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yorub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污水处理入门的那些玩意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1821

金钱

630

帖子

王者水师

261
发表于 2011-9-26 11:3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7# 的帖子




现在国家给出的规范和书籍一般都是BOD计算,感觉对工业水有时没多大的参考价值
清啦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26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1:5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9# 的帖子

你可以看一下15楼,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我做设计既不按照CODcr,也不按照BOD5来计算,而是在这两个之间估取一个值,这个值取得大一点没有关系,风量会略有富余,对工艺来说还更好一些

9646

积分

188

金钱

152

帖子

黄金水师

263
发表于 2011-9-27 00:06:56 | 只看该作者

两相厌氧

余版您好。。我最近一直在调试UASB,之前也跟您交流过。就是两级UASB,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级,放在前面。由于现在进水水质发生改变,进水VFA在5000mg/l左右,导致新厌氧即一级UASB的出水VFA一直2000mg/l左右,也控制不下来。现在的水力负荷在1.2kgCOD/M3.D ,去除负荷只有10%。。所以现在老总意思把它改为两相厌氧,新增加的UASB作为产酸相。现在原水PH 5.0~6.0,两个UASB的HRT均为100h,不知道从理论上讲是否可行??产酸相的HRT是不是过于偏大了啊??还请余版给点建议,,在此谢过。。
努力工作,不忘充电。

2万

积分

1821

金钱

630

帖子

王者水师

264
发表于 2011-9-27 08:0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0# 的帖子

等余版压箱底的东西 ,介于COD和BOD之间的东西,那是什么呀?期待中。。。。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265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0:1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1# 的帖子




我不太赞成这个思路,因为这会严重浪费一级厌氧的处理能力,而水解酸化对COD去除非常有限,这一点前文已经说过。 个人建议你尝试这样的思路:一级UASB再降低负荷,使得出水稳定住,然后部分原水和一级厌氧出水混合进二级,形成两个UASB部分串联部分并联的效果。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26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0:1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2# 的帖子

首先,请先看一下我的原文,我写的可不是COD和BOD之间的东西,研究这个问题,一定不要把角标忽略

970

积分

-1

金钱

39

帖子

青铜水师

267
发表于 2011-9-27 11:00:11 | 只看该作者
水处理的设计,工艺上我不是很了解,但是设计到池体结构上面,好多小单位设计出来的,很让人头疼,施工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的不便。这就设计到设计人员对施工过程的了解了,没有过现场施工经验的设计人员,往往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设计弊端

2万

积分

1821

金钱

630

帖子

王者水师

268
发表于 2011-9-27 11:0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4# 的帖子

没睡醒看错了 ,原来是在牛A和牛C当中选一个,那个大选那个。不是选牛A与牛C之间的东西,理解错误。

3963

积分

226

金钱

125

帖子

黄金水师

269
发表于 2011-9-27 19:43: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oruba 于 2011-6-30 15:20 发表 借网友的帖子做一下探讨: 个人意见读书分三层,仅就这个行业来说: 1.泛读,无目的读,自然收获甚微,浪费时间,还不如去抽大烟 2.带着问题读,一般是做现场的做设计的遇到麻烦了,想在书中找到金钥匙。或许可以 ...
俺看这个帖子就属于第一类,但看看总比部看懂的多点,大烟抽不起呵呵!余版也是山东的吗?

1599

积分

103

金钱

57

帖子

白银水师

270
发表于 2011-9-27 22:06:26 | 只看该作者



最好还是整理一下,人多嘴杂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27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09:5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7# 的帖子

哦,是的。 我不主张泛读,主要是因为泛读会对很多知识点产生似是而非,甚至歪曲化的理解,这对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很不利。而在实际中,偏偏这个行业在这方面问题尤为严重

4万

积分

-1

金钱

741

帖子

王者水师

272
发表于 2011-9-28 10:19:10 | 只看该作者
很佩服余版,像余版学习。

252

积分

4

金钱

4

帖子

初级水师

273
发表于 2011-9-28 15:4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9# 的帖子

同意余版,我身边也有案例。应该是2009年吧,河南一个地方,一垃圾渗滤液工程改建,要对原来的池子进行清理,池子是密封的,工人下去之后,再也没上来,因为当时懒得懒鼓风机都没有用。我后来搞的工程,7米高的碳钢罐,排空出口法兰处只接了个PVC的球阀,连闸阀都不装,想害死人啊。血的教训啊!!!!!!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274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5:5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1# 的帖子

呵呵,今天下午讨论一个发酵罐的设计,原来计划在罐顶安装人孔,后来大家都想这个人孔下去又没有设备,有什么意义呢。最后还是确定保留它,万一检修,可以排排气,换换风

8619

积分

289

金钱

138

帖子

黄金水师

275
发表于 2011-9-28 21:28:10 | 只看该作者
指标数据是参考指导作用,不要太拘泥于数字

1万

积分

6916

金钱

575

帖子

铂金水师

276
发表于 2011-9-29 09:39:23 | 只看该作者
检修孔还是应该保留的。
yoruba永远是我的偶像…………

1万

积分

1163

金钱

550

帖子

铂金水师

QQ
277
发表于 2011-9-30 11:23:26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来到这个帖子。有个问题,余版貌似说过厌氧反应器未必需要密封(或者有类似的表述)。那么请问厌氧接触法的密封有什么意义,此法还特别设置了真空脱气器(”厌氧接触法“见《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下册第三版)。请问这种设计是否跟余版的说法有矛盾呢?个人觉得此种反应器的密封反而不利于反应气体的排除,反而不利于二沉池泥水分离。 或者说密封有利于厌氧温度的上升,有利于制造严格的厌氧环境。。 到底要不要密封呢,不解
观察,倾听,思考,做个自己喜欢的人!!!

1万

积分

1163

金钱

550

帖子

铂金水师

QQ
278
发表于 2011-9-30 11:40:51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去掉密封就像一个普通的水解酸化池了
观察,倾听,思考,做个自己喜欢的人!!!

155

积分

7

金钱

9

帖子

初级水师

279
发表于 2011-10-3 11:14:38 | 只看该作者
求助各位大大的一个问题: 在人工湿地设计规范中,有一项表面有机负荷的计算公式:q(os)={Q×(C0-CI)×0.001}/A 其中,q(os)------表面有机负荷.kg/(㎡.d) Q-----------人工湿地设计水量,m3/d C0---------人工湿地进水BOD浓度,mg/L C1---------人工湿地出水BOD浓度,mg/L A------------人公湿地面积 我的疑问:公式中人工湿地表面负荷的单位为kg/(㎡.d),但是我根据公式算出来的结果却为0.000001kg/(㎡.d) 我的计算过程为:mg/L=103mg/103L=103mg/m3=103.103/103m3=kg/103m3=0.001kg/m3 则m3/d× mg/L×0.001=m3/d×0.001kg/m3×0.001=0.000001kg/d 则q(os)=0.000001kg/(m2.d) 我算了好长时间,也不知道为什么老是这个结果,就是算不出最终单位kg/(㎡.d),我想着国家规范的公式应该是正确的吧,但我就是找不出我自己错在哪?郁闷的很! 请给位指点迷津!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28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21:5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5# 的帖子

首先,关于厌氧产甲烷反应器是否“必”要密封,我在前面已经做了解释。 下面回顾一下: 1.对于UASB等有传统三相分离器的厌氧反应器,毫无疑问是不需要密封的 2.对于厌氧消化和有总气室的厌氧反应器(如一些EGSB),是需要密封的,密封的原因不是为了和厌氧毫无关系的隔绝空气,而是为了收集沼气。 厌氧接触基本可以算作UASB的前一代工艺,目前在处理废水方面已经非常落后,泥水分离效果差自然在预料之中。说实话,个人接触过一个类似的,没有脱气泥水很难分离,沉淀出水跑泥严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6 03:42 , Processed in 0.609206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