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俺也来一蛋
鱼粉冷却废水
废水来源:待处理废水主要来自生产加工车间鱼粉蒸干过程产生的冷却废水、车间冲洗水以及厂区生活污水。
此类鱼粉加工废水的水质具有以下特点:
①此类废水一般有难闻的腥臭味,其中含有大量油脂质等污物,固体悬浮物含量高。
②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其中高浓度有机质不易降解,处理难度较大,废水中的营养物主要是氮、磷,其中氮主要以有机物或铵盐形式存在,而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③废水水温较高,约为70℃—80℃。
水量:600m³/d 设计水量:700m³/d
进水水质:COD 3500 氨氮 300 SS 3000
出水水质:COD 50 氨氮 5 SS 10
采用的工艺:调节+气浮+二级AO+混凝沉淀+BAF
调试运行方案:调节池、气浮池操作规程
1.开启原水泵将污水打入调节池,同时打开进气阀门使水处于搅动状态,进气阀门始终保持开启。
2.开启PAC搅拌泵及PAM搅拌泵,通过投加一定比例的PAC、PAM。
3.定期察看池内污水情况,巡视池内反应所形成的絮体状况调整药品的投加量,如絮体较小时需多投加PAM。
加压溶气气浮池工艺操作规程
加压溶气气浮系统是将反应池中所形成的絮体与微小气泡相结合,使其受浮力而浮上的方法,从而达到去除CODcr、BOD5、SS(水中悬浮物)等的目的。
1.启动回流水泵,将回流水打入容器罐,罐内水位必须高于容器罐体积一半以上,然后加入压缩空气,气和水在溶气罐内混合10分钟左右时间,出来的溶气水达到乳白色时即为合格,压力表控制在0.3-0.4MPa左右。
2.当浮渣在50-100mm时,按动电钮,开启刮渣机,将浮渣刮入集渣槽内。
3.当集渣槽内渣量达到一定量时,提高气浮池溢水闸门,使水位升高,进行冲洗集渣槽,冲洗完毕后,将阀门降低至正常工作水位。
潜水搅拌机操作规程
潜水搅拌机系统主要是根据其在厌氧池内部进行悬浮污泥的搅拌,使废水中的活性污泥在厌氧池内部呈现悬浮状态,从而使污水中的悬浮物不能沉淀于厌氧池内。
1.根据其导杆上手动调节器调节其上下方向。
2.导杆上的螺栓位置可调,根据它调节其方位、方向。
曝气生化池操作规程
曝气生化系统主要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1.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
2.曝气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3.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3mg/l。
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5.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6.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
7.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视情况投加消泡剂。
8.根据污泥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营养源。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钠。
沉淀池操作规程
1. 定时巡视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浊度、泥面高度、沉淀的悬浮物状态、水面浮泥或浮渣情况等,检查各管道附件、排泥刮渣装置是否正常,各堰出流是否均匀,堰口是否严重堵塞,清理出水堰及出水槽内截留杂物及漂浮物。
2. 根据污泥产量及贮泥时间及时排出污泥,一般存泥时间为2-4小时。利用阀门控制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打入污泥浓缩池,控制好回流污泥与净排污泥的比例。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二次沉淀池泥面高度确定。
3. 观察沉淀池出水水质,不允许沉淀池有污泥漂浮现象。
4. 沉淀池上清液的厚度一般为0.5-0.7米左右。
。
BAF池、反冲洗工艺操作规程
BAF池主要是处理物化及生化处理后水中残存的CODcr、BOD5和微小的SS成分及合成洗剂等。BAF池采用钢板为底部支撑,陶粒为填料部分。由于BAF池填料层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滤料吸附饱和后吸附作用会变差,从而导致出水水质变差,因此就要进行反冲洗,使滤料恢复活性。
1. 关闭BAF池顶部进水阀门及底部出水阀门,打开反冲洗进水阀门。
2. 启动反冲洗泵,反冲洗12分钟。
3. 关闭反冲洗泵,打开过滤池顶部进水阀门及底部出水阀门,关闭反冲洗出水阀门,反冲洗结束。
污泥浓缩池操作规程
污泥浓缩池是浓缩沉淀池内剩余污泥,浓缩的情况将影响脱水机的处理效果。
1. 观察出水堰各堰口出流是否均匀,要保持出水堰及出水槽通畅、清洁.
2.浓缩池的出泥含水率应控制在95-97%。
污泥脱水运行管理
1.用干化池进行污泥脱水时,应选用合适的干化填料,定期更换。
2.污泥脱水完毕,应立即将填料更换,否则积泥干后影响前端污水处理。
鼓风机运行管理
1.根据曝气池氧的需要,应调节鼓风机的风量。
2.风机及水、油冷却系统发生突然断电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风机不发生故障。
3.鼓风机的通风廊道内应保持清洁,严禁有任何物品。
4.风机在运行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风机及电机的风压、油温、油压、风量、电流电压等,并及时记录。遇到异常情况不能排除时,应立即停机。
5.应经常检查冷却、润滑系统是否通畅,温度、压力、流量是否满足要求。
药品的配制
1.PAM 、PAC 配制,将药品倒入药品罐中,加水同时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打开阀门,利用自然压力将药品压入加药箱中,启动加药泵。隔一段时间需要对药罐进行清扫,以免发生堵塞现象。
附 沉淀池的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
(1) 出水带有细小悬浮颗粒
说明沉淀池局部沉淀效果不好,原因有:水量负荷冲击或长期超负荷;因短流而减少了停留时间,以致絮体在沉降前即流出出水堰;曝气池活性污泥过度曝气,使污泥自身氧化而解体。
解决方法有:调整进水、出水配水设施不均匀,减轻冲击负荷的影响,有利于克服短流;调整曝气池的运行参数,以改善污泥絮凝性能,如营养缺乏时补充,泥龄过长污泥老化应使之缩短,过度曝气时应调整曝气量;均匀分配浓缩池上清液的负荷影响,及进入初沉池的剩余污泥的负荷影响。
(2) 出水堰脏且出水不均
因污泥黏附、藻类长在堰上,或浮渣等物体卡在堰口上,导致出水堰很脏,甚至某些堰口堵塞出水不匀。
解决办法为:经常清除出水堰口卡住的污物;适当加氯清毒阻止污泥、藻类在堰口的生长积累。
(3) 污泥上浮
导致污泥上浮的原因有: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有机质腐败;沉池中污泥反硝化,还原成N2而使污泥上浮。
解决...正常的贮存和排泥时间;检查排泥设备故障;清除沉淀池内壁,部件或某些死角的污泥;降低好氧处理系统污泥的硝化程度;如高速污泥回流量,调整污泥泥龄;防止其他构筑物腐化污泥进入。
(4)刮泥机故障
刮泥机因承受过高负荷等原因停止运行。
解决办法有:减小贮泥时间,降低存泥量;检查刮板是否被砖石、工具或松动的零件卡住;及时更换损坏的钢丝绳、刮泥板等部件;防止沉淀池表面结冰;减慢刮泥机的转速。
活性污泥的异常问题及解决方法
(1) 污泥不增长或减少的现象
污泥量长期不增加或增加后又很快减少了,主要原因:污泥所需养料不足或严重不平衡;污泥絮凝性差随出水流失;过度曝气污泥自身氧化。
解决办法有:提高沉淀效果,防止污泥流失,如污泥直接在曝气池中静止沉淀,或投加少量絮凝剂;投入足够的营养量,或提高进水量,或外加营养(补充C、N或P),或高浓度易代谢废水;合理控制曝气量,应根据污泥量,曝气池溶解氧浓度来调整。
(2)溶解氧过高或过低
曝气池DO过高,可能是因为污泥中毒,或培驯初期污泥浓度和污泥负荷过低;曝气池DO过低,可能是因为排泥量少曝气池污泥浓度过高,或污泥负荷过高需氧量大。遇到以上情况,应根据实际予以调整,如调整进水水质、排泥量、曝气量等。
(3) 污泥解体
水质混浊、絮体解散,处理效果降低既是污泥解体现象,运行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污泥中毒,微生物代谢功能受到损害或消失,污泥失去净化活性和絮凝活性。多数情况下为污水事故性排放所造成,应在生产中予以克服,或局部进行预处理;正常运行时,处理水量或污水浓度长期偏低,而曝气量仍为正常值,出现过度曝气,引起污泥多度自身氧化,菌胶团絮凝性能下降,污泥解体,进一步污泥可能会部分或完全失去活性。此时,应调整曝气量,或只运行部分曝气池。
现在该厂污水处理正常运行:实验数据:COD 小于30 氨氮 小于2 |
顶一下
-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