜晓慧现在先在看关于数据库,以及ADO方面的内容,并仔细重看了那本初学者,看了挺有收获,以前对GIS 一无所知,看了没感觉,现在重看,感觉与去年看时感悟不同。看了学长写的几篇,加上最近的VB了解,不是那么迷茫了。 7) 讨论中不少人提出学习VB那些算法太枯燥了,一学期下来把大家的兴致都磨掉了,很少有毅力坚强的人能打起精神研究它的实际应用,大家觉得应该在我们的VB学习中穿插实例演练,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8) “学习VB与数学的关系很紧吗?”二者关系主要看各人将来往哪方面发展。一般来说,如果做一个普通的程序员,或者是GIS开发者,是不需要多少数学知识的,只需要了解这门语言的特性,有数据库知识,当然这几年编程要面向对象知识就够了。当然了,GIS开发,还需要熟悉GIS工具。 如果你要解决一些必须使用数学模型的问题,就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比如说,人口预测(就需要根据过去的人口数据,找出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定量,建立数学模型,再预测出未来的人口)。 9) 张群提出自己喜欢数学却不喜欢编程。组长认为他是当学者的料,搞数学的,确实是高级的,纯的程序员,不能说低级,但至少不高级。当然,程序员跟软件研发人员不是一个概念,软件研发不只是编程。你可以不走编程的路,当然,如果一点基础都没有,会限制你的发展的。 10) Erdas是用来处理遥感数据并进行分析,它在遥感界占绝对统治地位。大家普遍对遥感感觉很神秘,很玄乎,很高级,其实遥感和GIS是并列的。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可以快速、实时、客观地获取大范围的空间分布,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GIS)能够管理、分析空间分布信息,把握事物的时空发展规律及趋势,及时提供决策信息。RSGPS是两个眼睛,GIS是一个大脑。 11) GOOLE ERATH 是连上网线才可用,或者说是才能有更高的分辨率,因为需要使用海量的数据。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卫星是QuickBird(快鸟),可以识别出地面上0.61*0.61的物体。Google Earth上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用快鸟的,大城市用高精度,精度越高,数据量越大,价格越昂贵。网上地图跟Google Earth是两码事。 12) 孙晓炜提出疑问,GoogleEarth好象只是把GIS大众化 感觉没什么实际的意义嘛。组长回答,首先,把GIS大众化是很有意义的,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其次,虽然与ArcView这样的传统GIS软件大相径庭,但GoogleEarth还是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利用Google Earth COM API可以在自己的程序里控制和利用GoogleEarth,这正属于王泽人的研究范畴。 13) 最后对于大家在学习中遇到疑问,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搜索引擎,而不是问人,另外百度百科也是一个不错的帮手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0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8:37:57 | 只看该作者

基于SuperMap的日本大型铁道GIS的设计与实现

1、引言   日本是一个铁路交通非常发达的国家,轻轨电车、地铁、新干线遍布各处,纵横交错,把城市和乡村连成一体。为了维护交通的日常运行,及更加有效地管理各种铁路设施,日本最大的铁路公司JR东日本集团决定开发一系列铁道GIS。本系统是其中的一个基础系统,用于统一管理遍布日本全国的铁路设施,开发成功后将为JR东日本集团的指挥调度室及集团子公司使用。系统不仅数据量巨大,而且质量和性能要求非常严格。只有从功能、界面、数据、性能等各方面均满足要求,才能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使用。 2、系统结构   根据要求,JR铁路GIS系统主要用作Internet/Intranet网络发布,系统将在服务器安装大型数据库客户端提供浏览器界面即可直接访问。本系统根据用户网络带宽的不同,提供了两种网络结构及对应的两个版本,以适应不同条件的用户。使得用户可在公司内外任何地方,通过Login帐号和密码控制都能访问该系统。一种为B/S结构(基于SuperMap IS 2003模板的版本,简称IS版),它主要用于发布数据和地图。适用于外部因特网和内部局域网,在网络带宽较小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其优越性。另一种为C/S机构(基于SuperMap Objects 2003包装的OCX版本,简称OCX版本),适用于网络带宽较大的内部局域网,可以用它浏览和编辑地图。两种网络结构集成在一起运行,共用同一个数据库。   IS版本的系统结构简图如下。以MS IISSuperMap IS作为引擎,响应客户端请求并访问后台Oracle数据库。该结构能够穿透防火墙,适用于外部因特网和局域网。
1 IS版本的系统结构简图
  OCX版本的系统结构简图如下。该版本通过VB利用SuperMap Objects 2003包装一个铁道GIS控件。该控件运行在客户端浏览器,通过局域网、专线网或虚拟专网(VPN)来直接访问服务器端Oracle数据库。
2 OCX版本的系统结构简图
3、系统功能和界面   IS版和OCX版共有的功能:地图显示(放大、缩小、漫游、点选、前一视图、后一视图打印地图等),旗上标注,检索(设施、里程和住所)、距离和面积量测、地图旋转、索引图、用户访问统计、数据编辑、系统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日志部分)。   OCX版因为要用于内部管理,故功能设计得更多一些,其独有的功能有:地图连续自动漫游、比例尺设定、系统管理(地图更新和地图操作统计部分)、缓冲区分析、拷贝地图、排版打印等。
3 设施检索和IS版本的地图编辑界面
 
4 IS版本系统总界面及矢量地图的显示
 
5 OCX版本系统总界面及影像地图的显示
 
6 旗上标注显示、里程检索和住所检索功能的界面
 
7 用户管理、用户信息编辑和地图更新功能的界面
 
8 用户登录日志管理功能的界面
4、地图和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整理   系统中的数据分为四部分:BMP影像、铁道设施矢量数据、市街地图矢量数据、及用于提高系统查询速度和进行用户管理的辅助数据部分。   数据的结构规律是以24条首都圈铁路和3条新干线为脉络,沿线分布了航空影像和市街地图类的数据。24条首都圈铁路全部属于日本坐标系第9系(简称9系,以下类似),上越新干线跨越8系和9系,而东北新干线从首都圈出发,跨越9系和10系,山形新干线全线在10系境内。   从内容上看,系统数据以四类形式存在。   1)铁道设施数据:铁道设施数据对用户虽然很重要,但数据量少,没有太多需要考虑的地方,只要能够跟其它三种数据协调工作就可以了。   2)市街地图数据:相较之下,市街地图数据比较复杂,原始矢量数据有440个图层,每个图层的边界范围都是同一区域。另外,首都圈市街地图中各图层含有的对象数极为不均匀。最小的只有7个对象,最大的达到5,000,000个对象,中间有几个20万左右的,及一个178万左右的。根据一般原则,一个地图中的层数过多和过少,都会导致显示及查询效率降低。因此,数据在进库时要进行适当的分割和合并,重新组织和调整。   3)影像数据:这类数据的特点是量大,总量达到167GB,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坐标系。数据量大时首先需要大容量磁盘,同时需要较高的访问速度。   4)辅助数据:这类数据存在的目的是辅助提高系统性能,方便系统开发,同时也包含一部分全局性的数据,用于满足一些全局性的功能,如系统管理、住所检索等。这类数据的很多内容都需要根据原始数据通过编程二次生成。
文件格式 数据内容 文件数和总尺寸 备注
铁道设施 SHP 1)首都圈(含有东北新干线) 13个文件,20.9MB 首都圈全部范围属于9系,上越新干线跨越8系和9系,东北新干线跨越910
2)新干线9系(含有上越和东北新干线) 16个文件,8.37MB
3)新干线8系(含有上越新干线) 9个文件,3.02MB
4)新干线10系(含有山形和东北新干线) 18个文件,7.40MB
市街地图 DWG 1)首都圈(含有东北新干线) 213个文件,1.81GB
2)新干线9系(含有上越和东北新干线) 54个文件,411MB
3)新干线8系(含有上越新干线) 19个文件,115MB
4)新干线10系(含有山形和东北新干线) 43个文件,286MB
航空影像 24BMP+TFW 1) 首都圈 7282个文件,72GB
2)新干线9系(含有上越和东北新干线) 3917个文件,56.8GB
3)新干线8系(含有上越新干线) 1181个文件,13.1GB
4)新干线10系(含有山形和东北新干线) 3453个文件,38.5GB
辅助数据 属性数据 经纬度数据,中间临时数据,系统管理数据 该数据源定义为经纬坐标系,纯属性数据(坐标数据也作为属性数据存储)
 
9 本系统数据所在坐标系范围的概略图
4.2 数据组织和处理   GIS系统开发中,数据组织、数据处理以及地图制图是紧密相关的,它们都服务于一个中心目标——系统的高效运转,并且都要基于具体基础软件(本系统中是SuperMap)的特点来实施。数据组织这个步骤并不仅仅是其本身,而且也贯穿于数据处理和地图制图阶段中,同时它也是数据库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几大步骤往往相互交融,必须在系统设计的框架下进行前后关联考虑。   本系统中地图数据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合理控制地图尺寸和图层数,尽可能地发挥SuperMap 基础软件的技术特点,以达到最佳的显示浏览效果。既要追求地图浏览速度,同时也要保证地图图象的内容、质量和美感,为用户提供实用和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服务。   原始数据文件多、种类杂、数据量也大、处理起来费时费力。按照常规的全手工处理方式,效率将会很低,需要采取手工加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下面分几个步骤进行简单介绍。 4.2.1 数据源、Oracle表空间及数据文件   由于系统地域跨越日本坐标系的8系、9系和10系三个不同的部分,SuperMap的坐标系信息存储在数据源中,同时为便于以后维护备份方便,能够并行访问多个磁盘/磁盘阵列甚至做到多机并行集群处理(若条件允许)提高速度。因此总体上将空间信息分成3个数据源,一个数据源存储一个系的数据,8系、9系和10系三个数据源的数据量极不均衡,其中以9系(含首都圈)最大。   为管理系统方便,把帐号、日志等一些系统维护信息放在一个单独的数据源中,同时把系统功能实现时需要的一些中间表放在这个数据源中。另外,横跨8910系的初始地图需要做成地理坐标系地图,住所数据也是如此,因而创建时给该数据赋予地理坐标系投影信息。总体来说, 该数据源作为一个公共数据源存放一些具有全局性和中间性的信息。   这样,系统一共有四个数据源。在Oracle中实施时,为便于以后维护备份方便,同时能够并行访问多个磁盘,提高速度,也分别建了四个表空间,每个表空间存储一个数据源的数据。   同时根据SuperMap SDX+ for Oracle 引擎技术对矢量和影像数据存储的特点创建数据源,详细情况举例如下表。
数据源名称
表空间
数据文件名
尺寸
用户
密码
备注
JRGISDS8 JRGISTSP8 JRGISTSP8.dbf 2GB JRGISU8
******
8系数据源
JRGISDS9 JRGISTSP9 JRGISTSP9.dbf 12GB JRGISU9
******
9系数据源
JRGISDS10 JRGISTSP10 JRGISTSP10.dbf 5GB JRGISU10
******
10系数据源
JRGISCMNDS JRGISTSPCMN JRGISTSPCMN.dbf 1GB JRGISUCMN
******
公共数据源
4.2.2 数据集
1)铁道设施数据集   铁道数据集数据量小,一种类型一个SHP文件,导进来后可以直接作为一个数据集存在,首都圈和新干线9系的铁道数据都属于9系,因此可以把同类数据集合并。
2)市街地图数据集   对大数据的管理和读写能力,关键取决于数据库引擎的管理能力和存取速度,以及是否能够在数据组织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灵活有效地运用。   对于这部分矢量数据,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个是横向上的区域分割与合并,另一个是纵向上的图层分解与合并。   在横向区域方面,由于对象多的图层只在大比例尺下显示,加之SuperMap本身良好的空间索引技术,即便对于大数据集,系统也能进行快速的显示。由于原始数据DWG文件众多,达到二、三百个,实际处理时,我们根据数据的特点对同类型图层在导入时进行了合并处理。   在纵向图层方面,以首都圈为例,导入进来后,图层数约为290个。再通过把多个同类和只在极小类别上有差异的小数据集(对象少)合并成一个较大数据集的方式,进行两次合并处理,首都圈范围内的市街地图图层数最后变为24个。这样,就为后面控制总图层数的前提下,在一个地图中加入其它图层留下了较大的弹性空间。不过,合并后由于一个图层包含了多种地物信息,在地图信息详细程度不能缺少的前提下,制图时必须启用专题图来表达。SuperMap带有的7种专题图功能能够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3)航空影像数据集   如前所述,航空影像文件数大约有15000多个,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很大。按照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先把众多的小BMP影像导入SuperMapSDB文件,进行合并。合并之后,再利用SuperMap的压缩技术存入Oracle数据库。其简要流程如下:
BMP文件 --> SuperMapImage数据集 --> 合并 --> 压缩导入Oracle数据库   上述方法的缺点是耗时长,尤其在压缩和合并阶段,中间过程需要人工干预,这样处理效率较为低下,而且容易出错。为了加快处理速度和避免出错,SuperMap专门提供了处理影像数据的工具,用于将上述处理流程尽可能一体化和自动化,直接由BMP压缩导入Oracle数据库。实施结果表明,作业时间比一般流程的作业时间减少了2/3,而且基本不出错。   导入之前,应事先设计好哪些BMP文件合并成一个SuperMapImage数据集,同时指定压缩比率。在压缩比率上,SuperMap具有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在0.05—0.95之间都能得到良好的压缩质量。针对本系统数据,综合考虑质量、尺寸/图层数、速度等因素,最终把影像数据集的标准尺寸定为5GB,压缩比率定为0.07   通过在Oracle数据库中压缩存储,原来167GB的影像数据尺寸变为大约11GB,大大节约了磁盘空间,也为后期成果备份和数据迁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压缩在Oracle中任意范围的影像数据,进行放大、缩小、自由缩放、全幅显示等操作非常流畅,影像旋转也很快。对9系范围内将近129GB的影像进行操作,效果几乎与几十MB的影像没有什么差别,完全令人感觉不到正在操作一个大数据。
4)公共数据集   第四类数据集是公共数据集,全部保存在公共数据源里。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五类:   1)铁路线代码及名称、设施类型及名称、设施实际数据、车站实际数据;   这类数据用于系统快速查询和地图快速定位,比如当用户从线路组合框中选择了某一线路,该线路上所有车站都应被自动加在车站组合框中,而这个步骤是通过车站表完成的。车站表中同时含有地图名称和明码坐标数据,可以直接取出,以提高车站在地图上的定位速度。   2)住所数据;   住所数据分三个表,详细程度到番地,再下级就是门牌号。为了支持快速查询,我们在系统中建了两级索引。住所数据是点类型的数据, 其坐标信息是经纬度的, 为查询后定位方便, 入库时进行了投影转换处理, 并增加一个字段存放住所所属地图名,增加另外两个字段存放转换得到的直角坐标信息(XY值)。   3)系统管理数据;   系统管理数据,例如用户名、ID、登录信息、个人操作的内容、修改的几何对象等。   4)初始地图数据集;   初始地图是范围覆盖日本全境的地图,数据集跨越日本的很多坐标系,因此该类数据以地理坐标系形式存在。主要包括日本行政区域、矢量数据范围网格和全境铁路信息。   5)中间数据;   此类数据是为实现某些系统功能、方便系统编程临时存在的数据。比如旗上标注的旋转,因为标注对象的主线和文字都是水平的,当旋转地图时,用户希望线和文字仍然保持水平。因此,必须能够单独处理和控制标注层(控制包括增删对象、旋转对象、显示与非显示图层等),而不管该图层是否已经打开和显示,这要求GIS基础软件平台能够提供灵活丰富的接口。顺便指出,这里已经深入到系统详细设计阶段,这也说明了数据组织和系统设计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不可分割。
4.2.3数据库结构描述   数据库是对地图显示需要用到数据的物理记录,其所保存的是实际的数据。地图中显示的图层是直接调用数据库中数据集得到的结果。限于篇幅,这里只对数据集分布情况作一大体说明。
1ENT开头,全幅显示时可见的数据集;
2MESHCODE开头,地图范围网格编码数据集系列;
3MESHLINE开头,地图范围网格线数据集系列;
4T8开头,8系铁路设施数据集系列;
5T9开头,9系铁路设施数据集系列;
6T10开头,10系铁路设施数据集系列;
7TXBTXT开头,图面属性数据集;
8USEREDITCAD开头,用户编辑如增加几何对象时系统在Oracle数据库中为用户自动保存的数据集;
9SHICAD开头,旗上标注CAD数据集,该数据集中的对象通过程序自动生成,用户修改旗上标注之前,系统会为用户在SHICAD中选中的旗上标注对象上,拷贝生成一个形状和中心位置将要改变的新对象,并保存在用户公共数据集USEREDITCAD中。同时,通过在USEREDITCAD中用一个属性字段标识这个派生对象属于哪个用户,以便该用户下次打开旗上图层时仍能看到自己上次编辑的结果。所有用户在同一数据源中拖动生成的新对象都保留在这个数据集中,但显示时通过过滤条件只显示属于这个用户的对象;同时也通过过滤条件控制SHICAD图层中的原始对象不显示。
10ROTATESHICAD,用户旋转地图时,旗上标注层也跟着旋转,但是用户要求旗上标注对象中的主线条和文字要始终保持水平。因此,设置一个临时图层专门用于实现这一要求。具体实现时,用地图窗口范围在SHICAD数据集中查询出当前窗口要显示的旗上标注对象,将这些结果对象围绕对象的基点反转地图的旋转角度,之后存入ROTATESHICAD临时数据集中,最后显示该数据集。注意,每次刷新地图之前(而不是保存对象之前,因为多个旗上标注图层的对象都保存在这个数据集中)都要清空临时数据集。
11stk开头,范围在首都圈地图里的某数据集;
12SK开头,范围在新干线(SK8SK9SK10)地图里的某数据集;
13jeSKR开头,上月新干线影像数据集系列;
14ymgtSKR开头,山形新干线影像数据集系列;
15thkSKR开头,东北新干线影像数据集系列;
16stk23R开头,首都圈23区影像数据集系列;
17stktbstR开头,首都圈其它区影像数据集系列;
18stktmsmR开头,首都圈其它区影像数据集系列;
19Int开头,初始地图里面的数据集系列;
20)其它,没有说明的数据集,为市街地图数据集系列。注意,8系和10系数据源里每种数据集只有1个,例如对于C_GNAME2数据集,名字都是C_GNAME2,使用时以数据源名区分。但在9系数据集里面每种数据集有2个,故冠以不同的名字区分,例如对于名字为C_GNAME2的数据集,在9系首都圈里为stkC_GNAME2,在9系新干线里为SKC_GNAME2 4.2.4 制图设计   首先设计地图的整体结构。本系统使用1个工作空间,包含5个地图,情况如下。 1 初始地图,系统没有选择任何线路和站点时的地图,整个系统共用此一个地图,名称为InitMap 2 四个主干地图 1) 9系首都圈地图,名称为stkMap 2) 9系新干线地图,名称为SK9keiMap 3) 10系地图,名称为SK10keiMap 4) 8系地图,名称为SK8keiMap   其中,9系区域数据过于庞大,而且原始数据结构不尽相同,为避免地图内图层过多和图层内对象过多的情况出现,我们根据数据特点将9系区域分成两个地图,较为均衡地分配了查询显示需要消耗的计算资源。在索引图方面,四个主干地图分别对应四个索引地图。索引图的目的是方便用户了解整体地图的基本信息,图中需要显示的是一些主要要素的整体范围和基本轮廓信息,因此本系统在四个主干地图的基础上,采用比例尺控制图层的方式得到索引地图希望表示的信息。具体实施时可以直接利用主干地图的全幅显示功能得到索引图,不单独制作索引地图。   所有数据源和地图采用统一的连接名,名称举例如下。   连接名:jrgisservice   工作空间名: JRGISBaseMap.smw   其次设计地图的内容。高质量的地图不仅要求信息丰富,缩放平滑流畅,而且要求显示速度快,图面美观,符号形象生动。   图层设置。地图内所有图层按照种类分成9个组,由上至下列举为: 范围图层组,图面属性图层组,旗上图层组,铁道基本情报图层组,铁道敷图层组,市街地图图层组,全体表示图层组,航空写真图层组。   图层比例尺。根据图层数据的实际比例尺以及地图的显示内容对各图层设置比例尺范围。   地图的其他基本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考虑坐标系接合部的处理。因为系统地域跨越不同的坐标系,当漫游地图的时候,如果地图窗口的中心已经离开当前地图范围,系统应自动判断调入相应地图并以当前比例尺显示。为保证地图切换时,地图显示能够流畅地过渡,两个地图在相邻边界处应该有同样的数据,即接合部地区的数据在两个地图中应同时存在。一般情况下,原始数据往往是接合部地区的数据只在其中一个地图里含有,此时应从有数据的地图中裁减出部分数据经投影转换后加入到另一个地图中。例如,9系地图北边的福岛地区的数据就是从10系地图的南边裁减出来经投影变换后得到的。 5、结束语   目前开发的是系统第一期工程,其中的数据主要以首都圈为主,后期工程将处理范围更大的数据。第一期工程数据总量约为170GB左右,以SuperMap作为引擎,存储到Oracle数据库中以后,所占服务器硬盘空间为14.2GB,矢栅数据的总体压缩率约为92%。系统服务端部署到一台试验发布服务器(CPU为奔腾1GB、内存为2GB、硬盘为SCSI硬盘)和另一台开发服务器(CPUXeon(TM)2.4GB、内存为1GB、硬盘为IDE硬盘)后,在公司内外多台客户机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任意比例尺下任意地区范围内,地图刷新时间一般在2秒以下,极个别条件下(如网络繁忙)会出现3秒钟的情况。最后迁移到JR东日本集团实际工作的服务器上以后,速度更为理想,能够较好地满足JR东日本集团庞大铁路系统管理的业务需要。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0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8:38:40 | 只看该作者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系统

况,桥梁道路规划建设的现状,交通管理设施及停车场点情况,交通结构及管理状况,找出影响交通畅通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对于那些“断头路”、“卡脖子路”等严重阻碍道路交通畅通的“瓶颈路”的分析,经实地考察提出道路规划方案,并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如图1和图2。   城市现代化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人的现代化。城市交通现代化作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首先应是城市居民的生活交通现代化,这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和根本要求。一般说来,实现居民生活交通现代化,便可以满足城市生产和经营交通现代化的要求。因此相对于城市的商务交通而言,居民生活交通现代化显得更为重要。   提高公交覆盖率、通达率,缩短居民乘车的步行时间和换乘次数,增加公交车辆班次密度,缩短间隔时间,延长运行时间,提高营运速度和准点率,合理确定公交价格,灵活作价,凸现公交价格优势,必须科学布局公交线路和站点。基本思想是设立公交枢纽中心,按照“蛛网”和“井”字的原理,科学布局公交运行路线,使居民公交出行的换乘次数控制在平均1次内,最大限度利用公交资源。本系统通过分析城市公交网络布局及公交站点的分布情况,提出公交网络规划方案。如图3和图4。   为了在交通枢纽处实时观测公交车辆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公交运行,本系统设计公交运行实时监控系统。同时提供跟踪放大功能,监控公交运行。如图5和图6。   1:城市道路交通建设            
图1 宁波市道路现状图        图2 宁波市道路总体规划图
2:公交网络规划
              
         图3 宁波市公交网络现状图       图4 宁波市公交网络规划图
3:公交运行实时监控
              
           图5公交运行模拟图(1路公交车)     图6公交运行跟踪放大图
5.结论 本文论叙了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性,并开发了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系统,本系统应用于宁波市交通建设和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GIS在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Al Gore. 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 Century.   http://159.226.117.45/Digitalearth/,1998 [2]李德仁 “数字地球与’三S’技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论文集 1999 pp1~6 [3]肖为周、王炜、李修刚、杨新苗 “基于GIS的城市公交规划信息系统的应用”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论文集 1999 pp1001~1005 [4]宋小冬、叶嘉安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00 [5]修文群、池天河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1999 [6]http://www.supermap.com 注:宁波市重点博士基金资助项目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08
 楼主| 发表于 2007-7-30 15:14:28 | 只看该作者

内蒙古赤峰移动公司GIS系统

项目背景   随着内蒙古赤峰移动公司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出现各种类型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提供了通信系统中网络资源不同层次的管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目前,对于移动传输、基站的相关信息还缺乏直观、有效的管理,导致工程建设部门在进行网络升级改造与扩容的过程中很难准确、高效地了解传输、基站等现状与设备配备情况,阻碍了决策的进程。因此,开发专用于移动传输、基站房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以辅助建设部门的工程决策的GIS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系统概述   内蒙古赤峰GIS应用系统是针对移动传输、基站的分布及运行情况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与维护,并对各类基站的话务、告警、性能等数据进行采集及全方位的组合分析和计算;使用GIS、报表、图表等展现手段进行分析对象、分析范围、分析模式进行交叉全面展现;结合GIS技术图文并茂地展现各个基站、传输设备相关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   通过“内蒙古赤峰移动GIS平台”对移动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主要针对网络资源信息的空间属性及物理属性进行有效组织与存储,便于灵活查询与展现、高效维护与数据更新。该平台是为移动工程建设及维护工作人员服务的,主要提供一个网络资源管理平台,使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即可掌握所管理的设施现状及资源配备情况。 系统架构   本系统采用SuperMap系列产品进行设计与开发,为用户提供C/S与B/S两种交互方式,C/S主要对信息进行维护与统计分析,B/S方式对地图信息进行发布并可以灵活的进行信息的查询与展现。如图:
5-1系统架构图
  应用层分为B/S和C/S两种方式分别为用户提供业务功能;B/S方式为用户提供查询、浏览、统计分析、专题图等功能。C/S方式为用户提供查询、浏览、统计分析,以及业务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等功能。   业务逻辑层包括各业务模块的业务逻辑封装,通过GIS产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基础上结合脚本语言、COM技术、Service等技术实现企业应用,为应用层提供数据访问和应用调用,完成系统核心功能。   数据层中包括支持本系统运行的各种数据,包括共享基本地图空间数据、专业空间数据,用户可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安全的访问和管理。   管理层是本系统的管理单元,维持和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转以及保证各种数据完整性。管理层包括权限管理、登录管理、日志管理,数据转换、备份恢复、字典管理等。这些功能有力的支撑起了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接口层组件用于简化那些本质上是针对数据流的I/O操作的软件开发。主要实现与认证平台的接口、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接口(网管、传输系统等)、数据同步,这样的操作由若干互相独立的层次接口组成。 系统功能   基础空间资源管理:实现对建筑物、区域等基本地理底图共享的空间信息的管理。并且对这些空间地图信息进行基本的操作。比如地图漫游、缩放、定位、空间分析、测距、地图打印等。   基站资源管理:利用GIS技术在地图上实现对基站及相关设备的管理。基站信息包括基站基本信息、基站主设备(BTS)信息、基站CELL信息、基站反馈信息、铁塔信息、配套信息等。对这些基站信息可以方便的在地图上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信息维护与操作,同时可以对基站的相关指标进行专题图分析或图表分析。
5-2基站指标专题图分析
■传输资源管理:利用GIS技术在地图上实现对主要包括光缆、光缆段、光缆附属设备、光缆路由、光缆接续设备等缆线资源管理维护。同时还对连接设备资源包括设备模板和ODF维护。对这些传输资源信息可以方便的在地图上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信息维护与操作。 5-3光缆段查询定位
■综合查询:实现了在地图上对传输资源及基站资源的综合查询功能,并能对查询结果灵活的进行地图定位与分析。综合查询实现了以下功能: 1) 单一资源查询:录入编号或名称,查询定位至某基站或传输设施。 2) 区域资源查询:录入编号或名称,查询定位至某区域。 3) 组合查询:通过多种属性条件组合进行查询,查询结果在非模态窗口的列表中显示、点击列表中的某一条或多条信息,可以定位这些被选择信息在图形上的位置,并以特殊(红色)颜色标注。 4) 区域统计:统计特定区域内的机基站或光缆并生成报表,比如划定一定范围(圆、矩形、任意多边形),统计出该范围内各种设施的数量。 系统相关信息: 开发单位:飞天网景(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B座1901室 联系人:李奇 电话: 010-62670040 13911029021 Email:liqi_net@163.com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09
 楼主| 发表于 2007-8-4 09:08:25 | 只看该作者

基于GIS的飞行程序辅助设计与审核系统

开发单位: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单位: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
电话:010-82325050-460
联系人:许有臣
Email:xuych@adcc.com.cn
1. 开发背景
  所谓“飞行程序”,就是指航空器的飞行路线。飞行路线一般包括航路航线和终端区航线(起飞和着陆)。飞行程序设计是指根据地形条件、空域环境、导航设施以及航空器性能来设计航空器的飞行路线的过程,通俗的理解就是为飞机安全飞行铺路的过程。从飞行程序设计本身特征不难发现,飞行程序设计实际上是一个集地学空间上数据显示、图形编辑、三维分析、三维建模等功能于一体的设计过程。
  在空中交通管理领域,飞行程序设计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航空运输业持续增长的需求下,飞行程序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安全、高效、科学飞行程序设计提供了条件。在此前提下,民航总局空管局空域处委托民航数据公司开发了这套功能齐全、灵活实用、标准统一的飞行程序辅助设计与审核系统(下文简称FPADs),该系统目前已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系统概况
  FPADs以结合飞行程序设计业务、最大可能的符合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和操作习惯为指导思想,系统地提出并解决了飞行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各项技术难点。这些难点主要包括地形数据处理、静态数据的提取合并、基础数据入库维护、保护区绘制和评价工具包、飞行程序出图、飞行程序审核、飞行程序报送等功能。FPADs是基于超图公司GIS组件平台SuperMap Objects上建立的一套专业图形处理系统,系统借助.NET开发环境,采用文件型数据库管理方式、三层体系结构的分层模式、OOP的编程思想等技术,达到可扩展、易维护的目标。
  系统总体设计包含飞行程序核心功能设计和数据转换功能设计两大部分。其中,核心功能部分主要由保护区绘制(标准保护区模板和手动绘制保护区)、保护区评价两大模块,这两模块主要是实现保护区的绘制和编辑,并根据保护区的障碍物评价模型计算出控制障碍物;辅助和审核工具两个模块提供了设计过程中的辅助工具和程序校验的功能,是对核心功能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数据转换部分主要包括GIS处理、数据处理以及出图和报表。其中,GIS数据处理实现外部多元地理数据融合、坐标变换、数据生产等功能;数据处理实现静态数据的提取、维护等功能。出图和报告/报表部分主要飞行程序设计的最终结果以标准航图或者报告/报表的形式输出。                图一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图
  FPADs中系统数据模型划分为三层,如图二所示。最底层是地理数据,主要指地形数据和DEM数据,其中地形数据包括1:50万、1:10万、1:5万等全要素地形图以及影像图、三维正射图等地形地貌数据,地理数据主要是作为背景参考图;DEM数据注意提供保护区的评价数据和三维场景的建模数据。第二层为机场静态数据,主要包括终端区的导航台、三区(限制区、危险区、禁区)、航路、障碍物等基础数据,目的是提供设计人员的空域环境的参考,便于提高程序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最顶层为飞行程序设计数据,主要包括定位点、标称航迹、保护区、机场、跑道等数据,这是系统核心数据,负责所有设计要素数据以及计算结果的保存、处理、分析等过程。这三类数据构成了系统的工程数据。                 图二 系统数据模型
3. 系统功能
  系统提供了友善、实用的用户界面,以满足用户灵活、自由的设计要求。系统采用目前业界流行图形设计软件的界面风格。系统界面主要分为菜单、工具栏、侧边栏、对象资源管理器、属性框栏、提示框栏以及状态栏,其中侧边栏、对象资源管理器、属性框栏、提示框栏都能够浮动拖拽和自由关闭,很好的满足了图形处理软件的界面需求。另外,系统支持双屏显示,确保系统图形界最大化原则。                 图三 系统总体界面
  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基础数据的维护管理
  系统提供完备的基础数据维护管理功能,如机场、跑道、导航台、定位点、航迹等基础数据的创建、编辑、删除、统计等操作功能。
  ■绘制保护区维护
  系统核心功能之一就是保护区绘制。因此,完整、快捷、友善解决保护区绘制需求是系统一大特点。该模块不但提供了标准保护区的对象化设计模式,还提供了手动绘制保护区的灵活设计模式。这里的标准保护区是指《DOC 8168》文件中规定明确、类型相对固定的保护区,如直线进场/进近程序、直角航线/等待程序、反向程序、推测程序、ILS面、OAS面等保护区。标准保护区的操作特点是用户可通过保护区的对象属性框和图形关键点来科学合理的调整保护区参数和形状,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CAD编辑功能
  由于系统为图形设计系统,因此,灵活实用的图形编辑功能,是体现软件设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为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提供大量的图形精确绘制,图形精确修改,图形操作等功能。由于受GIS软件本身特点的限制,无论在哪家GIS平台上要完成比较强大的编辑功能,都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的工作,因此,在GIS平台选型过程中,平台提供的编辑接口功能强弱是一项重要标准。如不同交互模式圆弧的绘制,自定义图片的节点编辑,以及图元的精确捕捉和精确编辑等功能,都需要做充分的调研和考虑,SuperMap在这方面很好地满足了系统的需求。
  ■保护区障碍物评价
  根据保护区的大小和形状,并结合保护区的障碍物评价模型,计算出保护区内影响最严重的障碍物,从而确定保护区应该设置的高度或梯度,并在图形标出障碍物。
  ■辅助与审核工具
  系统中的辅助工具包括模板工具、计算工具、导航台信号覆盖、机场最低运行标准等。其中,模板工具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具有飞行程序基本要素性质的参考模板,如直角航线/等待模板、容差区模板、引导台模板、风螺旋模板、标称转弯航迹模板等,目的是对一些有规律的基本设计图形进行封装。计算工具主要提供飞行程序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计算,如真空速转换因数、转弯率/转弯半径、下降率/下降梯度、SOC、复飞障碍物当量高等。导航台信号覆盖则是根据不同设备类型和信号衰减因素,考虑地形遮蔽情况下导航台在不同高度的信号覆盖范围,只要在信号覆盖到的区域内,才可以进行飞行程序设计。
   审核工具主要是对飞行程序设计方案的审核检查工作,并将审核结果作为报表输出。审核工具是建立在飞行程序设计的评审原则(《DOC 8168》)的基础上,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定位点的审核、航迹的审核、跑道的审核等。
  ■出图
  系统提供采用灵活实用的出图模式,本身提供飞行程序设计标准图和保护区图的出图模板,用户可以自行定制模板,可以根据需求添加各种出图要素和和边框修饰,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出图需要。
  ■报表
  系统提供各个对象的完整数据输出,并对某些可管理的数据进行管理式输出,从而满足设计人员迅速快接的提取所关心的数据,便于进行用户进行设计报告的整理。                   图四 保护区
               图五 导航台信息覆盖范围
4. 系统应用情况
  解决方案和业务解决方案,投入使用后即得到总局空管局和地方空管局一致好评,并在实际的机场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阿尔山机场的飞行程序设计的成功应用,具体解决了机场的选址、导航台的布局、以及跨带数据等设计难题;目前,FPADs正在跟踪负责玉树机场的飞行程序全过程。 注:查看图一至图五请点击:http://www.supermap.com.cn/magazine/200612/main/YYAL/index.htm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10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2:32:5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GIS大学生涯规划的思考(大、长、精)




闲话少说。 当前的GIS教育现状,大家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我在《GIS初学者》第一期的《中国GIS本科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一文中进行了简单的调查、阐述与分析。由于有太多的阻力因素存在,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开展的,因此迷茫的朋友们,还是不要指望学校会给你喂好饭吧。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走自己的路。 路径选择,首先要知道自己在哪儿,要去哪儿——这是给自己的所在地和目的地定位。所在地的定位没什么问题,能考上大学的人,差不多都对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素质和能力、性格和品格有一定的认识,只是精度不同而已。目的地的定位却是个大问题,大多数人只能笼统地说出找工作、做学问或创业,再想看清晰一点却是难于上青天。窃以为这是很多人迷茫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想当初,从小喜爱地图的我怀着一腔热情报考GIS专业,却也弄不清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使得两年的大好时光白白浪费(尽管用传统的衡量“好学生”的标准我可谓是相当成功),加上考研,一共是三年青春向东流,现在每每想来,总是痛心不已。值此毕业之际,我将自己的思想整理了一下,希望能为迷茫的朋友做个导航。 -----------------------------------GIS初学者》--------------------------------------- 方向1:开发工程师 毕业后要找工作的朋友,得考虑下有哪些工作和自己喜欢什么工作。由于目前GIS就业市场的形势是供大于求、僧多粥少,因此更多的还是考虑市场需求比较好。 据《GIS开发者》第六期的《中国GIS人才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一文,“在众多GIS单位中,其主营业务大多是工程开发或软件研发和销售。从事数据处理的单位比例也达18%”,“单位对人才需求最多的是资深开发人员,其次是程序员和项目经理。由此也可看出,如果想从事GIS行业,较强的编程能力才是‘通行证’”。打开各大论坛的求职招聘版,也可以看到几乎每个单位都招开发人员。这里找了很典型的一则招聘启事: 职位:GIS开发工程师 要求:熟练掌握C#/C++使用;熟练掌握ArcGISEngine 9.0以上版本的使用;有C#/C++结合Engine项目经验者优先; 这则启事简单明了,一共三点要求:语言、组件、经验。客观地说,对应聘者的要求还是很低的,我想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认真地自学一年应该能够胜任。然而,按部就班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却未必能满足这些要求。第一,学校基本上只教VBC这两门基础的教学语言,目标是过二级、三级,然而考级对编程的要求与工作中对编程的要求完全是两码事,不是一个方向。第二,曾经风靡的两种GIS组件MapXMO正在退出社会舞台,然而在课堂上仍然是主打。第三,有开发经验的学生太少了,很多学校完全不教二次开发,即使教,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实现简单的浏览、查询就行了,这根本算不上项目经验。因此,想从事开发工作的朋友们,必须在校园里开展自助学习。个人认为,认认真真地参加一次ESRI或超图办的开发组比赛,就可以达到普通公司的要求了。下面再看一则要求比较高的: 1、计算机或GIS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熟练掌握C/C++语言、JavaJSPC#等语言,熟悉VC++JBuilder编程环境; 3、熟悉设计模式、UML,能用Rose等建模工具构建系统模型; 4、熟练掌握SupermapArcgis等主流GIS平台及二次开发技术,有GIS软件平台底层开发背景,熟悉GIS常用算法, Web Gis系统的技术架构、性能、安全等有较深刻的理解; 5、熟悉SQLServerOracle数据库开发。 6、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具有跨平台软件开发或嵌入式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这份工作网友们有说工资少于5000没人干的,也有说这种高人没有10K是供不起的。但其实认真自学四年,满足这些要求是绰绰有余的。用一年自学计算机基础、语言(除了VBCC#C++JavaVB.NET四者应当有一)、网络开发,用一学期学习商业GIS桌面软件和组件开发(建议参加比赛),用一学期学大型数据库和分布式系统,用一学期学软件工程、系统分析与架构,用一年学习开源GIS软件并练习底层开发(比二次开发技术含量高,钻研能力强的人可以走这条路。需学习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很多学校开了这些课,但一是跟GIS结合不紧,二是实践不够以至于理论不能掌握。),用一学期了解跨平台、嵌入式、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 肯定有人会指责,这样的规划一是过于偏重IT而轻视地学和数学,二是太理想化没人能学出来,三是要学校还有什么用。正常来说,应该有少数人会冷嘲热讽或破口大骂的。下面我“未雨绸缪”,提前一一作答。第一,上文只是对想从事开发工作的人说的,对开发人员来说,计算机技术是最重要的。对这部分GISer,只要能把G的基本知识和发散思维引入IS,就非常好了,术业有专攻嘛。至于其它的路,下文还有探讨。第二,世上无难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对于毅力匮乏、眼高手低、光说不练的人而言,这的确太理想化了。另外,上文所列的内容只是指引方向,并不是要求全部掌握,而且学校毕竟不是工作,不用每样都学很深。第三,对于想走这一方向的人来说,除了学位证书那一纸遮羞布,学校确实用处不大。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来看,大多数学校似乎都是想培养科研人才的——当然培养方式还有待改进。不只是GIS专业,很多学科都存在理论脱离实践、教学脱离实际、校园脱离社会的问题,何必盲从呢?成绩可以光耀门楣,可以赚取奖金,就是不能给你带来一份好的工作——你看拿家GIS公司的招聘要求里写了“成绩优异者优先录取”?当然,在大家能力都不行的情况下,成绩好的便成了矮个里的将军。 小结一下,这条路是通向开发工程师的,发展得好可以成为项目经理吧。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开发并不仅仅是指编程,需求分析和软件架构也是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工作不做好,编程的时候就会比较乱,而且系统的健壮性也不容易好。不愿意编程的人,比如说女生,可以考虑往这方向走,不过最好对GIS编程也有一定接触。 ---------------------------------GIS大学论坛------------------------------------ 方向2:三维工程师 其实也应该属于开发,只是觉得很多初学者对三维比较感兴趣,因此单列出来。还是先看一则招聘启事吧: 职位描述:在高级开发工程师/系统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地学三维相关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职位要求: 1.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数学或者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掌握VC开发技巧,熟悉c/c++编程,对OpenGL或者D3D技术有一定了解, 3.英文水平良好,阅读英文技术资料没有障碍; 4.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有三维仿真、游戏引擎开发经验者优先 这应该出乎很多初学者的意料:搞三维也得会编程的!没错,三维开发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块:建模和编程。用GIS软件建立的地面模型和用3DMAX等软件建立的地物模型是静止的,要对他们进行动态控制需要编程。举个小例子,桥梁每时每刻都因受到风和汽车的力而发生形变,要想了解形变的情况,可以在桥梁上装上若干GPS即时的获取位置信息,同时用软件建立桥梁模型,通过编程使得GPS数据和桥梁模型关联起来并加以夸张,这样每当GPS数据发生了改变,模型上的桥梁也就发生相应的可观察的形变。 要想从事这种工作,在计算机方面要自学3DMAXMAYA,在编程上要深入学习用C++进行OpenGL技术开发,在GIS上要注重学习DEM和虚拟现实的内容。这些课堂上基本都是很少涉及的,必须自学。 ----------------------------www.gisuniversity.net-------------------------------- 方向3:数据工程师 数据是GIS的血液,一个项目很大一部分资金都是注入到数据的采集、生产和维护中的,因此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方向。还是先看一则招聘启事: 职位要求: 1.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应届也可 2.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熟悉ARCGIS软件操作 3.有地图数字化方面工作经验,有数据库相关操作经验 4.GIS工作抱有热情,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描述:GIS数据的生产和维护 我的感觉,这是一个很辛苦的、技术含量最低的GIS工作。前些时候去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参观,看到数据处理的地方就像一个工厂车间,很宽敞,一排排的电脑,大家就带着立体镜根据测量图纸在ArcGIS中的遥感影像立体像对上矢量化,录入到空间数据库中。矢量化是我们的拿手好戏,这里就不赘述了。这种工作,一般中专生培训培训也能做。 再有就是遥感和航测数据处理,学过遥感和摄影测量课程,会用ERDASENVIER MAPPER,以及VirtuoZO就行。 当然,随着GPS导航的兴起,导航数据和电子地图成为了一个热点。这一方面我没有接触过,因此不能提出看法。可以搜索一下做导航的一些公司的招聘启事。 --------------------------------gisbeginner@163.com----------------------- 方向4:销售/市场/企划 越来越讲究工作经验的要求。我了解的不多。 方向5:软件测试/技术支持 小公司能专门设置这样的职位么? 方向6:项目管理/文档编写 文字功底扎实,专业知识全面,洞悉行业。 方向7:提供解决方案或辅助决策服务 不开发系统,只是用桌面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或辅助决策的服务。比如说,某超市要选址,需要特地做个系统么?没必要,在ArcMap中用VBA写程序,得出最优解,写份报告就行了。 我导师这边就是把GIS作为区域规划的辅助工具,在ArcGIS中进行空间分析,为国土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服务。不过有这样的公司吗? --------------------------------投稿有稿费!--------------------------------- 方向8:转到应用行业 在高校中走方向7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就转到了相关应用领域工作,把GIS作为处理该领域的一种工具,而不再做一个纯的GISer。比如说搞土地应用的进了国土局,搞林业应用的进了林业局,搞水利应用的进了水利局……毕竟,如果把GIS作为一种技术,那她只有在广阔的应用领域中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需要有学GIS的人专注于把这门技术深入地应用到某一个领域中。 我导师曾说过:当GIS被融入IT主流时,是幸运也是不幸。对那些无法在IT的浪潮中辗转腾挪、上下翻飞、搏激弄潮的朋友们而言,不关注技术本身,转而投身到应用中,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那些无法在IT的浪潮中辗转腾挪、上下翻飞、搏激弄潮的朋友们而言,不关注技术本身,转而投身到应用中,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那些无法在IT的浪潮中辗转腾挪、上下翻飞、搏激弄潮的朋友们而言,不关注技术本身,转而投身到应用中,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不错,大城市的这个局那个局很少招本科生了(有关系的不算),那么小地方呢?或是其它领域呢?为什么不能到GIS还没有涉足到的区域去开疆拓土呢?与其他人相比,你具有非专业优势。胡乱打个比方,同样做村长,你至少比学行政管理、只会纸上谈兵的毕业生多了一个高科技手段,手握盗版软件的你可以用GIS来科学地管理村子。至于怎么应用,我一时半会吹不出来,但人类80%的信息都和空间位置有关,肯定有你能挖掘出来的东西,当你带着GIS的思维去工作,只要是有心人,肯定能在工作中发现用的到GIS的地方,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用了之后,只要有效果(或者吹出效果),不就成了建设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的典型? GIS需要我们推广! ------------------------------全中国GIS初学者们,团结起来!------------------------ 方向9:升学 越来越多的人考研究生,据《GIS开发者》第七期的《要不要考研?考什么样的研?》一文,绝大部分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可是研究生毕业也要工作呀,无非也就是上面那几条路。大家知道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也不咋的,有些人是“做”几篇没意义的论文毕业了事,与当年本科毕业的同学相比,多了一层遮羞布,却少了三年工作经验。精明的企业老板是不会看重学历的,因此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有人这样说保研:用浪费三年时间的代价换来继续浪费三年时间的资格。当然优秀的研究生还是比本科生多一些机会,尤其是事业单位对学历还是比较看重的吧。 读研,第一年上课,第二年“自由活动”,第三年(或最后半年)做毕业论文。除了毕业论文,在读研期间还需要在期刊上发表一些论文,各个学校对论文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剩下的时间主要是做导师的项目和自己充电。项目通常分为“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两种。纵向项目,俗称“国家给钱的”,是由政府长期设立的各类研究基金支持的项目,主攻前沿课题;而横向项目,俗称“社会给钱的”,是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就某些课题委托的项目。因此这里实际上又有两条路可选:想走科研道路的,选择以纵向项目为主的导师;不想走科研道路的,选择以横向项目为主的导师。 那么GIS科研主要做什么呢?个人认为还可以分成四条路:基础理论、实现技术、深度应用和新应用。基础理论是整个学科的核心与灵魂,这里多列举几个研究方向:空间数据库的准确性研究;空间关系语言研究;空间数据的多种表达方式研究;地理信息的使用和价值研究;海量空间数据库的结构体系研究;地图制图的规范化研究;地理信息数据共享的研究;GIS中时空关系的研究;GIS和空间分析研究;法律、信息政策和空间数据库关系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的互操作研究;地理世界的规范化模式研究。再举几个实现技术的科研方向: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空间信息的可视化研究;遥感和 GIS的集成研究;GIS的用户接口研究;通过协作形成空间决策系统的研究。再举几个深度应用的科研方向:GIS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研究;在社会背景中,如何在 GIS中表达人、空间与环境的研究。至于新应用,则是让GIS技术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比如上面提到的村长GIS,还有在《GIS初学者》第一期中《访南京师范大学学生胡雷地》一文中提到的家谱GIS 搞基础理论估计是最底层的,也是最难的,当然只有走这条路你才有可能成为院士、科学家、行业的核心引领者和推动者。想走这条路的人,在本科期间重在打基础,尤其要有深厚的数学功底,不仅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还有必要自学离散数学、数值分析、拓扑学等科目。在计算机上需要对C++、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有一定理解,并能熟练使用MatlabIDL等科研常用软件。在GIS上,在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多读一些GIS书籍。到硕士研究生阶段,根据学校及导师情况大致选择自己的方向,进一步打基础。这样,在博士期间有望有所创新和突破。 搞实现技术比基础理论少一些抽象,而对计算机的要求可能更高一些,数学仍然很重要。我在书店看到过有常用算法与实现代码的书,觉得比较适合本科生钻研。 GIS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体现其生命力,而深度应用最能体现GIS的强大。想走这条路的人可以在大学期间选中一两个应用方向,如物流、矿产等,多看一些GIS在该领域的应用论文。在研究生阶段,也就只专注于一个领域的应用。 我个人则希望能够在将来成为拓展GIS应用领域的人,这需要对各种技术有所认识,但不用深入钻研,更重要的是会用GIS的思想来思考问题。我用活跃的思维和火热的热情来引导学习,或许比较适合这个方向。又想起闾国年教授的话:“做学者,不做学生”。 --------------------------------自主!共进!------------------------------------- 方向10:彻底转行 实在对GIS没兴趣,不如彻底转行。要舍得放弃。但请不要辱骂GIS 结语 本文相当于一篇需求分析,阐述了GIS学生未来的走向,并简单地谈了选择不同的路在大学期间应该分别做些什么。我知道很多人是被调剂到GIS专业的,你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专业,那么我建议你:合理的判断是建立在充分的阅读与思考上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吧。 还有两句话不能不提:万事开头难;GIS对勤奋的人来说是机遇,对懒惰的人来说是噩梦。毅力匮乏是我们这一代人(当然不是指每个人)很突出的一个毛病,在这个节奏快速、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几人能不浮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是最浅显也是最深刻的道理。这里引用三句诗来描述GIS学习的三个阶段(是反复循环以至无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昨夜西风凋敝处,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在迷茫中寻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信念中摸黑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反思中突破 最后说明一下,本人发帖时是普通学校大四临毕业的学生,目前已在研究生导师的实验室里工作近两个月。个人认为自己只有大三的四分之三学年和这两个月在学习GIS,水平很低。在实践方面,自己摸过VB二次开发、C#ASPSuperMap ObjectsArcEngineRose,学得都很浅。加上个人阅历和社会经历也比较肤浅,文中难免有大量主观臆断的内容,可能会误导大家。因此,恳请读者们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我会根据大家的看法校准自己的思路,优化过的文章将在《GIS初学者》第五期上和大家见面。 另,GIS大学论坛的《GIS初学者》版上有一些讨论或许会对您有帮助。《GIS初学者》也很渴望您投稿,尤其急缺实践类的文章。学习中的点点滴滴、一个小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一次课堂实验,都会使读者受益匪浅,从而推动我们的GIS教育。谢谢您!真心地祝您,祝我们共同进步。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11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08:12:37 | 只看该作者

三维GIS的一个可行解决方案

去年由于工作的需要,做了一个与三维GIS有关的项目,做完之后自己写了一篇随笔——《StetchUp5 ESRI 插件在ArcGIS9.1当中的应用》,放在gis天空的论坛中,可是却少有人问津,自己也没有时间去理它。然而苦于三维分析方面资料的缺乏,希望能够与大家交流一下经验,所以重新整理出来,放到我的博客,希望大家能够提供宝贵的建议。
一、ArcGIS三维分析简要说明
ArcGIS软件在其早期的版本中就向大家提供了三维分析方面的功能,随着新版本的发布,三维分析功能也在不断的加强,在其前不久发布的9.2版本中,听说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特性,有时间倒是应该好好地去了解一下。
虽然其又提供了一些新的特性,但是还只是局限于这两个方面:三维显示与三维分析。其中三维显示包含的主要内容为:三维场景的生成与设置、三维场景的浏览、叠加纹理、分层设色(贴图)。三维分析方面的主要内容为:三维场景的属性查询、自动生成等高线、坡度分析、通视分析、剖面图的绘制。
利用这些功能能够完成大部分的任务,虽然其提供了贴图功能,但是就三维显示这一方面来讲,效果还是很不理想。用其它3D软件虽然能够做出较好的视觉效果,但是在空间分析方面的表现又令人有点头痛。
二、SketchUp三维建模
SketchUp是一个极受欢迎并且易于使用的3D设计软件,官方网站将它比喻作电子设计中的“铅笔”。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使用简便,人人都可以快速上手。并且用户可以将使用SketchUp创建的3D模型直接输出至Google Earth里面,非常的酷。同时它也对ArcGIS提供了接口。
由于SketchUp建模快捷而具有“分析性”和“须量化性”,所以更加适合我们的三维建模之用。但是对于三维分析,它就只能望洋兴叹、无能为力了。
三、三维GIS解决方案
有什么较好的解决方案吗?去网上搜索一下,关于这方面的东西确实少得可怜。后来听说母校(湖南城市学院数字城市研究所)在这一方面有所研究,我打电话过去联系,倒是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ArcGISGoogle公司旗下的SketchUp软件结合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SketchUp对我们感兴趣的数据(基于空间关系)进行三维建模,比如房屋、或者地下管道。建好模后我们将其导入ArcSDE数据库,三维建模的数据将作为切片形式进行保存。最后我们就可以利用ArcGIS软件提供的三维扩展模块进行三维分析了。
结尾
对于三维GIS方面的问题当然还有其它解决办法,本文只是初步地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案,结合实际,确定它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当然这个方案也有其缺点,在大范围数据建模方面,不如ArcGIS三维符号化那样的快捷。但是与其它3D软件建模相比,又存在无可争议的方便。同时通过其提供的插件——InstallSketchUp5Shape与InstallSketchUp5ESRI,又可以很好地实现与ArcGIS的交互操作。 相关资料: 三维GIS研发思路:http://www.cnblogs.com/supersyg/archive/2007/04/02/508086.html 三维GIS功能与特点介绍与分析 http://www.cnblogs.com/supersyg/archive/2007/06/05/547260.html#772744 ArcGIS三维分析与三维浏览 http://www.cnblogs.com/3echo/archive/2006/10/25/539507.html

21

积分

2

金钱

1

帖子

初级水师

412
发表于 2007-9-3 11:22:43 | 只看该作者
你好,能给我讲讲怎样进行这个程序的配置吗,谢谢啦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13
 楼主| 发表于 2007-9-4 15:11:29 | 只看该作者

GIS领袖:基于ArcGIS的位置服务基础平台解决方案

1.概述   位置服务中关键的核心是位置与地理信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解决方案是为位置业务系统提供支持的基础平台,为LBS行业提供业界标准的接口以方便第三方开发。   本解决方案在辽宁移动位置服务基础平台项目中顺利实施,并在运行中证明成功。   移动位置服务基础平台解决方案利用ArcGIS的强大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功能,使用基于构件的SOA软件系统设计方法,基于J2EE架构开发,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支持大量的并发访问,完全满足电信级系统的要求。   该系统为了降低移动位置业务系统的开发难度,还可以避免重复投资。是移动位置服务中电子地图类、地理信息查询类、位置监控类、最优路径规划等业务的底层支撑平台,大大减少了这类业务系统建设的成本、难度和周期,使位置业务可以方便的开展和管理。 2.解决方案系统结构图   移动位置服务基础平台系统结构图 3.GIS系统功能结构   根据位置服务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按照系统的功能,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组成部分:   ·接口模块   接口模块包括GIS接口和CP接口。   GIS接口根据业务需要以文本、栅格图或矢量图的方式向SP提供GIS应用服务。   CP接口为CP提供数据管理接口。   ·服务门户   CP自服务门户为CP提供维护自己数据和业务管理的交互界面。   管理员门户为管理员提供管理系统的界面。   ·GIS应用服务子系统   GIS应用服务指系统为SP提供的GIS服务,包括GIS应用发布服务、地图基本操作服务、地理信息分析服务、路径搜索服务和地理编码等GIS服务。   ·数据管理子系统   数据管理提供浏览,管理,创建和组织电子地图服务,GIS数据维护,以及电子地图的导入和导出服务。此外,GIS数据管理还提供创建,编辑和查看元数据管理服务。   ·GIS管理子系统   GIS管理子系统完成对GIS系统、网络、日志、CP等的管理。包括系统网络管理、日志管理、CP管理,以及统计分析模块。   日志管理系统记录了系统操作员、CP等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情况。   系统网络管理提供对系统的日常操作、访问和运行进行记录和监控,对系统的访问进行权限管理、对GIS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的实时监控管理和运行状态分析。   CP管理子系统提供对CP的接入管理、系统访问的鉴权等。   统计分析模块提供对数据使用情况、服务使用情况、并发用户数、带宽利用率等数据的统计分析。   ·GIS平台   ·GIS引擎   ·数据库   接口模块、服务门户、GIS应用服务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以及GIS管理子系统一起组成了位置服务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系统部分。应用系统部分的功能可由 GIS for LBS Application Service System来实现。

1

积分

11

金钱

1

帖子

小小水师

414
发表于 2007-9-6 15:24:16 | 只看该作者
楼住 的插件 能不能发个给我啊 10521506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15
 楼主| 发表于 2007-9-7 16:25:43 | 只看该作者

快速制图基本操作-ArcGIS应用案例

快速制图基本操作-ArcGIS应用案例

ArcQMAP.pdf

462.7 KB, 下载次数: 51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16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22:20:04 | 只看该作者

GIS项目开发文档(开发GIS项目必备)

1.任务申请 2.可行性与计划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2.可行性与计划阶段--项目开发计划 3.需求分析阶段--数据要求说明书 3.需求分析阶段--需求说明书 3.需求分析阶段--用户手册概要 4.概要设计阶段--概要设计说明书的 4.概要设计阶段--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4.概要设计阶段--组装测试计划 5.详细设计阶段--详细设计说明书 6.实现阶段--模块开发说明 7.单元测试阶段--单元测试报告

桌面.rar

123.13 KB, 下载次数: 53

2万

积分

2万

金钱

5559

帖子

王者水师

默默奉献勋章

417
发表于 2007-9-8 16:05:53 | 只看该作者

GIS技术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

摘 要: 介绍了GIS技术的组成、发展及产业化,论述了GIS应用于供 水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深度开发专业性GIS及提高其应用水平 的途径。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图形数据管理; 供水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0-4602(2000)09-0021-03 1 GIS技术发展概况 在新兴的信息产业中,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作为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及相关学科等为一 体的新兴边缘学科,近30年来迅速兴起。GIS将计算机技术和空间地理分布数据相结合,通过系统建立、空间操作与模型分析,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乃至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目前GIS在国内外应用领域已相当广泛,不但成功地应用于测绘、制图、资源和环境等领域,而且已成为城市规划、公共设施管理、工程建设等的重要工具,此外GIS还进入了军事战略分析与决策、商务策划、文教卫生乃至人们日常活动的各种领域中。据估计,人类活动80%的信息量与地理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因此GIS开发和应用的前途和容量是不可限量的。目前GIS被认为是21世纪支柱性产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已将GIS列为“重中之重”的项目,并重点支持发展我国的GIS产业。 自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Tomlison博士提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后,在60年代中期加拿大首次建立了CGIS。于70年代开始,美国推出了两个著名的GIS:即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 开发的ARC/INFO和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开发的TIGER系统。这两个GIS系统提出的关于地理 信息的组织方式,对GIS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30多年、几个阶段的发展,数据库的结构设计、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及GIS通用软件等都已发展成为较成熟的理论体系。特别是80年代以来,GIS软件的商品化已在全世界全面展开,先后出现了闻名于世的ARC /INFO、SYSTEM—9、INTERGRAPH、GENAMAP等大型GIS软件及SPAM、ILWIS、MAPINFO、ATLA S 等中小型软件。这些软件都已在土地评价、土壤侵蚀控制、水资源调查与管理、社会经济规 划、灾害评估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的GIS发展较欧美先进国家起步约晚15年左右,但发展速度并不很慢。1994年9月,我国国家测绘总局与美国ARC/INFO总部签定了合作的ARC CHINA计划。1997年国家环保局用世界 银行技援项目“中国省级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在我国27个省建立了省级环境信息中心。仅以GIS在城市方面的应用就有城市自来水、城市煤气、城市规划、城市地下管线、城市环境、城市道路、城市土地等不胜枚举,至于其他各方面的应用诸如环境监测、水土流失、矿产资源、投资评价等更是屡见不鲜。所有这些都标志着GIS在我国的成长与发展。 目前,新一代的GIS软件技术——即ComGIS(Components GIS,组件式GIS)和WebGIS(Word Wid e Web GIS,万维网GIS)已迅速兴起。ComGIS将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根据用户需要,将实现各种功能的控件集成,即构成了GIS应用系统。ComGIS与传统的GIS相比,其优势在于它不依赖于某一种开发语言,便能嵌入到通用的开发环境(如:Visual Basic、De lphi等)中实现GIS功能;或将其他软件功能(包括由高级语言如C++、FORTRAN开发 的其他专 业性模型)引入到GIS中,使软件的可配置性、可扩展性和开发性更强,更易于GIS的推广应用。而WebGIS是Internet技术与GIS相结合的产物,是利用WWW技术对传统GIS的改造和发展 ,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其最终目标是通过WWW使得GIS成为大众使用的技术和工具,即在WWW任意一个节点上的Internet用户都可以浏览检索Web GIS上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各种空间分析与预测、空间推理和决策等,从而使GIS进入千家万户。因此,ComGIS和WebGIS 被视为当今GIS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2 GIS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GIS在国内供水系统中的应用集中在输配水管网的日常管理中,如上海、深圳、唐山 等城市。天津大学环境工程系也曾根据供水企业的要求,先后以北京大学的Citystar和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的MAPGIS为软件开发平台,建立了城市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实现了供水管网 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计算机录入、修改;对管线及各种设施进行属性查询、空间定位以及定性、定量的统计、分析;对各类图形(包括管线的横断面图和纵断面图)及统计分析报表显示和输出;除此之外,还为爆管、漏水事故的抢修、维修提供关闸方案及相关信息,从而基本实现了供水管网的信息化管理。通过GIS的集成,使管网图形库、属性数据库及外部数据库融为一体,不仅图文并茂、准确高效,而且易于动态更新,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网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当然,GIS应用于供水系统所产生的功效还远不止于此。就GIS本身而言,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只是最基本的功能,而更深刻的内涵在于GIS的空间分析、模型分析所产生的信息,能够对 自然过程或决策方案进行模拟和趋势预测,以便从中选择最优方案,避免管理和决策的失误。 因此,GIS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就不能仅仅作为一个图形库和数据库只是停留在管网日 常管理的水平上,还应该利用GIS分析、模拟与预测的强大功能,与专业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深度开发,为管网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各种运行状态下的优化调度以及事故抢修等提供决策支持。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管网更新改造的任务逐年加大,迫切需求实用的管网水力分析及扩建改造优化设计的软件系统。然而,尽管近年来有关管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日趋成熟 ,但其应用并不广泛,究其原因就在于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解法与编程,对于部分设计人员来讲难度较大,尤其是扩建、改造方面的优化,不仅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而且往往需要庞大的数据量。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将管网计算理论、系统优化理论与GIS相结合 ,凭藉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利用GIS上的实际管网图构造出管网计算图形,并从GIS的属性数据库中提取有关数据,通过编制计算程序,进行管网水力工况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将GIS的网络分析与优化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管网扩建、改造优化的 辅助设计系统。这样不仅将优化设计的思想、方法渗透到管网建设中,有利于城市供水管网 的合理布局与科学调整,为日后管网的优化调度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通过GIS将管网大量 的基础数据、水力分析计算、优化设计计算以及设计方案输出等集成为易于操作的专业软件 ,为设计人员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极大方便。 设计优化的最终目的是运行优化。一个大型、复杂的管网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运行并非易事。从长远目标来看,根据可靠、准确的管网运行资料,建立管网数学模型,并据此对 管网运行工况进行动态模拟,是实现管网优化运行的必经之路。而在管网建模过程中,GIS以其独特的优势,将作为对管网运行实施信息模拟不可替代的工具。在GIS的支持下,管网的结构参数和状态参数融为一体,可以利用GIS数字高程模型,模拟管网水压分布状态, 并以二维或三维图形直观显示;也可以在多水源管网中寻求管网内供水分界线的变化规律,以合理设置供水分界地带的测压点,并确定各测压点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优化调度提供决 策依据。 此外,GIS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还可用于管道施工、管网维修预案和管网事故抢修决策等 方面。如在管网建设施工中,利用GIS的缓冲区(Buffer)模型,对将要敷设的管道进行缓冲区分析,并将计算出的缓冲区与数字高程模型迭加,计算其工程土方量。又如在未来的管网事故紧急抢修时,可以采用GIS与GPS相结合,一方面通过GPS系统准确获取抢修车的地面位置和路网交通状况,并将数据实时传送给GIS,计算最短行车路线;另一方面利用GIS的关阀搜索、管网状态仿真模型,快速分析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模拟管网动态变化,以便调度管网有关设施,确保供水服务质量。显然与传统的事故处理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充分 显示出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的优势。 以上列举的各项只是GIS在输配水系统中的部分应用,实际上GIS在供水系统中还可用于水资 源规划与管理、地面水水质模型、地下水水质保护以及GIS结合专家系统实现供水系统区域优化等众多领域[1、2],并将日益发挥更大的功效。 GIS在供水系统中进一步开发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而跟踪GIS技术的发展,选择一个成熟、 优秀的GIS平台,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虽然国际上已推出了许多优秀的GIS工具软件,但使用国内自行开发的GIS工具软件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有汉字功能,而且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近年来国产GIS软件中,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大学的Citystar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MAPGIS,前者在实现3S技术(GIS、RS、GPS)一 体化方面较为出色;后者在图形处理、空间分析及用户界面等方面更胜一筹,二者已被许多用户选为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并在用户使用与开发者研制的过程中日趋完善。 3 结束语 GIS作为世界性的高科技领域学科和技术体系已渗透到各行各业,而随之建立的各专业性的GIS软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专业性不够强,尤其是高层次的应用模型很少,而这在很大程上决定了GIS实用性的优劣与成败。当然GIS在各专业的综合、深化应用,首先要取决于地 理信息建模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Modelling System)的完善和支持,但同时更需 要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在新一代组件式GIS的开发研制中,这样才能不断拓宽GIS在 本专业的应用范围,提高应用水平,使其由一个偏重于信息采集、管理、统计分析与处理的技术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决策支持系统或专家系统,在未来的信息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1.天津大学环境工程系;2.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Daene C Mckinney,David R Maidment,Mustafa Tanriverdi.Expert Geogra 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exas Water Planning[J].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1993,119(2). [2]Carol P Baker,Margaret Dein Bradley,Sofia M Kaczor Bobiak. Wellhead Protection Area Delineationinking Flow Model with GIS[J].Journal of Water R 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1993,119(2).

21

积分

81

金钱

2

帖子

初级水师

418
发表于 2007-9-9 21:01:30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一定要顶呀~

561

积分

-1

金钱

61

帖子

青铜水师

419
发表于 2007-9-12 20:44:0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提供好东西共享!谢谢!

1万

积分

5860

金钱

489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4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6:55:15 | 只看该作者

吴信才:GIS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我国GIS(中国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GIS)产业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如何推动我国GIS产业的发展、促进GIS更好地应用以及让国民意识到GIS的重要意义,是将要召开的“第六届MapGIS用户大会”期望达到的目的之一”。9月25日,中地数码集团董事长吴信才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吴信才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人类所接触的信息中有80%以上与GIS相关,GIS的迅猛发展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重要性,GIS已成为IT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大众对GIS相对比较陌生,但GIS的应用已经涵盖了国土、地矿、环保、城建、能源、国防、军事等应用范围,而在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管理、道路交通、电力供应、能源管理等方面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谈及国内GIS产业现状,吴信才表示,“经过众多国内企业的不懈努力,中国GIS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在最新的‘第四代GIS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MapGIS7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在大型、超大型GIS应用工程上长期依赖国外软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然而,GIS技术大众化应用的路还很长,与国外相对成熟的GIS相比,我国GIS大众化应用依然处在初级阶段,这与本身的技术门槛、社会认知度及大环境有关。”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由中国著名的GIS企业中地数码集团携手中国地理信息协会、中国软件协会、中国测绘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建设分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遥感学会等联合组织的“第六届MapGIS用户大会”将于10月23日至24在北京召开,是中国GIS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GIS专业会议。   吴信才说,尽管GIS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各行业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我国的GIS产品应用曾长期依赖国外软件。为了打破垄断,中地数码集团经过六年的艰苦攻关,研发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MAPGIS7,该平台软件是中地数码集团在国内GIS软件市场近二十年来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市场经验的结晶,融合了全新的GIS理念、采用了最新的第四代多层结构体系的MAPGIS7。为国产GIS产业的发展带来光辉的前景。   目前,中地数码集团是全球惟一提供GIS 搭建平台,惟一提供GIS数据中心,惟一拥有三维GIS平台,全球最全GIS解决方案的平台提供商。中地数码集团研发的MapGIS软件在国土资源管理、地质调查、数字城市、数字通讯等领域广泛应用,同时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当中,在城市配电管理、供暖、供电、供排水管理等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地数码集团在GIS产业所做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产业信息化进程。   吴信才说,今年的MapGIS用户大会与往届会议相比有几大特点:第一,今年将有更多的政府机构、业界专家、行业用户和世界众多500强参加,将给与会者带来更多的产业信息;第二,全面展示中地数码集团最新推出的第四代GIS-MAPGIS7的功能、特色及三维、遥感、嵌入式、国土、市政、电子政务、城管通、大众化等方面的应用产品和案例,让参会者第一时间了解GIS产业的前沿技术和应用。第三,面向GIS应用系统开发者系统介绍世界领先的MapGIS搭建式开发平台,演示基于此平台用户如何快速构建各个行业的政务管理系统及企业级GIS系统,怎样通过拖放的方式实现GIS功能的快速可视化搭建,如何大大减少GIS开发的难度和提高系统稳定性;第四,更加强调对用户的回报,第六届MapGIS用户大会将首次设置“最佳合作伙伴奖”、“最佳应用奖”、“最佳MapGIS实验室奖”等奖项,对用户进行奖励回报;第五,此次会议的研讨形式将更加地多样化,采取主题报告、专题演讲、分组讨论、产品展示展览等方式深度解析MapGIS的无穷魅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2 15:51 , Processed in 0.221643 second(s), 6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