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ssssssmd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来比较一下EGSB和IC的技术优点

[复制链接]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41
发表于 2010-5-29 19: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2# 的帖子




当初抄的张天开的原文,现在还被膜拜着...
清啦

7114

积分

384

金钱

188

帖子

黄金水师

142
发表于 2010-6-4 15:0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 的帖子

现在能不能提供一些具体一点的资料啊,谢啦

2万

积分

0

金钱

267

帖子

王者水师

143
发表于 2010-6-4 19:32:58 | 只看该作者
有书中说EGSB的产生背景:设计了UASB处理某种废水,去除率为45%,后来又做了两个大的UASB,想这样增加体积后有更好的去除效果,结果就适得其反,还不到45%,后来研究发现要想有更好的去除率1:要改进进水布水系统,但是这样改进后在低负荷时的去除率仍不理想;2:增加池内上升流速,保证废水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这样就在UASB基础上外加了循环保证污泥处于膨胀状态,即使在低负荷下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本人接触过UBF外加循环的,去除效果能到达93%以上,处理的是垃圾渗滤液的。本人想知道楼主现在的工艺去除不好的原因,是水质的问题还是设计的不合理,UASB很成熟的,是不是调试某方面有差呀?

9万

积分

2579

金钱

4377

帖子

论坛顾问

路过的~~~~~~~~~

144
发表于 2010-6-5 12:44:48 | 只看该作者
已经挺多的了,尤其是IC,帕克他们做的就不错,呵呵

1055

积分

0

金钱

170

帖子

企业用户

145
发表于 2010-9-6 14:53: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楼主,这个帖子非常好啊,学习学习啊

3049

积分

27

金钱

538

帖子

黄金水师

146
发表于 2010-10-21 15:59:46 | 只看该作者
热烈欢迎同行们加入交流讨论,我原在允许的前提下无偿地给同行们提供义务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IC与UASB设计,施工,调试中存在的问题,也尽可能多地介绍自己工作中的失败与成功经验,以方便与大家共同交流与进步!谢谢! 本人对UASB及IC两工艺特别熟悉,有幸参与设计、施工和调试了七八个工程,很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和交流两工艺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更希望与同行们共同进步。也欢迎同行们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与解决。 UASB与IC在运行上最大的差别表现在抗冲击负荷方面,IC可以通过内循环自动稀释进水,有效保证了第一反应室的进水浓度的稳定性。其次是它仅需要较短的停留时间,对可生化性好的废水的确是优点。大家同意因为IC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效果好,容积负荷高,投资省等许多优于UASB的优点,是否就应该因此而放弃再选有UASB了呢? IC缺点尤其在污水可生化性不是太好的情况下,由于水力停留时间比较短去除率远没有UASB高,增加了好氧的负担。另外,IC由于气提内循环,特别是对进水水质不太稳定的厂,导致IC出水水量极不稳定,出水水质也相对不稳定,有时可能还会出现短暂不出水现象,对后序处理工艺是有影响的。UASB比IC突出优点就是去除率高,出水水质相对稳定。但IC优点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对于高SS进水,比UASB有明显优势,由于IC上升流速很大,SS不会在反应器内大量积累,污泥可以保持较高活性。对于有毒废水也是如此! IC运行温度的设计完全和UASB一样,在调试运行上和UASB区别不大,只是在刚进水调试时尽可能采用水力负荷高些,然后逐步交互提升水力、有机负荷,尽可能在负荷提升过程中保证第一反应室上升流速大于10m/小时,但最大水力负荷最好控制在20m/小时以下,这样即保证第一反应室污泥床的传质效果,也避免污泥流失.冬季进水管道及反应器最好保保温,因为厌氧菌对温度波动特敏感,对负荷波动适应要相对好的多.其实IC的调试比UASB要好调的多,能调试好UASB的,应该调试好IC没有太大问题.不是应为上升流速大,会不好控制而延长调试周期.IC它对进水水质的要求仅是相对稳定就行,它要求高的上升流速仅是满足第一反应室污泥床处于膨化状态,加大传质效果,IC的高度较高,你不必太担心会有污泥流失,因为内部它有两层三相分离,更何况第一反应室产气量较大,绝大部分沼气被第一反应室分离收集提升到顶部的气水分离气包进行气与泥水的分离.第二反应室气量少泥水更易分离沉降.若接种颗粒污泥基本一个月便可达到设计负荷是没有问题的,絮状污泥可能需三到五个月. 如果厌氧反应器VFA升高,通常大家会想到降低进水负荷或停止进水,而我却极力反对,我的调试经验告诉我,如果你经常这样操作的话,只会让负荷越降越低,最终可能调试运行失败。我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VFA的升高已经让部分甲烷菌死亡或受到抑制,而你突然改变负荷或停止进水,有加剧了原先存活完好的甲烷菌对环境的不适应性,可能又有部分不适应,继续死亡,还有部分强壮的会处于饥饿状态而逐渐变弱,而我们以为VFA恢复又去提升负荷,导致部分又被淘汰。总之,降低负荷和停止进水我不认为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维持原负荷,采取回水或短时间大量进稀释水迅速置换反应器内积压的VFA,将甲烷菌迅速从抑制状态解禁出来,再补充部分菌种,保证反应器不恶化,另外大量保留了那些适应性强的甲烷菌,反应器只会越开越好,因为你帮他们逐步提高了抗负荷的免疫能力。经验性的东西对于提升相互水平非常关键,因为每个人在调试中都不可能经历所有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是失败的对大家也是一个借鉴,别人知道了便不会再走弯路。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shaolong0126 -5 恶意灌水 看了下是抄袭第一页的帖子 鄙视

查看全部

3049

积分

27

金钱

538

帖子

黄金水师

147
发表于 2010-10-21 16:02:36 | 只看该作者
看花眼了 慢慢看吧 学习了

445

积分

-1

金钱

29

帖子

青铜水师

148
发表于 2010-12-13 13:58:39 | 只看该作者
慢慢学习和消化中

2984

积分

10

金钱

7

帖子

白银水师

QQ
149
发表于 2010-12-13 21:12:26 | 只看该作者
帕克对IC的保密做得那么好,不是你在论坛发发贴就可以弄到手的。

487

积分

54

金钱

14

帖子

青铜水师

150
发表于 2011-2-25 15:18:05 | 只看该作者



UASB不是必须要加外循环吗?这样可以补充碱度和稀释进水

5326

积分

20

金钱

252

帖子

黄金水师

151
发表于 2011-3-3 15:4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2# 的帖子

除非用颗粒污泥,絮状的话,本来不加循环污泥就被冲出去了,你再加个外循环,啥都不剩了

5326

积分

20

金钱

252

帖子

黄金水师

152
发表于 2011-3-4 17:54:02 | 只看该作者
技术本身很难说哪种更好, 说哪一种更适合何种废水,更合适一些。

501

积分

2

金钱

29

帖子

青铜水师

153
发表于 2011-4-22 10:3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 的帖子

egsb的运用已经很广了,但是能有机会同时设计比较ic和egsb的不多

501

积分

2

金钱

29

帖子

青铜水师

154
发表于 2011-4-22 12:0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6# 的帖子

故步自封不见得是好事吧?

187

积分

-1

金钱

13

帖子

初级水师

155
发表于 2011-4-22 23:05:47 | 只看该作者
长了不少见识啊 呵呵

3223

积分

21

金钱

246

帖子

黄金水师

156
发表于 2011-5-12 08:54:48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一直区别不开EGSB和IC,现在好像有点明白了

1万

积分

1187

金钱

200

帖子

铂金水师

初窥门径

QQ
157
发表于 2011-7-4 10:20:00 |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关注,慢慢悟吧!
让我们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7355

积分

12

金钱

270

帖子

黄金水师

158
发表于 2011-7-5 10:44:5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样的指标可以说明厌氧菌已经培养好了?除了去除率之外。。。

3万

积分

1986

金钱

1721

帖子

王者水师

相亲路上

风雨同舟勋章十大风云人物2011年度十佳优秀水友勋章

QQ
159
发表于 2011-7-5 23:25:06 | 只看该作者
环保工作者在2008年6月19日跟鱼老大论剑后消失了 这两年好多高手都没上了
有天不做环保,
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有天继续做环保,
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60
发表于 2011-7-6 00: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0# 的帖子

我没有灭口,也许他被自己公司灭口了。 后来我们交流过,私下,人家很忙的,不像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8 17:15 , Processed in 0.195056 second(s), 5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