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老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厌氧调试问题,请提供看法及建议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61
发表于 2008-8-1 23:18:51 | 只看该作者

回60




离三相分离器上方?我以为是离三相分离器底部多少多少呢。
我也有设计,过还沒打算用.
---------------------------------------------------------------------------------- 哪条推论?几楼?
摘要於59[ ]红笔处.
----------------------------------------- 既然是这种情况,我觉得你应该把回流降一降。上流速度低一点,污泥床膨胀度少,污泥层高度下降,会使流失污泥的情况降低。再者,以你的出水,COD不会很低,所以这样回流,等于加大了进水负荷啊!
是我看法不同的地方!
因我携回实验室之uasb出水,黑如墨汁,且约一周细泥才沉淀,这样的细颗粒,稍一扰即悬浮不沉淀。这样的水样,个人认为降低反应区上流速度可能于事无补。 -------------------------------------------------------------- 污泥接种别疼钱,一次加足。敢问你怎么加?用罐车拉来用水泵打?还是袋装的污泥往里一袋一袋倒?后一种情况小心别把编织袋扔进去,太容易堵塞了。 罐车拉来用水泵打. [ 本帖最后由 khenv 于 2008-8-2 08:11 编辑 ]
清啦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62
发表于 2008-8-2 08:38:32 | 只看该作者
降上流速度可能对跑泥作用不大,但是对于反应器的实际负荷却有降低。还是应当降一降。 水泵用螺杆泵。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63
发表于 2008-8-2 10:14:06 | 只看该作者

补充污泥植种计划

EGSB目前负荷为1~ 2kg /m3.d,拟补充植种污泥,以期较快速提升负荷,步骤主要如下: 一、植种N1吨污泥(约2~3天),植种期间暂不进流(但以上层水循环回流),且须对应排出N1T槽内废水至下游;上层液COD目标500~ 1000 mg/L之间。 二、控量。 1.为防止污泥流失一定要控量,作法即为循序渐进污染量,协商厂内配合降低污染量,多余者须绕流至下游。 2.作法:进流第一天水力负荷约V1立方米废水,或有机负荷约W1kgCOD;以条件低者为优先。 3. 控量情况下以出流目标COD500~ 1000mg/L,逐渐提升负荷。当出流COD达目标时隔日增加20% 污染进流。 4. 当COD负荷达2kg /m3.d时,每天负荷提上0.1-0.3公斤/m3.d,出流目标COD1000~ 2000mg/L,渐达最终负荷目标。 三、预估操作时间30~60天, Cod负荷目标3~ 5kg /m3.d。 注: 1.厂方配合事项: a.每日配合检验EGSB进出流水质(pH、Temp、COD),每周出流之VFA、碱度,供控量参考。 b.上述控量之配合。 c.期间请厂内协商配合降低污染量。 d.追踪及控制EGSB之pH值,低于6.8需添加碳酸氢钠提升之。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64
发表于 2008-8-2 10:56:06 | 只看该作者
vfa最好改为每日,与进出水cod一同,每个班两次。进水量按照每次的进水cod随时调整,进水负荷按照每次的出水vfa和cod随时调整。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65
发表于 2008-8-3 10:46:25 | 只看该作者

小实验




uasb上层水与颗粒污泥混合装在5.6L瓶中,与没有颗粒污泥之上层水比较发现:经过2, 1. 与颗粒污泥混合装在5.6L瓶中之水澄清了! 2. 没有颗粒污泥之上层水大部份仍黑如墨汁. 希望这是好的开始.

3万

积分

1001

金钱

1万

帖子

王者水师

66
发表于 2008-8-3 11:19:11 | 只看该作者
1.进流COD8000~30000,COD/BOD=约1.8,Q=500cmd B/C为0.555生化性很好! ------------------------------------------------------------------------------------- 2.出流COD5000~6000,水色:黑(黑到无法分辨污泥有多少!),pH=7~7.3,temp=37~39。 温度ph都合适,那进水为多少,8000-30000,进水到底在那白猫那头还是在黑猫那头, 进水若是8000出水5500 进水若是30000出水5500 出水情况就得另当别论,具体分析 ------------------------------------------------------------------------------------- 3.沉淀分离区目视:有像汽水般的小气泡(但感觉没那么多) 说明三相分离器和污泥床的设计就有问题了 ------------------------------------------------------------------------------------- 4.负荷:约1~2kgCOD/方*d 这么点,还用厌氧,好氧也能达这水平,离传说中的20-50差远了 -------------------------------------------------------------------------------------- 5.只能采样进流、出流水质水量(因无设其它采样口)。 没有取样口,也就是没有操作控制条件,这谁也没有办法,就这样吧,不取就算了 --------------------------------------------------------------------------------------- 5.补充:这是第三次调试,之前曾有进流COD8000~18000,出流COD2500~6000经验,后因操作不当污泥排出而重来。 不明白,进水条件控制变化幅度为什么这么大, ----------------------------------------------------------------------------------------- 6.目标:欲提升负荷至3~5 kgCOD/方*d 目标可以设定,不过如何落实,操作方法,目标实现时间,由谁去落实需要确定,不然说了白说, 1-2 kgCOD/方*d出水8000,提至3~5 kgCOD/方*d,以目前方式,那就成了过水池 --------------------------------------------------------------------------------------------- 7.能方便追踪的水质项目:cod、pH、Temp 还想测定VFA,测此检测项目很费时,不提倡 --------------------------------------------------------------------------------------------- 再次补充颗粒污泥(10~20g/l),先降出流COD1000~2000,然后控量输入,逐渐增加负荷。 补泥之方法很赞成!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yoruba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

何谓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67
发表于 2008-8-3 12:0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6# 的帖子

1.进流COD8000~30000,COD/BOD=约1.8,Q=500cmd B/C为0.555生化性很好! ----也曾遇过COD/BOD=30,各位如有机会遇到精密化学的场子,千万要肃然起敬!小心保守为上.---- ------------------------------------------------------------------------------------- 2.那进水为多少,8000-30000,进水到底在那白猫那头还是在黑猫那头, 进水若是8000出水5500 进水若是30000出水5500 ------------还好没发生!-------------------- ------------------------------------------------------------------------------------- 3.沉淀分离区目视:有像汽水般的小气泡(但感觉没那么多) 说明三相分离器和污泥床的设计就有问题了! --------有小气泡,推测是跑泥造成,但分离区扰动情况还可接受。 ---------------- ------------------------------------------------------------------------------------- 4.负荷:约1~2kgCOD/方*d 这么点,还用厌氧,好氧也能达这水平,离传说中的20-50差远了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 -------------------------------------------------------------------------------------- 5.补充:这是第三次调试,之前曾有进流COD8000~18000,出流COD2500~6000经验,后因操作不当污泥排出而重来。 不明白,进水条件控制变化幅度为什么这么大, -------话说进水条件实在无法控制,生产单位产生之废水,处理单位要全包了。----- ----------------------------------------------------------------------------------------- 6.目标:欲提升负荷至3~5 kgCOD/方*d 目标可以设定,不过如何落实,操作方法,目标实现时间,由谁去落实需要确定,不然说了白说, 1-2 kgCOD/方*d出水8000,提至3~5 kgCOD/方*d,以目前方式,那就成了过水池 -----汗……,请参考【补充污泥植种计划】-------- --------------------------------------------------------------------------------------------- 7.能方便追踪的水质项目:cod、pH、Temp 还想测定VFA,测此检测项目很费时,不提倡 -----能这样再好不过!----- --------感谢建言,请多指教------ [ 本帖最后由 khenv 于 2008-8-3 12:20 编辑 ]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68
发表于 2008-8-3 12:29:32 | 只看该作者

未植种前SS、碳酸碱度、VFA=?

关于本egsb槽出水SS为多少?经实验结果约300~500mg/l 出水碳酸碱度为多少?经实验结果约800~1000mg/l 出水VFA为多少?实验没成功,结果约0mg/l(为负值)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69
发表于 2008-8-3 14:32:27 | 只看该作者
1.进流COD8000~30000,COD/BOD=约1.8,Q=500cmd B/C为0.555生化性很好! 2.出流COD5000~6000,水色:黑(黑到无法分辨污泥有多少!),pH=7~7.3,temp=37~39。 温度ph都合适,那进水为多少,8000-30000,进水到底在那白猫那头还是在黑猫那头, 进水若是8000出水5500 进水若是30000出水5500 出水情况就得另当别论,具体分析 看来这个水的来水情况很不稳定,水质调节程度不够。又因为进流不控制量,所以进水负荷忽高忽低,实际对厌氧污泥冲击,长久之后很不好。 ------------------------------------------------------------------------------------- 3.沉淀分离区目视:有像汽水般的小气泡(但感觉没那么多) 说明三相分离器和污泥床的设计就有问题了 下面有外回流,造成反应器沿高度上存在两个表面负荷(上流速度)的分区,加之污泥沉降性能本身不佳(楼主自述),在沉淀区的污泥沉降到下面的高上流速度区域由于水流速度增大,污泥无法继续下沉,从而形成一个存在于三相分离器之上的稳定的污泥层进行产气,生成微气泡。由于产气量尚不算大,此层污泥流失并不严重(可由以下看出:1.出水SS低,若大量跑泥,少说也得上一千;2.若大量跑泥,系统这么久以来应当趋于瘫痪,产甲烷菌不论生长在哪个阶段,其生长速度都是很缓慢的,跟大量跑泥没法平衡) ------------------------------------------------------------------------------------- 4.负荷:约1~2kgCOD/方*d 这么点,还用厌氧,好氧也能达这水平,离传说中的20-50差远了 工程结合经济运行,高效的好氧工艺,完全可以达到更高的负荷水平,但是电费却无法比拟厌氧!况且同样的容积负荷,即使是厌氧采用UASB,也比一般的好氧池节省用地。除非好氧用深井曝气或者气提反应器等具有高高径比的反应器。 -------------------------------------------------------------------------------------- 5.只能采样进流、出流水质水量(因无设其它采样口)。 没有取样口,也就是没有操作控制条件,这谁也没有办法,就这样吧,不取就算了 做个长杆,下作喇叭口,伸入水面下,看看能不能靠气提作用把泥水喷上来。但是要想办法越过三项分离器。 --------------------------------------------------------------------------------------- 5.补充:这是第三次调试,之前曾有进流COD8000~18000,出流COD2500~6000经验,后因操作不当污泥排出而重来。 不明白,进水条件控制变化幅度为什么这么大, 是因为无作为的控制方式~~~ ----------------------------------------------------------------------------------------- 6.目标:欲提升负荷至3~5 kgCOD/方*d 目标可以设定,不过如何落实,操作方法,目标实现时间,由谁去落实需要确定,不然说了白说, 1-2 kgCOD/方*d出水8000,提至3~5 kgCOD/方*d,以目前方式,那就成了过水池 --------------------------------------------------------------------------------------------- 7.能方便追踪的水质项目:cod、pH、Temp 还想测定VFA,测此检测项目很费时,不提倡 cod做一次两小时多,vfa半小时搞定,若用联合滴定法更快。何言费时?分析出水挥发酸水平,是判断厌氧反应器运行好坏的最直接,最有预见性的方法。单以控制厌氧来说,进水COD,出水VFA,进出水PH是四个最基本量,这四个数据根据现场的操作水平变化很快,调试期间如果涉及出水的两个变量不及时测得,一旦有问题便往往不是轻度的酸洗酸化,而是已经彻底的酸败。马老的梦啊!即使我们无法做到提前两天预见到怎样操作会出问题,但我们至少得竭力做到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就发现,亡羊补牢。置于温度,最基本的操作水平问题,除非加热设备出问题或人为故意,一般不会出现温度超标。 另外补充一点,神仙的UASB外回流水是先于加热之前与车间原水混合还是之后???因为回流水中有污泥存在,若先混合原水再行加热,因局部蒸汽温度很高可能会使回流水中的污泥蒸熟煮烂!若原水无加热系统或原水单独加热则无此问题。 --------------------------------------------------------------------------------------------- 再次补充颗粒污泥(估10~20g/l),先降出流COD1000~2000,然后控量输入,逐渐增加负荷。 补泥之方法很赞成! 神剑显然又稀里糊涂的没看见这一点就分析第6条了,嘿嘿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08-8-3 14:34 编辑 ]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70
发表于 2008-8-3 14:35:51 | 只看该作者



碱度不是很高,这个水以后提高负荷要小心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71
发表于 2008-8-3 19:33:42 | 只看该作者

回69

2.出流COD5000~6000,水色:黑(黑到无法分辨污泥有多少!)pH=7~7.3temp=37~39 温度ph都合适,那进水为多少,8000-30000,进水到底在那白猫那头还是在黑猫那头,进水若是8000出水5500 进水若是30000出水5500 出水情况就得另当别论,具体分析 看来这个水的来水情况很不稳定,水质调节程度不够。又因为进流不控制量,所以进水负荷忽高忽低,实际对厌氧污泥冲击,长久之后很不好。
----实际上是两个不同化工合併,一句,有机会遇到精密化学的场子,千万要肃然起敬!小心保守为上.----
------------------------------------------------------------------------------------- 3.沉淀分离区目视:有像汽水般的小气泡(但感觉没那么多) 说明三相分离器和污泥床的设计就有问题了 下面有外回流,造成反应器沿高度上存在两个表面负荷(上流速度)的分区,加之污泥沉降性能本身不佳(楼主自述),在沉淀区的污泥沉降到下面的高上流速度区域由于水流速度增大,污泥无法继续下沉,从而形成一个存在于三相分离器之上的稳定的污泥层进行产气,生成微气泡。由于产气量尚不算大,此层污泥流失并不严重(可由以下看出:1.出水SS低,若大量跑泥,少说也得上一千;2.若大量跑泥,系统这么久以来应当趋于瘫痪,产甲烷菌不论生长在哪个阶段,其生长速度都是很缓慢的,跟大量跑泥没法平衡)
------花了幅撰写个人在该场观察約9月的心得,看樣子yoruba兄已了解我的 .yes,大家继续加油!----- -------------------------------------------------------------------------------------
7.能方便追踪的水质项目:codpHTemp 还想测定VFA,测此检测项目很费时,不提倡 另外补充一点,神仙的UASB外回流水是先于加热之前与车间原水混合还是之后???因为回流水中有污泥存在,若先混合原水再行加热,因局部蒸汽温度很高可能会使回流水中的污泥蒸熟煮烂!若原水无加热系统或原水单独加热则无此问题。
------回流水无预先加------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72
发表于 2008-8-3 20:02:10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是两个不同化工厂合併废水处理,老话一句,有机会遇到精密化学的场子,千万要肃然起敬!小心保守为上 -------------------------------------------------------------------------------------------------------------- n(n大于1)种废水的情况下,由于生产上的不连续,进入生化系统的原水水质肯定不稳定,没有办法,不是我们调试人员能够解决的。要不,就上一个停留时间一个月的调节池吧。 -------------------------------------------------------------------------------------------------------------------- 花了许多边幅撰写个人在该场观察約9个月的心得,看樣子yoruba兄已经了解我的状況啰 .yes,大家继续加油!----- ------------------------------------------------------------------------------------------------------------------ 对于我来说,现在接触现场并不容易,你就是我的第二双眼睛;对于现场操作人员来说,涉及到与甲方的协调,安排等事宜,一些情况难免当局者迷(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希望能有幸给老兄的脑子打打替补。 ps:有没有机会弄点现场的照片给看看?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73
发表于 2008-8-5 17:43:21 | 只看该作者
植种颗粒污泥后水面约有1~2cm厚颗粒污泥上浮,该如何处置?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74
发表于 2008-8-5 18:01:11 | 只看该作者
查看是否是空心造成的,如果是不用担心,攥握成团自然就下去了。如果不是,可能是一开始不适应造成的,总之不是全部浮起就好。

1万

积分

260

金钱

510

帖子

铂金水师

75
发表于 2008-8-5 20:18:59 | 只看该作者
不是空心造成的,总之不是全部浮起(約0.1~0.5%)。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76
发表于 2008-8-5 20:26:30 | 只看该作者
给个照片看看?

3万

积分

1001

金钱

1万

帖子

王者水师

77
发表于 2008-8-5 20:44:44 | 只看该作者
污泥在强大的冲击力和膨胀下,以及气泡等因素下一个个要上浮 ,污水师却一定搞出个颗粒状的东东(系统不一定能培养出这东东)要沉下去! 人为因素的任何KPI环节出现问题,浮我觉得很正常!只不过量多少问题而已!
何谓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3万

积分

1001

金钱

1万

帖子

王者水师

78
发表于 2008-8-5 20:47:22 | 只看该作者
要是空心浮上去,那就好了,按理论讲法,出水在直线看涨,(营养不要不良),估计空心现象占比例不是很大!
何谓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79
发表于 2008-8-5 21:50:51 | 只看该作者
新接种的存在死亡的很正常,不适应被淘汰出的也正常,不过这个层厚度有点太大了。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80
发表于 2008-8-5 21:55:47 | 只看该作者

【注意!!!】

本帖开贴以来,一直是楼主和神剑以及在下在讨论,希望更多的高手参与进来,把问题讨论展开并延伸!有高手来此,一律金子和威望伺候!有问题的也可以提出(别太幼稚),楼主是位厌氧神仙,大家可以多向他学习一些经验。但是不要灌水。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08-8-5 21:5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15 09:44 , Processed in 0.195853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